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
2018年最火的銀行系產品
在2018年,銀行最火的產品大家知道是什麼嗎?既不是大額存單,也不是理財產品,而是在各大商業銀行當中發行已經有些年頭的結構性存款。
那大家又知道為什麼結構性存款在2018年突然火了嗎?那是因為2018年資管新規落地以後,銀行理財產品不允許保本發售,並由目前的保本型、非保本型逐漸向淨值型進行轉變,也就是說市場普遍看好收益相似且保本的結構性存款能夠成為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最佳替代品。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它既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存款,也不屬於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而是“存款+期權”的業務品種。它是表內存款,必須繳納存款準備金,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本金可以說是無任何風險的;但同時它的收益又是不確定的,最低收益只有同期限的銀行定期存款利息、而最高收益甚至堪比同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
導致結構性存款收益浮動如此大開大合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它有衍生收益,這是普通定期存款所不具備的,而衍生收益主要來自於掛鉤黃金、外匯以及指數等。按常理來說,衍生收益是極具不確定性的,要根據衍生業務的增值情況來兌付收益,但為什麼2018年發行的結構性存款並不是按照衍生業務市場的實際情況而是完全按照最高收益進行兌付的呢?此問題牽扯的內容就比較有專業度了,根本原因在於很多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都是假結構性存款,實際上是以衍生收益為名發放高利率的定期存款產品。
結構性存款的未來前景
大家應該知道目前商業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都在向淨值型進行轉變,收益的不確定性增大,其未來前景不被市場看好。但如此好的局面下結構性存款並沒有向外界預測的那樣在2019年會直接取代理財產品成為市場新寵,甚至在很多中小銀行裡面已經完全看不到結構性存款的身影了。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相關部門的監管要求更加嚴格了,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衍生業務必須保證是真實有效的,有明確的交易對手才行。而大部分的中小銀行暫時來說並沒有發行和交易資質,若頂風作案違規發售的話甚至會迎來想象不到的鉅額處罰,在回報率甚微的情況下下架假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是可以理解的。
綜上所述,結構性存款是商業銀行發行的“存款+期權”的業務產品,它的本金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可以負責任的說其是保本存款;但同時它的收益具有不確定性,最低時只能達到同期限定期存款的利息水平、最高時不亞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整體來說性價比還是非常不錯的!
奇葩財經說
結構性存款已經誕生多年,不過真正興盛起來的就在這兩年,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銀行取消了保本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成為保本理財的一個替代品,承接大量保本理財轉移出來的資金。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呢?
結構性存款簡單的來理解就是我們原來普通的存款嵌套部分金融衍生品,在一定保本的程度下,獲得較高的預期收益。
舉個例子:老張退休多年,由於個人的因素,對於有風險的產品較為排斥,老張追求不高,要求的就是在保本的基礎上,可以獲得較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在以往,老張主要購買保本理財,自從2018年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取消了保本理財產品,老張一下子無所適從,此時銀行的理財經理小李就為老張推薦了保本型的結構性存款。
老張目前擁有100萬元本金,小李給老張推薦的這款保本型結構性存款,對於用戶的資金是這麼安排的,將老張的100萬元劃分為兩部分,其中97.8萬元存入普通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存款利率為2.25%),那麼這97.8萬元的本金一年後到期本息合計:97.8*(1+2.25%)=100萬元,剛好保本。剩餘的2.2萬元銀行拿去投資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一旦獲利,即有可能就是四五萬回本,這時候老張這100萬元的本金,一年後就可以拿回差不多105萬元,年收益率5%,遠遠高於定期存款利率。
當然金融衍生品也有可能虧損,如果出現虧損,老張最後有可能只拿到97.8萬元的本息保本。不過對於個人而言,投資金融衍生品風險較大,因為我們專業有限,且資金量較少,沒有對沖,所以風險較高。但對於銀行而言,這部分情況都不存在,所以在銀行,大部分保本型結構性存款都是可以實現預期收益的,這也是銀行推出替代保本理財的原因。
結構性存款優勢與不足
結構性存款的優勢就是高收益,而且期限不長,跟原來的保本理財一樣,從1個月到1年期的都有,而且較理財,結構性存款還有一個優勢,起購點低,很多銀行目前都推出了1萬元的結構性存款;同理結構性存款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就是未到期無法提前贖回,資金的流動性較差。
總結
結構性存款目前來說,還算是一款不錯的理財投資產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比與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的起購點低了不少(大額存單最低起購點為20萬元)。
鯉行者
隨著銀行“資管新規”的出臺和金融產品創新的不斷變化,保本理財退市之後,“結構性存款”以黑馬之姿,一躍成為深受老百姓歡迎的爆款產品。
結構性存款是什麼?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嵌入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通過利率,匯率,股指,商品等的波動性掛鉤,從而使存款擁有較高收益機會的產品。
結構性存款好在哪?
