創造展示平臺 助力青年發展“挑戰杯”三十年育科創英才

短短兩年時間,苗偉寧從本科生直博成為博士生,就讀學校也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變成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雖然身份變了,但他對第十五屆“挑戰杯”依舊記憶猶新。

2017年11月,在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苗偉寧和同學提交的《利用仿生思想優化現有技術的實例》獲得特等獎。

苗偉寧告訴記者,“挑戰杯”算是自己走上科研道路的開端,“‘挑戰杯’讓我對科研工作更有信心。實驗失敗時,他不再只顧著‘失望’,而是坦然地尋找問題。”

實際上,與苗偉寧有著相似經歷的選手還有很多。

自誕生之日起,助力青年發展就成為“挑戰杯”競賽的基因,並影響著一屆又一屆的參賽學生。

1989年,北京大學向“挑戰杯”組委會上報了《在地理信息系統中土地評價模型的建模研究》。同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挑戰杯”——首屆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成果展覽頒獎大會上,該項目獲得一等獎,獲獎證書的編號為001,這個項目的作者就是劉闖。

劉闖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挑戰杯”競賽的獲獎證書和獎章一直在自己的箱底壓著。“我輾轉加拿大、美國,又回國,無論走到哪裡,我都將它們帶在身邊。”

從“學術新星”到中科院博士生導師,在劉闖看來,“挑戰杯”營造的科學土壤給了她這株幼苗成長的自信。

從1989年到2019年,“挑戰杯”鼓勵青年從課堂走向實踐,通過參加“挑戰杯”,無數青年學生腦中的創新點子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落地項目,也在這一過程中增長了勇於創新的自信。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創新型國家需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承載黨的厚望與重託,培養青年創新創業人才,也是“挑戰杯”的使命。

2019年,陳倩順利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從美國回到自己曾學習生活了8年的蘇州大學,加入該校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並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回想起學生時代的科研時光,陳倩告訴記者,“挑戰杯”競賽算是一個重要節點。

研究生階段,陳倩一直從事有關納米藥物的研究,其研究項目主要是參考當前治療癌症的納米藥——白蛋白紫杉醇,利用納米技術在白蛋白上進行不同的功能組裝,形成治療腫瘤的新型納米藥。

2015年,陳倩和另外兩名同學一起報名參加了第十四屆“挑戰杯”競賽,當年由他們提交的《新型蛋白納米藥物載體在腫瘤轉移治療中的應用》獲得“挑戰杯”一等獎。

“通過參加‘挑戰杯’,我看到了很多科研項目,感受到了高校中搞科研的氛圍。”陳倩說,獲獎讓她堅定了把研究項目做下去的信心,“我覺得我們的項目得到了認可。”

30年來,“挑戰杯”激發了一代又一代大學生的科研熱情。不少參與過指導參賽選手的老師表示,“挑戰杯”在學生們的科研道路上扮演了“啟蒙者”的角色,所以大家“願意一直把‘挑戰杯’成績寫進簡歷裡”。

2019年7月,90後青年萬龍被哈爾濱工業大學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他的成長經歷中,“挑戰杯”有著重要意義。

2013年,萬龍憑藉《自支撐攪拌摩擦焊新方法及焊具設計——適用於高速列車用國際先進焊接方法》獲得當年“挑戰杯”特等獎。2015年,他放棄了50萬元底薪的工作機會和國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的訪問邀請,留在黑龍江成為青年創業者,開始對自支撐和填充式攪拌摩擦焊等專利技術進行成果轉化。回顧成長經歷,他告訴記者:“是‘挑戰杯’開啟了我的創業人生。”

30年來,無論獲獎與否,每一名經歷過“挑戰杯”錘鍊的學生,都在參賽過程中獲得了完善和提升。

曾指導過苗偉寧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江雷,學生時代也參與過“挑戰杯”競賽。從當年的一等獎獲得者,到特等獎指導教師,江雷對“挑戰杯”的理念非常認同,他認為“參加‘挑戰杯’是培養學生科研技能的重要渠道”。

30年來,“挑戰杯”積極響應國家發展的號召,順應社會發展,不斷自我完善。廣大參賽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成長。據瞭解,競賽獲獎者中已產生兩位長江學者、6位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歷經30年的積澱,“挑戰杯”已成為國內備受青年關注的“科技盛會”。30年來,2000多萬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挑戰杯”各級比賽,“無挑戰、不青春”成為大學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楊寶光 通訊員 王晶金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