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華盛頓的全稱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英文是 Washington,D.C。我們知道美國的星條旗上有50顆星,代表美國有50個州,但在這裡面沒有華盛頓,它不是一個州,而是一個獨立的特區。作為首都,華盛頓很早就決定了它各行各業的發展模式。有汙染的行業是不能發展的,因此華盛頓的自然環境很好,市內沒有任何工業汙染,而且綠地特多,到處是公園、草地和樹林,其綠地比例在世界各城市中居於最高之列。

城市人口

華盛頓特區大體位於美國本土南北之間的中心,東距大西洋海岸約160千米,現有面積180平方幹米,人口則不到100萬。這些美國首都的市民們有四大特點:一是文化程度高,有超過1/4的人具有大學或以上學歷,這在全美國所有城市中是最高的;二是從業者中大部分既非商業僱員,也非工業僱員,而是政府僱員,佔了所有就業人數的一半以上;三是女性多,在華盛頓的大街上、政府部門裡奔走的大多是行色匆匆的女性;四是黑人多,就種族而言,華盛頓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黑人城市,尤其是市區內黑人比例高達70%左右,也就是說10個人中有7個是黑人。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極富遠見的規劃

為華盛頓進行整體規劃的是法國工程師朗方,他考慮華盛頓的建設方案時極有遠見。當時整個美國也就300來萬人,但他卻預見到美國未來將有5億公民和50個左右的州,因此這個首都的規劃必須符合未來的需要,也就是說,一個5億人口的大國的首都需要多大,就要規劃得多大。朗方的結論是大概要有80萬人口,因此他所設計的華盛頓足夠讓這麼多人舒適地生活。

朗方設計華盛頓時一開始就詳盡地規劃好了國家所需要的各個機構的位置及其規模,此後具體的建築只要依計劃行事就可以了。具體說,國會大廈和總統官邸是整個首都的中心,兩者之間以筆直寬闊的賓夕法尼亞大道相連,大道與波托馬克河大致平行,都是西北一東南走向,二者形成了華盛頓的中軸線,其他建築就以之為中心來建。

到現在,200餘年過去了,雖然華盛頓有了許多當初朗方沒有想到的建築,例如林肯紀念堂、國會圖書館等,但他為華盛頓所設計的整體方案卻被相當完整地保留下來,因此至今華盛頓仍然是一座佈局十分整齊而優美的城市。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稱得上美國第一建築,也是最為美國人民所看重的建築,因為它乃是美國國家體制的核心——主權在民——的象徵,因此比作為總統官邸的白宮要豪華壯麗得多。

大廈建在華盛頓市中心一座高約28米的小山包上,山周圍是一個佔地達5萬多平方米的公園。

大廈是一幢輝煌的長方形建築,長約230米,寬100餘米,共有500多個房間。它通體白色,正中就是那個巨大的圓頂建築。大廈共分三層,最下面一層是帕特農神廟式建築,從臺階上去,前面是一排16根粗大的圓柱,上面有鈍角三角形的山牆。第一層再往上就是圓塔了,它又分上下兩層,下面一層從大廈第一層往裡縮進,上面一層就是那個大圓頂。圓頂上又有一個小的圓柱形基座,上面立著一座叫“自由”的青銅雕像。

穹頂下面是中央大廳,兩邊的建築是參眾兩院,南列是眾議院,北列是參議院,這裡是兩院議員們召開國會、制訂法律及表決的地方。

兩院之間有長廊連通,長廊兩旁有意大利名畫家繪製的壁畫,用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組成圖案,畫幅巨大,蔚為壯觀。兩院平時向參觀者開放,不允許自由參觀的地方則有明確標識。會議大廳平時可隨意進入,如國會正好在開會,可以去領參觀許可證,經安全檢查並寄存手提包後,可以在專設的旁聽席上就座。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

國會圖書館始建於1800年,位於國會大廈之東側,主要由三幢大樓組成,即傑斐遜大樓、亞當斯大樓、麥迪遜大樓,總建築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

國會圖書館最初主要是為國會和政府官員服務的,後來成為美國的國家圖書館,服務對象也成了全體國民,作為國家圖書館,根據美國法律,凡美國國內出版之圖書都要贈送2冊給它。由於美國是世界第一的出版大國,可以想象僅這部分收藏就有多少。

現在國會圖書館的館藏圖書已達2000多萬冊,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圖書館,並且每年以100萬冊以上的速度在增長。