由於存款和衍生品的組合,使得結構性存款既有存款利息收益,又有金融衍生品投資的想象空間,可能收益更高。
結構性存款適合誰?
第一,原來買過保本理財,現在想購買高收益低風險產品的人。
資管新規之後,保本保收益退市,之前購買保本理財的人有點無所適從。既不想購買非保本產品承擔高風險,又不甘心只做普通存款,取得一點點的利息收入。這時候結構性存款就顯得很貼心啦!幫助客戶控制了虧損風險,而且能取得較高收益。
第二,想參與高風險投資,有自己的判斷,又怕買錯了的人。
可以用結構性存款博取高收益,如果能達到預期最高收益,會很開心。如果沒有達到最高收益,也沒有什麼損失,對自己也能交代的過去。
第三,不甘心只做傳統存款產品,想取到稍微高一點點收益的人。
第四,之前做餘額寶等寶寶類產品,現在收益下降,轉到銀行存款的人。
結構性存款風險不比寶寶類產品高,而且收益現在完全秒殺寶寶類產品。
對於結構性存款來說,未來已來,收益可期!大家不妨用一點資金嘗試一下!
我是李玉娟,一名專業的銀行理財經理。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為我點贊。如果方便,可以關注我,隨時為你解答關於銀行的問題。
理財經理李玉娟
不請自來。結構性存款是具有存款屬性的,又具有金融衍生品屬性的一種存款模式。
結構性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收益的產品。
上面就是結構性存款的官方定義,可以簡單的理解為:
結構性存款 = 基礎存款 + 金融衍生品
2018年9月28日銀保監會制定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其中明確寫明:結構性存款本金納入表內核算,按照存款管理,並繳納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費,50萬內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客戶所承擔的風險只是利息可能發生損失,而本金不會有任何損失。
結構性存款的利率都有都設有上下限,例如2.4%-4.5%,具體能有拿到多少的利率,和結構性存款到期日所掛鉤的金融產品指標有關,達到領取上限,沒有達到領取下限。
小黑看財經
結構性存款是一款最能體現財富配置理念的一款創新型產品。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來看看它的運作模式就清楚了。
拿出原本打算投資於傳統定期存款的1%的資金投資到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於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的產品,剩餘99%的本金仍然投資與傳統定期存款。
通俗來講就是1%的激進投資+99%的傳統定期。99%的資金及收益是為了確保整個結構性存款本金的保障,1%的激進投資是為了能夠獲取更大的收益。
即使1%的激進投資雞飛蛋打,至少99%的資金及其收益可以保障總本金不受損失。舉例來算:假設資金100萬,傳統定期存款一年利率為1.5%,激進投資的最高年收益率為10%,最低投資全賠光。那麼結構性存款的總收益率最高為(99萬*1.5%+1萬*10%)/100=1.585%;收益率最低為(99萬*1.5%+0)/100=1.485%。
從上述的計算中我們可以看出投資於傳統存款的比例越高,本金保障的概率越大,同時獲得利率的高度就越不算高。相反傳統存款的比例降低之後,保障本金的概率變小,同時可以獲得更高的可能利率。
瞭解到結構性存款的運作模式之後,有人就有疑問了,結構性存款到底是存款還是理財呢?這涉及到它是否能夠受到存款保險基金來保障。這個問題得到了資管新規的明確解答。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明確約定結構性理財產品按照結構性存款來管理,對於結構性存款應納入銀行表內進行核算。
這則約定表明了結構性存款是要納入表內進行核算的,也就是要繳納足夠的存款保險費用和存款準備金。銀行倒閉了,這款產品也是會得到存款保險基金的保障的。
因為結構性存款設計金融衍生品的投資交易。這就對銀行的經營能力有了要求。好在監管機構對此也有了注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約定銀行開展結構性存款業務,需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
總結:
結構性存款誕生於2004年,截止到現在已經發展了15個年頭。現在的結構性存款已經成為了保本理財的繼承產品,在銀行的銷量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銀行研究僧
結構性存款,名字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通常就是一個普通存款A+一個高風險投資B,構成的投資組合。相比普通存款,它多出一個掛鉤標的資產的高風險投資B,一般就是期權之類的衍生物,至於這個期權掛鉤的標的資產,是股指,黃金、原油,還是其他,都會再產品說明書裡明確列出來。而這部分高風險投資B,將決定這個結構性存款的最終收益和風險大小。
具體的操作類似於,銀行把普通存款A的一部分利息,比如記做a1,拿出來投資於這個期權B。剩下保留的那部分利息,可以記做a2,就是常說的“安全墊”。這樣就算風險投資的a1部分賠光了也沒關係,存款本金A和安全墊a2,都還在,這就是用來跟客戶交差的收益區間下限。所以,結構性存款的收益區間都是浮動的,並不能承諾保證達到最高收益。
