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高麗大學校長鄭真澤:未來創新型人才需要有“4C”能力

每經記者:張虹蕾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湯輝

以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重構人們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也改變人與世界的關係。

同時,大部分簡單工作、非創意性的工作將會隨著新興技術發展而被代替。另一方面,第四次工業革命給人才培養帶來重重挑戰。那麼,人才培養如何與科技發展做到同頻共振?

11月5日-11月7日,在韓國首爾舉辦的2019韓國外商投資周(IKW)期間,韓國高麗大學校長鄭真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崛起和新興技術發展,也需要培養與之匹配的創新性人才,“4C”是未來創新型人才的關鍵詞,即creativity(創造力)、criticalthinking(批判思維)、communication skill(社交技能)、collaboration(協作能力)至關重要。

人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之一

对话高丽大学校长郑真泽:未来创新型人才需要有“4C”能力

高麗大學校長鄭真澤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加速了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其優勢迅速帶動大批新產業的出現,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業集群在一些城市初具規模,形成助力目前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國家政策的扶持,使人工智能產業未來的發展具有很高的可期性,同時也給高校的人工智能專業教育提出時代性的挑戰。

通過高等教育加強專業人才的培訓和研究,被視為建設完整知識體系的關鍵。當前,很多國家正在投資新興科技領域的研究和高級培訓,主要通過在高等教育機構建立學術卓越中心、大學和研究機構網絡、獎學金制度來吸引更多的人才進入新興科技領域。

對此,鄭真澤表示,隨著AI技術的崛起,一些重複性的崗位將會被替代,但新的技術變革也激發了更多人才需求和要素,需要思考未來的人才需要激發哪些價值。

鄭真澤舉例稱,此前一個研究院通過收集關於未來的關鍵詞,通過網絡在幾十萬條數據分析發現,其中關鍵詞就包括人才,可見人才是未來創新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關鍵詞。

鄭真澤強調道,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下,韓國在人工智能、數據經濟、新經濟三大領域投資和成長空間較大。技術的智能化和高端化最終還是為人類生活服務,培養挖掘出人才才能驅動行業進一步發展。無論未來技術怎樣發達,機器如何幫助人類提高工作效率,人才是社會真正的主角。如何打造一個創新體系,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新型人才,提供快速靈活的解決方案驅動技術不斷進步,這才是可持續的發展,也是全球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高校研究者的感嘆與一些行業數據亦能印證。今年上半年,由新晉圖靈獎得主約書亞·本吉奧聯合創立的人工智能公司Element AI發佈了2019年度全球AI人才報告顯示,全球人工智能從業人員的數量有所增加,但頂級人才仍然供不應求。

創新性人才要“軟、硬”實力兼具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快速迭代的當下,教育體系、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均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不能依靠傳統的教育思維和方式培養人才。

鄭真澤以高麗大學教學中具體的案例介紹稱,此前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多是教師授課為主,新型的教育需要在科目方面進行創新,嘗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通過報告分享、小組協作等方式豐富課程內容。

另一方面,鄭真澤表示,目前人才的複合型也十分重要。例如,人文學科的學生也願意嘗試學習編程等領域的課程;一些時裝專業的學生也同時學習營銷方面的知識,未來從業時兼具設計者和營銷者的思路。橫向跨學科、縱向跨產業鏈學習的融合型人才越來越多。

人才本身的培養計劃創新和學習環境的改造是高校內部的變革,怎樣通過外部創新提升人才培養也是高校需要思考的。鄭真澤提到,目前協同創新也是人才培養的關鍵詞。如目前韓國高校通過在社區居民區開設一些創業空間和創業孵化項目,持續影響周邊人才,提升人才素養,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促進某一區域的經濟發展。

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基礎設施方面融入智能化、創新性元素也是高校的做法。一些研討室的學習空間不是傳統的桌椅,而是通過個性化的空間設計讓學生有更多方式學習,不再拘泥於書本討論。而在課程設計方面,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學生的線上課程學習數據分析,並實現預約學習諮詢。

除了技術和專業知識方面的“硬實力”,鄭真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道,人才的“軟實力”也十分重要。例如,承擔責任的能力,對於環境的抗壓能力也十分重要。此外,“4C”是未來創新型人才的關鍵詞,即creativity(創造力)、criticalthinking(批判思維)、communication skill(社交技能)、collaboration(協作能力)至關重要。真正能夠具備上述關鍵能力的人才,才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此外,鄭真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變革,各國之間的人才交流也逐漸深化。如何讓不同國家的人才實現更好的融合和優勢互補,也是現代教育需要思考的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