除了紙質圖書外,這裡還藏有極為豐富的其他各類收藏,如文件檔案、縮微膠捲、手稿、樂譜、照片、影片、地圖,等等,其中僅手稿就達3300餘萬件,都是美國乃至全世界同類收藏之最豐富者。

作為國家圖書館,國會圖書館特別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借還書均極方便。為了服務於特殊對像,例如盲人,國會圖書館還藏有大量的佈菜葉盲文圖書和聲音版圖書,併成立了專門的盲人服務中心。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所有這一切服務,包括借閱、諮詢、檢索、複印等,除個別例外,均屬免費服務。此外還建立了網上圖書館,讀者還可以通過網絡檢索國會圖書館浩如煙海的資料。

國會圖書館之所以具有如此豐富的館藏,並能提供如此周到的服務,一方面與館內工作人員的素質與圖書館優良的傳統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政府的大力扶持有關。現在國會圖書館每年僅用於圖書資料採購維護的預算就在4億美元以上,有工作人員5000餘人。

白宮

白宮位於賓夕法尼亞大道盡頭,即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白宮”是它的俗稱,它的正式稱呼是“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府”,是美國總統辦公和生活的地方,因外牆呈白色,故被稱為白宮。

白宮及周圍的園林佔地約72萬平方米,其基本佈局是這樣的:它面北背南,因此北面是正面,總體由東西兩翼的側廳和主樓三大部分構成,主樓與兩翼側廳之間還有走廊。東西兩側廳是白宮的辦公區,東側廳是白宮職員們的辦公室,西側廳則是總統辦公室、總統顧間室和記者室,總統辦公室因為呈橢圓形,又稱為橢圓形辦公室。橢圓形辦公室十分寬敞、明亮,地上鋪著一塊巨大的藍色地毯,地毯正中織有美國總統的金徽圖案:50顆星排列成圓形,環繞著一隻神駿的白頭海雕,這是美國的國鳥。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在總統寬大得人可以躺在上面打滾的辦公桌上置著一塊牌銘,上面寫道:“這裡要負最後的責任。”雖然有總統在裡頭辦公,兩個側廳仍只是附屬建築,白宮的主體乃是中央的主樓。主樓東西寬約52米,高約26米,共分為三層:底層、一層、二層,有100多個房間。

主樓有兩個入口:南門廊和北門廊,北門廊是正面,是主要入口也是進入白宮的公共入口,南門廊則由總統一家專用。

底層有接待外國元首和使節的外交接待大廳,1940年時羅斯福總統曾在這裡發表過著名的“爐邊談話”;還有存放美國著名作家代表作及美國曆屆總統有關資料的圖書室,裡面掛著5幅印第安人的畫像,以示對美國土地的本來主人印第安人的尊重;底層還有珍藏古今地圖的地圖室以及陳列各種精緻餐具的陳列室。

一層,從北面正門進去後是一間大理石結構的門廳,十分寬敞,牆、地板都是大理石的,還有好幾根大理石柱子,加上光線好,顯得氣魄宏大,四周牆上掛著20世紀以來美國諸總統的肖像。除門廳外,樓還有東大廳、西大廳及3個以顏色命名的休息室——紅廳、藍廳、綠廳。

東大廳是白宮最大、裝飾最豪華的地方,長約24米,寬約11米,可同時容納200餘人,這裡是總統一家舉辦婚喪等大事的地方,曾經有4位總統女兒在這裡舉行過婚禮;1945年,羅斯福總統任內逝世後也停靈於此,現在,每逢節假日,總統及其家人常會請一些朋友、有突出貢獻的國民、文藝體育界明星來白宮聚會,一般也會在這裡進行。在這裡受到總統一家接待是美國公民們夢寐以求的榮譽。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西大廳是國宴廳,總統在這裡舉行國宴招待貴賓,它的面積在白宮內僅次於東大廳,以華麗的裝飾、名貴的傢俱、精緻的餐具著稱,可供100多位賓客同時用餐。這裡還有電梯,可以把食品從下層的廚房方便地送來。正面牆上掛有林肯肖像,還有一個古老的壁爐,上方刻著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遷居白宮後第二個夜晚所寫的一封書信中的名句:

我祈禱上蒼賜福於此宅邸以及所有來日將居於此之人。願白宮主宰者皆為誠實、明智之士。

二層是總統一家生活起居之地。東側有兩間貴賓臥室,每間內附設小巧起居室。朝南一間是林肯臥室,陳設古樸雅緻,林肯曾在這裡簽署《解放黑奴宣言》;另一間是“女王臥室”及起居室,亦稱“玫瑰賓室”,以玫瑰色與白色為基調,曾接待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丹麥女王瑪格麗特等女王。