還是舉個栗子說明吧,
以一年期的1000w規模的結構性存款為例。一個1000w的定期,假設年化收益4%。到期收益就是40w,那麼,銀行會預先拿其中一部分利息,假設是50%,也就是20w,買成期權。
假設到期之後,做對了方向,收益翻倍,20w變40w,這樣總收益就是20+40=60w;反之,如果做錯了,期權變廢紙,20w賠光,也沒事。本金和預先留下的另一半利息(安全墊),仍然安全。這樣,就得到了一個預期收益在2%-6%之間的結構性存款。
大家對結構性存款感到陌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以前銀行大力發展表外業務,習慣把結構性存款當成保本理財來賣。以前買的保本理財,如果產品說明書裡有“掛鉤”字樣,那麼基本可以確定這其實就是個結構性存款。現在規定變了,理財新規不再讓這麼玩了,這些保本理財把馬甲一脫,又變回結構性存款了。
綜上所述,結構性存款,在收益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更高也有可能更低,但是它的本金還是安全的。收益部分,在產品說明書標明的區間範圍內,高低都有可能。大家做結構性存款的時候,千萬不要只盯著最高收益率,而應該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弄清楚它承擔的風險類型和風險大小,才能確定產品真的是否適合自己。
我是仁義禮智投,國有商業銀行總行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有關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相互探討交流。碼字不易,各位老鐵都看到這了,不妨點個贊再走吧。PS:我不是什麼小編,如果嫌ID太長,一定要起個暱稱的話,就叫我投帥吧。。。
仁義禮智投
結構性存款其實就是將普通的銀行存款和一些金融衍生工具共同構成的創新型存款。投資者最關心的無非就是安全性、收益率,下面我展開說明下。
結構性存款的安全性
結構性存款由兩部分投資標地構成,第一部分是儲蓄存款,這部分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是保本保息的。第二部分是外匯、期權等金融衍生品,投資於風險較高的金融工具,用高風險博取高收益,這部分是不保證本金安全的。
通常,結構性存款通過合理地設計儲蓄存款部分的比例,使得存款的本息和能保證投入的本金100%保本,因此,結構性存款絕大部分都是保本的。而金融衍生工具部分,因為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通常佔比比較小,用這部分錢去投資高風險產品博取高收益。但即使這部分不賺錢,收益為0甚至全部虧損,前面的儲蓄存款部分也能保證本金100%不損失。
所以,結構性存款的風險還是比較小的。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
我們知道,儲蓄存款的收益是固定的,而且是剛性兌付的,但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資收益受投資標的物的漲跌而變化,因此,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也是浮動的,如2%-6%。很多銀行的理財經理對客戶宣傳時只說最高收益率,騙取客戶的存款,這是非常不道德的,因此,我們在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時一定要看清楚產品說明說,如果最低收益率我們能接受才去投資。
但是,我覺得結構性存款的整體收益率都不高,不建議購買結構性存款,有閒錢又不想投資高風險的理財產品的話不如就買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吧,最高收益率能去到5%以上,保本保息,確定性比結構性存款高多了。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留下您的愛心贊,更多理財乾貨和財商知識,關注我,一起交流成長。
漫談低風險理財
在資管新規以及利率市場化大背景之下,結構性存款自2018年開始受到廣大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雖然有“存款”二字,但不屬於純粹的存款產品,本質上是銀行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而推出的一種包含銀行存款和金融衍生品的理財產品。
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會計入銀行表內資產管理,消費者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受人行《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同時會在中國理財網官網進行登記備案,以理財產品的形式發行銷售。
由於允諾的100%保本,並且結構性存款的預期收益率遠高於同期限的銀行一般性儲蓄存款產品,因此結構性存款還是很受投資者的青睞。
結構性存款能保證收益率麼?
