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要不要學BIM?以後BIM的趨勢怎麼樣?有沒有前景?

一直有人糾結要不要學習BIM?學,怕以後用不上;不學,怕以後被淘汰。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剖析,併為企業轉型和個人規劃提一出建議,希望對你有參考價值。

BIM作為建築領域的一項新技術最近兩年一直在全國各地開始推廣試用,很多大的企業建立了自己的BIM研發團隊,如今說起BIM,建築行業人員都能說出一二,這說明BIM的推廣速度確實在加快。但是作為一項顛覆設計、施工管理的新技術,BIM徹底改變了相關人員的工作或管理方式。

無論從現階段BIM的技術工具出發,還是基於未來的協同管理模式創新來看,BIM的應用推廣的趨勢已不可阻擋。就如同10年前的互聯網一樣,基於BIM所引領的技術變革、管理變革,也勢必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機會、商業模式和新的工作崗位。無論是對施工企業與施工管理人員,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它將直接決定施工企業的施工技術與管理水平和相關從業人員的素質和層次。

BIM的優勢

工程人要不要學BIM?以後BIM的趨勢怎麼樣?有沒有前景?

BIM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

衝突檢測

在施工現場進行合理的場地佈置,定位、放線、現場控制網測量、施工道路、管線、臨時用水用電設施建設,施工材料的進場及調度安排等都可以一目瞭然,以保證施工的有序進行。現場管理人員可以用BIM為相關人員展示和介紹場地佈置、場地規劃調整情況、使用情況,從而實現更好的溝通。

進度管理

傳統的進度控制方法是基於二維CAD,存在著設計項目形象性差、網絡計劃抽象、施工進度計劃編制不合理、參與者溝通和銜接不暢等問題,往往導致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與進度計劃出現很大偏差。

BIM3D虛擬可視化技術對建設項目的施工過程進行仿真建模,建立4D信息模型的施工衝突分析與管理系統,實時管控施工人員、材料、機械等各項資源的進場時間,避免出現返工、拖延進度現象。

通過建築模型,直觀展現建設項目的進度計劃並與實際完成情況對比分析,瞭解實際施工與進度計劃的偏差,合理糾偏並調整進度計劃。BIM4D模型使管理者對變更方案帶來的工程量及進度影響一目瞭然,是進度調整的有力工具。

成本管理

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是造價員基於二維圖紙手工計算工程量,過程存在很多問題:無法與其他崗位進行協同辦公;工程量計算複雜費時;設計變更、簽證索賠、材料價格波動等等造價數據時刻變化難以控制;多次性計價很難做到;造價控制環節脫節;各專業之間衝突,項目各方之間缺乏行之有效的溝通協調。

這些問題導致採購和施工階段工程變更大量增加,從而引起高成本返工、工期的延誤和索賠等,直接造成了工程造價大幅上升。BIM技術在建設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方面有著傳統技術不可比擬的優勢,可提高工程量計算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利用BIM5D模型結合施工進度可以實現成本管理的精細化和規範化。

還可以合理安排資金、人員、材料和機械臺班等各項資源使用計劃,做好實施過程成本控制,並可有效控制設計變更,將變更導致的造價變化結果直接呈現,有利於確定最佳方案。

此外, 應用BIM技術可以通過分析建築物的結構配筋率來減少鋼筋的浪費,與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結合來加強建築廢物管理,回收建築現場可回收材料,減少成本。

質量管理

傳統的工作方式下,以平、立、剖三視圖的方式表達和展現建築,容易造成信息割裂。由於缺乏統一的數據模型,易導致大量的有用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丟失,也會產生數據冗餘、無法共享等問題,從而使各單位人員之間難以相互協作。

BIM具有信息集成整合,可視化和參數化設計的能力,可以減少重複工作和接口的複雜性。

BIM技術建立單一工程數據源,工程項目各參與方使用的是單一信息源,有效地實現各個專業之間的集成化協工作,充分地提高信息的共享與複用,每一個環節產生的信息能夠直接作為下一個環節的工作基礎,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為溝通和協作提供底層支撐,實現項目各參與方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利用軟件服務和雲計算技術,構建基於雲計算的BIM模型,不僅可以提供可視化的BIM3D模型,也可通過WEB直接操控模型。使模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效解決不同站點、不同參與方之間通信障礙,以及信息的及時更新和發佈等問題。