從北門進去後,從南門出來,南門廊外是總統花園,又稱南草坪。總統經常在這裡歡迎外國政府首腦訪美,並在這裡舉行記者招待會,總統的直升飛機也在這裡起降。

歷屆白宮主人都在此種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植物,使這裡草木蔥蘢,時有繁花盛開,芬芳四溢,並有道道噴泉沖天而起,景色十分秀麗。白宮是世界上少數經常地、定期地開放的國家元首官邸之一,是世界所有大國中唯一的一座,每週星期二直至星期六對外開放,而且免費。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華盛頓紀念塔

盛頓紀念塔是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而建的。華盛頓對雖然功勳蓋世,但仍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謙遜的品質,將國家利益永遠置於第一位。當他任滿兩屆後,雖然美國政府國會與人民都竭力挽留他連任下去,但他堅決推辭,交出了一切權力,退隱家鄉。從此,總統不能連任超過兩屆共8年這個傳統雖然沒有載入憲法,卻牢牢地被歷屆總統承襲下來。

為了向華盛頓這位祖國之父表達崇敬,很早以前美國人民就要為他樹立紀念碑,但由於他自己堅決反對,一直沒有樹成。直到1799年華盛頓辭世後才正式開始籌建,1885年落成,3年後對公眾開放。

華盛頓紀念塔通體由花崗岩砌成,外面的表層以產於馬里蘭州的大理石貼面,外表像埃及方尖碑,底部呈正方形,每邊長約17米,高約是底邊的10倍,總重近10萬噸,尖頂用鑄鋁蓋頂,內壁嵌有190塊雕刻著各種圖案和歷史故事的紀念石,由美國50個州、私人、團體、城市和其他國家所,包括由當時中國的清朝政府贈送、刻有中文的紀念石,塔中空,內有鐵梯約900級,遊人可拾級而上,也設有快速電梯,70秒鐘到達頂層的觀景臺,從此可以俯瞰華盛頓整個市容。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林肯紀念堂

林肯紀念堂在波托馬克河之東岸,華盛頓紀念塔之正西,兩者遙遙相對,彷彿兩個偉人,都欽佩對方的偉大,他們相遇在原野,遠遠地看到了對方,不由自主地停下來,默默地遙遙相望,行注目禮。

林肯紀念堂矗立在一塊400米的草坪中間,地表以上是將近5米高的花崗岩基石。紀念堂本身是一座通體用潔白的花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臘神殿式建築,高約18米,加上基石高23米餘。其總體式樣頗像帕特農神廟,周圍也環繞著立柱,但它是平頂,沒有帕特農神廟的三角形山牆。柱廊呈長方形,東西寬近40米,南北長近60米,立柱共有36根,柱高約13米,底部直徑約2米,36根象徵林肯在世時的36州,紀念堂頂部護牆上有48朵下垂的花飾,代表紀念堂落成時美國的48個州。

紀念堂東門外,寬闊的石階層層遞進,將遊人引入聖潔的殿堂。走進紀念堂,迎面是高近6米,用潔白的喬治亞大理石雕就的林肯坐像,是當時美國著名雕刻家丹尼爾切斯特·弗倫奇的傑作。坐像非常傳神,特別是林肯的目光,它穿過大門,注視倒影池對面凌天一柱的華盛頓紀念塔以及大草坪盡頭的國會大廈。此間寓意無窮,令人咀嚥再三。在雕像背後的牆壁上方銘刻著4行大字:在這座殿堂之內,正如在人民心中,為了人民,他拯救了聯邦。對亞伯拉罕林肯的紀念永世長存。

美國之都——華盛頓特區

紀念堂南北兩邊石壁上鐫刻著林肯的兩篇著名演說。南牆上的是《葛底斯堡演說》,北牆上刻的則是林肯第二次就任總統時的演說,此次演說之後不久,林肯就被一個奴隸制的瘋狂擁護者刺殺了。

在紀念堂臺階下,向華盛頓紀念塔延伸還配套建造了一個長達600米的水池,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倒影池。原來這個水池的位置與長度經過精密計算,如果觀者站在林肯紀念堂前東望,池水將正好倒映出華盛頓紀念塔長長的碑身,一上一下,一立一臥,使紀念塔看起來更加頂天立地,充滿了整個視線:而若從華盛頓紀念塔下西望,同樣可以發現白色的林肯紀念堂倒映在水中,顯得更加玉潔冰清,神聖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