前文我們已經解釋了結構性存款的內部構成,其存款部分是100%保本,並且與銀行的存款利率掛鉤的,但是其部分投資金融衍生品部分,比如投向指數、匯率、黃金等,這些都是具備很強收益率波動性的投資產品,結構性存款最終的保本與存款部分掛鉤,但是預期收益卻與金融衍生品的收益率息息相關。
因此,結構性存款最終收益率高低,是需要看其投資金融衍生品部分收益的情況來決定。
銀行在推出結構性存款產品時,宣傳的所謂“利率”,其實主要是“預期收益率”,真實情況是,結構性存款到期時能拿到的收益率,一般都是低於其發行時的“宣傳利率”。
結構性存款本金有保障,但是收益率無法做到100%的保證。
結構性存款有無風險?
銀行真實發行的結構性存款,50萬以內的本金是0風險的,因為受存款保險保護。
同樣的,銀行為了吸儲攬存,也可能發行部分偽結構性存款,如果是100%存款的偽結構性存款,是銀行為了規避人行利率定價監控而刻意發行的存款產品,其目的就是為了變相提高存款利率,以提高攬儲競爭力。
同樣,也有部分機構,對外宣傳的機構性存款產品,極有可能是結構性理財而已,如果被混淆視聽,風險係數有可能會高一些,並且會有可能是非保本的,那就需要謹慎了。
結構性存款的發行,需要在中國理財網官方網站進行報備,並會被頒發理財登記編碼,我們購買時,首先要明確這款產品的內部構成,並要仔細明確其投資方向,以確保我們投資的安全性。
總結
銀行的結構性存款並不是存款,雖然理論上風險係數為零,但是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並且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雖然高於同期限的儲蓄存款,但是最終收益幾何,只能到期才能確認。購買結構性存款時,一定要明確其投資方向,瞭解相應保障和風險點。理論上來講,結構性存款是作為銀行高息攬儲的一種途徑,也是保本型理財的替代品,其安全性還是非常高的,如果有合適的產品,還是值得購買的!
財富公元
舉個簡單栗子,銀行募集到了1萬元資金後,銀行會用這筆資金購買國債、票據或者其他資產以獲得收益,假設獲得的年化收益率為4%,但是銀行會告訴投資者保本收益為2.5%,同時銀行會利用這差額的1.5%購買其他資產以實現超額收益。但是投資者能否獲得所謂的“超額收益”是不確定的,唯一能確定的是投資者至少會獲得2.5%的收益,這就是結構性存款。提到結構性存款,不得不提金融衍生品中的期權。銀行通常是通過期權來實現這部分超額收益的,並且由於期權的非線性損益特徵,銀行只會買入看漲或者看跌期權,而不會做期權的賣方,對勾的標的無外乎外匯、黃金等資產。其實在我看來,完全沒有必要買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聰明的小夥伴完全可以自己構造結構化產品,買入貨幣基金或者銀行理財等低風險產品構造底部收益,同時用少部分資金購買50ETF、白糖、豆粕或者滬銅的看漲或者看跌期權博取超額收益。
期貨圈女神經
以招行為例:
結構性存款是個人將人民幣資金存放在我行,由我行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在保證存款掛牌利率的前提下,將客戶的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使存款人有望獲得更高的收益。
我行的“結構性存款”實質為存款而非理財產品,保證本金,保證掛牌利率。
以3個月的產品為例:
產品期限3個月,COMEX黃金在期末觀察日與期初觀察日兩天的價格變動不超過±400美元/盎司,產品可獲得最高收益3.75%,否則收益為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