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進博會!市委書記張新文上海密集招商!新材料等多個領域項目擬落地菏澤

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菏澤市委書記

張新文率隊,利用赴滬參加進博會的機會,緊盯招商引資,密集對接洽談,先後會見了七位擬來菏投資的客商,走訪了三家企業,積極推介菏澤,全力推動項目簽約落地。

借力进博会!市委书记张新文上海密集招商!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项目拟落地菏泽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本屆進博會吸引了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在進博會上“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為了搶抓這一機遇,11月4日,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一行赴上海走訪調研。在上海市菏澤商會調研時,張新文介紹了菏澤經濟發展情況,推介我市重點產業、項目,誠邀商會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帶動企業到家鄉投資建設,為家鄉做出貢獻。

借力进博会!市委书记张新文上海密集招商!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项目拟落地菏泽

11月5日,進博會開幕當天,張新文先後會見了韓國Brightstone會社社長樸宰淳、洲業實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波、上海棉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CEO龔文龍、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虎、上海碧美化妝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問星、江蘇龍旺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宏彥、上海中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畢聰等企業負責人,走訪了威派格智慧水務、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佳農上海公司等企業並舉行座談。

調研考察期間,張新文與企業深入對接洽談,根據企業優勢和我市產業發展實際,因勢利導,推進項目落地。在威派格智慧水務公司考察期間,張新文表示,該公司可以與菏澤市開發區結合,打造一個智慧供水的示範區,再逐步擴大影響。在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張新文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後表示,菏澤醫藥產業產值居山東第一名,而復旦大學有很多優勢學科,其中在生物醫藥產業與菏澤結合度最高,下一步可以安排一個專業團隊具體對接,爭取合作成功,取得成果。在與佳農上海公司座談期間,張新文表示,佳農公司作為菏澤農產品進出口龍頭企業,為菏澤市農產品出口做出了積極貢獻,是菏澤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企業典型。希望該公司藉助進口博覽會機遇,與外商積極洽談,擴大采購,進一步開拓市場。

新材料、農副產品、電子商務……

擬落地項目涉及多個領域

記者從市商務局瞭解到,此次我市赴上海洽談招商取得可喜成果,擬在菏投資的項目涉及新材料、農副產品、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

借力进博会!市委书记张新文上海密集招商!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项目拟落地菏泽

成武縣:韓國納米材料生產和電子顯示項目。項目位於成武縣機電產業園,年產1000噸納米新材料生產線,計劃總投資3000萬美元,主要建設生產車間5000平方米和生產線3條,設備正在訂購中,年底投產。項目投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5.8億元,年可實現利潤8700萬元,稅收3000萬元,新增50個就業崗位。

曹縣:紅太陽·洲業國際汽車城項目。該項目佔地400畝,總投資12億元,擬建成集4S店、直營店、精品二手車、新能源、平行進口車、汽車後市場、互聯網體驗與交易中心、車管所、檢測線、金融服務中心等業態於一體的汽車專業市場綜合體。

鄆城:慧聰·棉聯產業互聯網總部基地項目。該項目由上海棉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投資打造,佔地70.8畝,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米,計劃總投資約10億元,其中固定投資約7億元、平臺搭建約3億元。項目將依託“慧聰網”、“供應鏈金融”等互聯網產業平臺,整合地方資源,打造總部經濟集結地。同時,結合電子商務手段和現代化倉儲物流園區,通過集約化採購直接降低採購成本,大數據整合棉花市場交易,提升魯西南傳統棉紡行業運作效率。

東明: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項目。該項目總投資4.07億元,依託無土栽培打造綠色蔬菜品牌,建成後能夠有效在黃河灘區大規模推動,從而形成產業集群。預計產業化後每年可生產標準化蔬菜近10000噸,輻射帶動生產基地1萬餘畝,產值增加2億元,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

單縣:碧美化妝品有限公司。該項目投資3億元,佔地60畝,建設5萬平米高標準廠房,其中建設新品種研發基地和生產區,高標準企業招商展廳及電子商務辦公區。引進進口化妝品生產流水線,主要生產面膜和美白護膚品。全部投產後年產值可達5億元,可帶動就業500餘人。

鉅野:鋼化真空玻璃智造基地。該項目採用全球領先的玻璃深加工技術,投資額約為12億元,佔地面積約為100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建設5條標準化鋼化真空玻璃智造生產線。5條標準化生產線計劃分五期實施,每期為一條標準化生產線,投資約2.4億元,1年內建設完成並調試投產。項目滿產後,年銷售額約可達25億元,年貢獻稅收2.5億元,實現就業千餘人。

市開發區:中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藍莓汁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從事藍莓的種植、深加工、儲運,主要配套王老吉藍莓汁產品。項目一期建設1萬平方米生產車間、4萬平方米倉庫以及50萬噸藍莓鮮果冷凍庫,主要對俄羅斯進口藍莓進行深加工和儲運。項目二期主要進行生產車間和倉儲的擴建,帶動當地配套種植10萬畝以上。正式運營後五年內,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總額100億元以上、稅收5億元以上,帶動就業2萬人以上。

牡丹晚報記者 武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