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中國館:人工智能裸眼3D密集獻技!帶你上天下海遙望星空

虛擬現實、全息投影、人工智能、超大型裸眼3D……一大批“高科技”正齊聚第二屆進博會中國館。繼去年首屆博覽會上中國館設置動車模擬駕駛體驗項目後,今年,運用高科技元素設計的互動體驗顯得更為密集。

據國家進口博覽局公開資料顯示,本屆進博會中國館展區面積約1500平方米,為國家展中最大的展區,以藍白色為主調。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場館正以此為主題,分為6個單元,包括開篇視頻、創新中國、開放中國、美麗中國、幸福中國、內地(大陸)與港澳臺地區融合發展。在展覽方式上,運用高科技元素設置的多個互動體驗,成為一大亮點。

11月6日,第二屆進博會舉行的第二日,南都記者來到國家展現場,在其中最大的展區中國館,一早便有大量人群聚集,不少參觀者慕名而來,一睹中國現代科技風采。

“高科技”成亮點VR技術造就視聽觸覺全體驗

11月6日下午,南都記者走進中國館“探秘”。展區內,一臺仿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微縮模型,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參觀者還可帶上VR眼鏡,暢遊FAST所看到的宇宙世界。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真正的FAST望遠鏡建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外表如一個超級“大鍋”,擁有4450塊反射面板,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被譽為是“中國天眼”,幫助科學家研究星系奧秘。截至目前,FAST已經發現132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有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

进博会中国馆:人工智能裸眼3D密集献技!带你上天下海遥望星空

除了遙望星空,中國館還能帶參觀者“上天下海”。由中國商飛公司研發的“電氣化飛機”今年也入選了中國館展覽,現場同樣設置了互動體驗,讓參觀者駕駛飛機,享受飛上藍天的樂趣。據中國商飛研究員何旭楠介紹,“電氣化飛機”,其優勢是通過節省能源大大降低航運成本,該飛機為該公司自主研發,目前還未投入實際應用,相信是未來飛機制造業的一大方向。

进博会中国馆:人工智能裸眼3D密集献技!带你上天下海遥望星空

此外,模仿“深海勇士”號潛艇駕駛艙的簡易模型也在現場展示,參觀者進入“船艙”通過VR設備和操縱手杆,可以逼真體驗“深海勇士號”深潛水下4500米時的海底世界場景。

高科技不單應用於前沿領域,也正在融入百姓生活。在“幸福中國”板塊,一塊巨型電子屏幕上緩緩鋪陳開來的《清明上河圖》也引起了參觀者的注意。

屏幕的製造商代表、來自上海易維視科技有限公司的何偉向南都記者介紹,這塊230寸10K分辨率的屏幕,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個裸眼3D顯示系統,站在它面前,不需要佩戴任何的輔助設備,就能看到立體的效果,通過3D屏幕中的街景撤換,讓人產生遊走於不同城市的體驗。

何偉表示,裸眼3D系統設備從視頻算法到光學設計,到芯片設計打造,整個過程信息的生產都是自主完成。除了商業利用以外,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廣告、傳媒、教育和醫療等領域。“我們已用裸眼3D技術結合腹腔鏡做外科手術,醫生不需要佩戴輔助設備直接做手術,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

再設港澳臺展區

展示兩岸三地發展成就

在首屆博覽會時,中國館已設置港澳臺展區,今年中國館繼續沿用這一傳統,分別設置“香港進”“澳門薈”和“臺灣融”三大展區,通過展示地方特色優勢,揭示兩岸三地的合作交流和發展成就。

进博会中国馆:人工智能裸眼3D密集献技!带你上天下海遥望星空

中國館香港展區以“香港進”為主題,展區設置弧型大屏幕,中央還設置了全息投影儀,在“倒金字塔”的投影儀上,粵港澳大橋、香港國際機場等場景得意生動展示,科技感十足。

中國館澳門展區以“澳門薈”為主題,以通透明亮的世遺建築剪影呈現城市中西薈萃的特色。今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週年,這個國際貿易自由港已發展成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並將持續開放,擔當中國連通世界的重要門戶。

中國館臺灣展區則以“開放、通透、靈動、安全”為原則展開布展設計,充分彰顯臺灣地域特色。整個展區以看得見風景的“城市之窗”為概念,通過剪影板的形式,立體定格“臺北101”“日月潭”等標誌性建築和風景,勾勒出最美臺灣。

採寫:南都記者 餘毅菁 攝影:南都記者 李冠祺 發自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