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湖邊這座“硅谷”,讓徐州有了比肩舊金山、班加羅爾的底氣

在徐州,自2007年“東進南擴”的城市戰略影響下,城市向南,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口號,更是這座城市的度量、眼光和內涵的直接體現,是城市細節魅力的集中表現。而在城市南向的進程中,銅山區,無疑在城市版塊分佈上佔據越來越重的分量。

雲龍湖邊這座“硅谷”,讓徐州有了比肩舊金山、班加羅爾的底氣

示意圖

No.1

2020年建成國家級創新型特色園區!

還要“獨立”出去?!

眾所周知,一個板塊能發展到什麼樣的高度,除了自身的先天條件,更多的還取決於政策的傾向。循跡銅山新區的發展歷程,恰如其分的表現了政策對板塊發展的重要作用。

追溯到2012年8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徐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銅山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蘇北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在《關於進一步支持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則明確指出要將銅山新區高新區打造成為國家級創新型特色園區,這是黨的十八大中給高新區立下的目標,對於大大小小的高新區是跨越式發展!也是對高新區的轉型和升級,簡單來說就是高新區的升級版、高配版、先進版、定位更高,含金量更足!

為了達到銅山新區的高定位要求,在《關於進一步支持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了5大行政支持!

1.組建行政審批局:實行“辦事不出區”。將相應市級審批權限下放至高新區,由高新區集中審批。

2.建立高新區一級財政:建立高新區一級財政、設立一級金庫。

3.設立高新區國土資源局:享受縣(市)級國土資源部門權限,行使省、市、區依法下放的行政審批權限等。

4.設立徐州市規劃局高新區規劃分局

5.加大市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支持高新區符合條件的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列入省、市重大項目,在供地、產業基金等方面給予扶持。

自此,銅山新區成為一個全新的“區”,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的自主權。

2019年3月25日,《徐州市出臺意見支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出臺,進一步提升徐州高新區集聚區域創新要素、引領區域創新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水平。

雲龍湖邊這座“硅谷”,讓徐州有了比肩舊金山、班加羅爾的底氣

No.2

我們有幸得見

這座城市的生長

銅山新區的大步向前,其核心區位大學路板塊亦在時代的大勢之下迅速發展。

作為城南重要的產城板塊、融入主城計劃完成之後的城市副中心,在徐州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時代背景之下,大學路佔據徐州建設規劃的“一城一谷一院”中“徐州科技創新谷”和“徐州產業技術研究院”兩席,而在最近,美的置業集團所負責承建的徐州高新雲谷創新中心亦選擇落址於此,項目總體規劃400畝,總建築面積70萬㎡,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該項目被列入徐州市2019年度重大產業項目。

未來,這裡將以吸引前沿科學技術,圍繞智能製造、電子信息、大數據、雲計算、新材料、生物科技、集成電路和ICT等領域的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的產業要素集聚中心。

雲龍湖邊這座“硅谷”,讓徐州有了比肩舊金山、班加羅爾的底氣

鳥瞰圖

國內外頂尖的科技產業和人才彙集在這裡,一座全新的“硅谷”已然噴薄欲出!

不只是科技城的高精尖定位,為了引進這些國際高科技企業和高端科研人才,徐州高新雲谷創新中心在選址、環境、交通、配套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考量。

這裡是徐州名校的聚集地,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更有九年制南師附校、礦大附中,再到籌建中的科技創新谷小學、愛登堡國際學校,為高新技術產業儲備人才。

雲龍湖邊這座“硅谷”,讓徐州有了比肩舊金山、班加羅爾的底氣

科技創新谷小學·效果圖

這裡是徐州交通的新軸,南三環快速路、地鐵4號線(規劃)和地鐵六號線(規劃)兩條地鐵線、即將開建的大學路大型公交首末站、黃河路貫通工程等打造的“一環一站兩軌雙中軸”立體交通體系,便捷出行方式,解決了高新技術人才的出行壓力。

雲龍湖邊這座“硅谷”,讓徐州有了比肩舊金山、班加羅爾的底氣

示意圖

這裡有大豐壹方城、大豐壹方城二期、易初蓮花、怡和廣場等商業,也有徐州市唯一的5A級景區-雲龍湖風景區、周邊雲龍山、泉山、龍腰山、拉犁山環伺,以及政府重點工程的佛手山公園。繁華與寧靜觸手可及,其宜居程度也足以與班加羅爾甚至美國硅谷比肩。

雲龍湖邊這座“硅谷”,讓徐州有了比肩舊金山、班加羅爾的底氣

區位圖

政策的支持、豐富的生態資源、優質的配套……大學路無愧於“硅谷”之名,未來,這裡將與舊金山、班加羅爾平齊,都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徐州的科創實力,也有了和舊金山、班加羅爾隔空對視的資本。

No.3

百萬方都會綜合體

這是未來城市,這也是我們想要的城市

不論是產業的引進,還是技術的突破,人才都是最關鍵的決定量。為了更妥善地為高科技企業和高精尖人才解決後顧之憂,美的置業相應設計了貼合圈層的住宅配套——美的·天譽。

項目將打造百萬方的都會綜合大盤,自帶近40萬方的商業體,並規劃20餘萬方辦公寫字樓,屬政府回購工程,致力於打造未來科技創新谷核心研發基地,孵化中心。作為徐州人才引進中心,僅招商引資就可容納千餘家內外資企業。因屬於政府指定項目,且具有重大發展意義,後期為配合人才引進,更多全市優質配套集中傾斜,未來不可估量。

雲龍湖邊這座“硅谷”,讓徐州有了比肩舊金山、班加羅爾的底氣

效果圖

未來,此處在作為徐州人才引進中心之外,更是為城南提供一個宜居之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