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何橫掃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當年卻拿不下印度?原因簡單


歷史上為何橫掃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當年卻拿不下印度?原因簡單

提起成吉思汗,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打仗很厲害,得益於他前期打下的事業基礎,後來忽必烈才有條件將宋朝滅亡,得以建立元朝。

歷史上為何橫掃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當年卻拿不下印度?原因簡單

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族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所以南征北戰,一路下來,當年大半個亞歐大陸都被他征服過。這和他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關係巨大。雖說將歐洲大陸幾乎橫掃,但也有他碰鼻子的時候,這還是一個亞洲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歷史上的印度。為什麼他拿不下印度 呢?原因很簡單。

歷史上為何橫掃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當年卻拿不下印度?原因簡單

歷史上成吉思汗帶部隊氣勢洶洶攻打印度時,當時的印度人沒有任何懼怕。因為他們有一樣非常厲害的作戰神攻——大象!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上也是很厲害的,那個時候他們掌握了一套訓練大象作戰的方法。

歷史上為何橫掃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當年卻拿不下印度?原因簡單

這樣,用大象作戰就成了印度人一個非常具有先天優勢的利器。想想在科學技術幾乎還沒有的時期,大象這種大物一出場就可以將許多人嚇倒。大象的特性本就是皮糙肉厚的動物,因此在古時候戰場上用的一般的兵器幾乎都傷不了它。同時,大象在戰場上也會給敵方在心理上帶來很大的壓力,從而為打勝仗獲得了很好的心理攻勢。

歷史上為何橫掃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當年卻拿不下印度?原因簡單

那時印軍為了加強戰鬥力,特意在每頭大象的背上建了一座塔樓,一座塔樓裡安排有十幾名士兵。上戰場時,安排大象往前面衝,象背上塔樓裡的士兵則負責放箭。在象背上,視野寬闊,居高臨下,可以將戰況看得很清楚,因此那時的印度幾乎很少敗仗。歷史上有名的孔雀王朝能夠一度稱雄,靠的也就是大象。而成吉思汗拿不下印度,當時很大的原因就是受到了戰象的攻擊。

歷史上為何橫掃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當年卻拿不下印度?原因簡單

成吉思汗去世後,帖木兒重新帶領鐵騎軍部隊攻打印度。當他們渡過印度河,將木爾坦拿下時,印度不慌不忙的放出了100多頭戰象出戰,鐵騎軍看到後,當場就被震懾住了。在有著巨型身體的大象,還是受過訓的戰象面前,帖木兒和他的鐵騎軍就像一群螞蟻那樣不顯眼,鐵騎軍瞬間慌亂,結果當然是沒成功。成吉思汗生前沒有做到的事,帖木兒一樣沒有完成。

古時作戰,是很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勇氣在古時的戰場(當然今天也是適用的)是非常珍貴的一個品質,但有勇有謀才是勝利的關鍵。大象不僅體型大,而且也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通人性。但仔細研究瞭解,是可以找到對付的辦法的。那時的印度看似有很大的優勢,在敵強我弱的情形下,即便敵方進攻猛烈,己方也應該在原有了解的基礎上保持鎮靜,找到敵方的弱點後勇敢出擊。戰場上是這樣,其實放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成吉思汗英勇一生,沒想最後也有這個遺憾,未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