變更和索賠管理

工程變更對合同價格和合同工期具有很大破壞性,成功的工程變更管理有助於項目工期和投資目標的實現。BIM技術通過模型碰撞檢查工具儘可能完善設計施工,從源頭上減少變更的產生。

將設計變更內容導入建築信息模型中,模型支持構建幾何運算和空間拓撲關係,快速彙總工程變更所引起的相關的工程量變化、造價變化及進度影響就會自動反映出來。

項目管理人員以這些信息為依據及時調整人員、材料、機械設備的分配,有效控制變更所導致的進度、成本變化。最後,BIM技術可以完善索賠管理,相應的費用補償或者工期拖延可以一目瞭然。

安全管理

許多安全問題在項目的早期設計階段就已經存在,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通過從設計源頭預防和消除。基於該理念,Kamardeen提出一個通過設計防止安全事件的方法——PtD(Prevention through Design),該方法通過BIM模型構件元素的危害分析,給出安全設計的建議,對於那些不能通過設計修改的危險源進行施工現場的安全控制。

應用BIM技術對施工現場佈局和安全規劃進行可視化模擬,可以有效地規避運動中的機具設備與人員的工作空間衝突。

應用BIM技術還可以對施工過程自動安全檢查,評估各施工區域墜落的風險,在開工前就可以制定安全施工計劃,何時、何地、採取何種方式來防止建築安全事故,還可以對建築物的消防安全疏散進行模擬。

當建築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將BIM與RFID、無限局域網絡、UWBRTLS(Ultra- Wideband Real Time Location Systems,超寬帶實時定位系統)等技術結合構建室內緊急導航系統,為救援人員提供複雜建築中最迅速的救援路線。

供應鏈管理

BIM模型中包含建築物整個施工、運營過程中需要的所有建築構件、設備的詳細信息,以及項目參與各方在信息共享方面的內在優勢,在設計階段就可以提前開展采購工作,結合GIS、RFID等技術有效地實現採購過程的良好供應鏈管理。

基於BIM的建築供應鏈信息流模型具有在信息共享方面的優勢,有效解決建築供應鏈參與各方的不同數據接口間的信息交換問題,電子商務與BIM的結合有利於建築產業化的實現。

運營維護管理

BIM技術在建築物使用壽命期間可以有效地進行運營維護管理,BIM技術具有空間定位和記錄數據的能力,將其應用於運營維護管理系統,可以快速準確定位建築設備組件。對材料進行可接入性分析,選擇可持續性材料,進行預防性維護,制定行之有效的維護計劃。

BIM與RFID技術結合,將建築信息導入資產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地進行建築物的資產管理。BIM還可進行空間管理,合理高效使用建築物空間。

基於BIM的企業轉型

前期準備,團隊分析

首先就要有滿足項目需求的軟件和設備,再而對團隊自身的條件進行分析,取長補短,對工程項目進行分析,找出需求點,來做為切入。

理清概念,制定標準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築信息模型,BIM不是一個軟件,而是一個概念,而軟件只是實現BIM的工具;當然在使用工具之前,施工管理人員必須擁有一套合適的標準,因此基於需求,需開發應用流程或功能平臺,相關人員參與培訓,製作操作手冊。

拓展BIM的幾種應用點

1.工程資料的管理方式不同

技術的出現豐富了項目質量檢查和管理方式,將質量信息掛接到BIM模型上,通過模型瀏覽,讓質量問題能在各個層面上實現高效流轉。這種方式相比傳統的文檔記錄,可以擺脫文字的抽象,促進質量問題協調工作的開展。

2.通過BIM技術制定施工策劃及總平面佈置

施工管理人員可以結合BIM在施工前通過BIM技術繪製3D現場綜合平面佈置,3D模型結合施工現場實際尺寸,立體展現施工現場佈置情況,合理進行施工平面佈置和施工交通組織,避免現場混亂;同時為高空安全吊裝提供數據。

工程人要不要學BIM?以後BIM的趨勢怎麼樣?有沒有前景?

▲ 基坑階段施工平面佈置

工程人要不要學BIM?以後BIM的趨勢怎麼樣?有沒有前景?

