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一、寫在最前面

我們先查閱一下《新華字典》:鬱 ,簡體字:鬱,拼音: yù,部首:鬯部,外筆畫: 19,總筆畫:29。因此,鬱=鬱,鬱林=鬱林。如果沒有簡化字體的話,這個“鬱”字估計要難倒不少老百姓呀。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玉林古稱鬱林,玉林市的歷史源遠流長,玉林的正式行政建制,始於秦朝,是廣西曆史最長、且沒有中斷過的連貫政區實體,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州郡歷史,積澱了厚重的歷史文化,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客家文化、僑鄉文化、玉商文化,被世人譽為“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自古享有“嶺南都會”之美譽。

二、象郡,桂林郡,鬱林郡

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嶺南(現兩廣地區)設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市境分別隸屬象郡、桂林郡。《舊唐書•地理志》雲:“江源多桂,不生雜木,故秦時立為桂林郡也。”桂林郡的駐地就是在現桂平市西南古城。很多人以為秦朝的桂林郡就是現在的桂林,顯然是錯誤的。秦二世,繼任南海慰秦將趙佗兼併桂林郡、象郡轄據嶺南,漢初建立南越國,市境隸屬南越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次年廢除象郡,在嶺南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其中在今天廣西地區境內有蒼梧、鬱林、合浦3郡。今玉林市興業縣屬鬱林郡,而玉州區、福綿區、容縣、北流市、陸川縣、博白縣則屬合浦郡。郡治布山縣(今貴港市),王莽新朝(9–23年)改鬱林郡為鬱平郡(後復置),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廢鬱林郡,大業初(605–618年)復置。原治所一說在今貴港市港北區貴城鎮,一說在今桂平市蒙圩鎮新德古城村,隋朝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隸屬廣州,元興元年(264年)復屬廣州,晉至南朝宋齊因之,梁屬定州,又改屬南定州。初領布山、安廣、阿林、廣鬱、中留、桂林、潭中、臨塵、定周,增食、領方、雍雞12縣,274年析地置桂林郡;晉領布山、阿林、新邑、晉平、始建、鬱平、領方、武熙、安廣9縣。大興元年(318年)析地置晉興郡。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晉興郡廢,大業(605–618年)初其地方仍屬鬱林郡,統屬廣州,隋領鬱林、鬱平、領方、阿林、石南、桂平、馬度、安成、寧浦、樂山、嶺山、宣化12縣。唐初廢。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三、鬱林州,鬱州府,鬱林區

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置鬱林郡,治所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屬嶺南道。領石南、興德、鬱平、興業、潭慄5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治所原在今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五代十國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宋初徙今興業縣石南鎮(古州肚),至道二年(996年)徙南流縣(今玉州區),建州城於南流江畔。至今已有1023年的歷史,這就是我們稱玉林為“千年古州”的由來。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始屬嶺南道,鹹通三年( 862年)屬嶺南西道。五代十國屬南漢。宋至道三年(997年)屬廣南路,元豐元年(1078年)屬廣南西路,大觀三年(1109年)屬廣西黔南路,次年復屬廣南西路,宋南渡後屬廣西路。公元1110年,鬱林州轄南流縣和興業縣;容州轄普寧、陸川和北流縣;白州轄博白縣。政和元年(1111年 )博白縣來屬,三年博白縣往屬白州,南渡後來屬。元朝領南流、興業、博白3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博白縣屬梧州府鬱林州。明洪武二年九月南流縣入鬱林州,廢普寧縣入容州;十年(1377年)五月,容州降為容縣,隸屬梧州府;北流、陸川縣歸屬鬱林州。

清順治,鬱林州從梧州府分出,隸屬桂平梧鬱道;雍正三年(1725年)升置鬱林直隸州,隸屬廣西省。光緒十三年(1887年)隸屬左江道。清嘉慶初至清末,轄博白、北流、陸川、興業4個縣。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1912年(民國元年)升州為府,次年7月廢府為縣,鬱林、博白、北流、陸川、興業、容縣屬鬱江道。後鬱江道易名蒼梧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6月,廣西獨創民團制度,設置鬱林民團區,轄鬱林、陸川、博白、興業、北流、容縣、岑溪等7個縣。民國廿一年(1932年)4月,鬱林民團區合併至梧州民團區。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民國廿三年(1934年)3月,廣西改民團區為行政監督區,區域劃分照舊。民國廿五年(1936年)11月置鬱林行政監督區,治鬱林。民國廿九年3月,廣西次第將行政監督區改製為行政督察區。民國卅一年(1942年)3月,鬱林行政監督區改置的第六行政督察區及其鬱林、博白、北流、興業、陸川等5個縣並改屬廣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蒼梧縣。民國卅六年(1947年)4月復從第三區析出鬱林、興業、博白、北流、陸川、貴縣等6個縣,置廣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治鬱林。至民國卅八年(1949年)7月,第九區又析出貴縣改屬第十三區。至是年9月底止,第九區計轄鬱林、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5個縣。

四、鬱林專區,玉林專區,玉林地區

解放之後,鬱林、博白、北流、陸川、興業5縣隸屬鬱林專區,1951年7月鬱林專區、梧州專區合併成立容縣專區,轄鬱林、興業、博白、北流、陸川、容縣、蒼梧、藤縣、岑溪、平南、桂平;貴縣劃歸賓陽專區。1952年,貴縣由賓陽專區劃入容縣專區,撤銷興業縣,大部分併入鬱林縣,一部併入貴縣,博白縣劃入欽州專區,次年劃入容縣專區。1956年3月,鬱林縣更名玉林縣。玉林由此而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分設玉林專區和梧州專區,玉林專區轄玉林縣、貴縣、桂平縣、平南縣、容縣、北流縣、陸川縣、博白縣八縣,專署駐玉林縣。後玉林專區改為玉林地區。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1997年4月22日,國務院批覆(國函[1997]26號)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並設立玉州區和興業縣,玉林市轄原玉林地區的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新設立的興業縣、玉州區,原玉林地區的北流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

五、現在的玉林

玉林市現下轄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玉州區、福綿區7個縣(市、區)和玉東新區,總面積1.28萬平方公里,2018年底總人口732萬人。玉林是全國改革發展試點城市,全國九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之一,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成員城市,是廣西最大、全國著名的僑鄉。目前,全市有中小企業2萬多家,是中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和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國家級建材生產出口基地、皮革服裝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獲評為“中國南方藥都”。

鬱林,鬱林,玉林,話說玉林的前世和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