▲ 結構階段施工平面佈置

3.結合BIM設計深化及圖紙審核

施工管理人員結合BIM三維建模過程中對設計圖紙進行校核和深化;對建築、結構、機電安裝各專業圖紙進行碰撞審核,從而在施工前解決圖紙的錯漏問題。對機電安裝進行管線綜合,保證精準的管線綜合佈置。再結合三維碰撞檢查,實現零碰撞。

工程人要不要學BIM?以後BIM的趨勢怎麼樣?有沒有前景?

施工進度管理

施工管理人員結合BIM在模型量化的基礎上,將三維模型與施工進度計劃連接,將空間信息與時間信息反映到模型中,實現對施工進度計劃的管控。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劃分已經完成工程量,輸出施工進度,進行實際施工進度與計劃施工進度的對比;可以直接對現場進度情況進行分析診斷,更直觀、可視、清晰,改變了傳統的施工進度管理模式,確保了進度計劃合理和可行。

工程人要不要學BIM?以後BIM的趨勢怎麼樣?有沒有前景?

數字化加工

施工管理人員可利用BIM模型的各項數據信息,對安裝構件快速放樣,實現工廠預製,將模型應用到現場放線控制中,滿足了施工精度要求。通過模型與現場實物對比,採用數字化驗收,實現施工質量的事後控制。

BIM團隊的注意事項:

1.Revit是屬於團隊的。

2.Revit需要統一軟件版本。

3.使用工作集或者鏈接進行合作。

4.BIM模型文件命名非常重要。

5.BIM族的基本參數和參數列表需要確定。

6.族檢入數據庫時,檢查標準需要明確。

7.族的編碼工作非常重要,加密也重要,但不是必須的。

8.構件的顏色必須統一規定。

9.團隊網絡架構很重要。

10.模型的拆分規則要提前設定,不同專業各有不同。這個需要團隊的負責人來分配,我做哪個樓層,你做哪個樓層。

11.座標原點和單位需要統一。

12.不同BIM軟件的信息交換需要制定標準。比如用sat,IFC,dxf等。

基於BIM的個人職業規劃

目前來看,今後幾年仍然是BIM百花齊放的時代,各設計單位、諮詢公司、施工企業等都在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推廣BIM,同時隨著相關BIM標準以及規範的出臺,各單位聯合推廣BIM的意識逐漸加強,BIM的大協同時代必然來臨。傳統的施工管理方式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所以對於施工管理人員來講提前做好準備,做好職業規劃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學好BIM,將有三種職業通發展空間:

BIM建模(包括模型維護)

BIM的應用終究要從創建模型開始。所以無論是設計院,還是業主或者施工單位。無論是請外部的諮詢公司,還是培養自己的BIM團隊,模型的維護是必不可少的。這類人才在市場是最多的,簡單的進行幾個月的培訓,就可以按照圖紙和要求進行建模。但此類人才未來可能會隨著BIM技術的普及淪為技術勞務,門檻很低收入不高。

BIM的實施

如同我們平常說的信息化實施人才。如果把BIM看做是一個信息化系統,那麼需要實施人員去針對項目作出實施計劃,代表甲方與外部的合作單位進行溝通,組織協調相關專題會議,對實施計劃進行有效的把控,確保基於項目的BIM實施計劃達到預期成果,同時還能總結出相應的實施經驗和思路。這類人才除了要掌握BIM相關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懂業務,同時具備管理的組織實施能力。通俗講,就是要學會在BIM技術與企業管理之間架起橋樑,學會用BIM技術去實施項目管理。目前看,這類人才是最奇缺的。

BIM戰略規劃

隨著BIM的協同應用價值發揮,站在企業信息化戰略高度,運用BIM系統能夠對企業的組織形態、崗位職責、工作流程進行再造和優化,屬於企業BIM戰略總監的級別。

我在前面文章中說過施工企業推進BIM的策略,裡面提到BIM推行的三步:功能性應用、項目級應用、企業級應用。是和上面三類人才進行對應,企業級應用層面就是我說的最後一類人才,從單純的生產力提升到最後生產關係的改造。

總之,BIM作為國家建築信息化推廣的重點,可能存在很多的困難,但是這個世界,有什麼不難?作為建築行業改革與轉型的趨勢之一,隨著國家對建築工業化、城市綜合管廊以及海綿城市的建設在各地的推廣應用,BIM的價值將會逐步體現出來。作為施工企業或者管理人員,在這個技術不斷交替、互聯網信息已向每個領域滲透的時代,我們的知識結構以及思維方式的轉型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