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前陣子AG600成功首飛,大家都很興奮。但實際上,我國的“水轟五”一直都是全球第二大的水上飛機,現在的AG600只是更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全球有哪些國家有水上飛機?又有哪些重要的型號呢?我們今天來看一下。

“水上飛機”的英文叫做“Amphibian airplane”,也就是“兩棲飛機”——這個更準確一些,因為絕大部分水上飛機都可以上岸滑行,甚至在陸上起降,並不是一輩子非得泡在水裡。

水上飛機最大的好處,當然就是不需要專門修建跑道。弄條小河溝,跟鴨子一樣呼啦啦地就飛上天了。但缺點也顯而易見,除了容易溼身之外,主要還是因為水面不平整。飛機的速度快了之後,看似平靜如水的湖面,落上去就像騎自行車走碎石路一樣。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美國富豪們的私人水上飛機

人類大多聚群而居,需要航空服務的地方,修個簡易機場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相比水上飛機的顛簸,人們更喜歡“地上飛機”的平穩。所以水上飛機從一誕生,就失去了客運甚至貨運的意義。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哪家公司使用水上飛機成功地運營過像樣的客運航線

基於這個原因,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不再搞水上飛機了。現在全球的水上飛機主要都是小型的,搞搞觀光旅遊,或者富人們隱居山林所需。例如美國和加拿大的有錢人,在湖邊修個別墅,買架水上飛機以便蛔蟲梗阻的時候緊急就醫。或者馬爾代夫,這個就是出於無奈了——那個窮的連菜地都沒有的國家只有水,沒辦法不用水上飛機。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馬爾代夫依靠水上飛機擺渡遊客至各個小島

但這些飛機大多是用“普通飛機加浮筒”的方式實現的,並不是專門研發的水上飛機。這樣做很方便,因為搬家之後就可以拆掉浮筒安上腳,跟正常飛機一樣風裡來土裡去,不再一身潮氣。水上飛機因為跟水接觸沒有辦法不潮溼,馬爾代夫水上飛機的駕駛員甚至都光著腳丫子開飛機。

浮筒帶來的問題很是麻煩:風阻太大。費油不說,還飛不快。所以真正的水上飛機不再使用浮筒,而是把機身做成船形。從全世界的範圍看,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包括俄羅斯、加拿大和日本。

全球最著名的水上飛機設計局叫做“別裡耶夫”,是前蘇聯在二戰之前創建的。這家公司設計了很多著名的水上飛機。例如“別-6”,“別-12”和“別-200”。其中的別-6飛機咱們國家也買了,這種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9噸,個頭已經不算小了——現在有一架在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的池塘邊,你去的話就能見到。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別-6飛機,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

咱們國家的第一種水上飛機就是在別-6的基礎上研製的,叫做“水轟五”。水轟五由哈爾濱飛機制造廠生產,共生產了7架,其中4架在青島服役,到現在已經使用了30年。雖然數量少,但是在沒有航母的年代,給潛艇緊急送點給養,或者遠海醫療救援,靠的都是它。

哈飛在仿製別-6的時候加大了尺寸並且換裝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使起飛全重達到了45噸,這超過了下面將要提到的別-200,是全球第二大的水上飛機(依起飛全重排位)。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樹林後的水轟五,小湯山航空博物館

全球最成功的水上飛機應該算是別裡耶夫的別-200。這是一款“噴氣式”的水上飛機,起飛重量42噸。因為設計之初想做為客機使用,所以機艙是可以加壓的。飛機採用了全氣密機身,理論上講在水面上漂一輩子也不會沉。這款飛機可以在水面起降,也可以像波音737一樣飛到萬米高空。

但是很遺憾,沒有航空公司購買這種飛機,所以後來被用於消防——水上飛機的特點是可以快速從湖面取水,加上這種飛機使用渦輪發動機,飛的快,所以葡萄牙、希臘、意大利、印尼都曾請它去滅火,“幫忙滅火”現在是它的主業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別-200

別裡耶夫設計局設計的最大的水上飛機是A-40,外號叫做“信天翁”。如果“地效飛機(地效艇)”不參與比較的話,A-40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水上飛機。這款飛機使用兩臺RD-36發動機,起飛全重達到了86噸,比波音737系列中最重的737-900還要重!A-40問世之後打破了140項世界記錄,使俄羅斯在水上飛機方面保持了全球領先。

但是,雖然在海洋救援和反潛作戰方面存在著很多優勢,A-40的民用(無論是運人還是運貨)卻依然毫無進展,A-40最終隨著前蘇聯走向了歷史。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別裡耶夫A-40

前蘇聯曾經相信重型水上飛機有著無與倫比的軍事價值,特別是在低空突防和快速佈署等攻擊性戰術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巨大優勢。他們認為 “從戰略高度”來看水面是“平整”的,而且近水面(或地面)飛行可以產生“地效”——氣墊船就是成功的案例。所以,前蘇聯曾經瘋狂地投入,甚至準備利用地效製造出2500噸的水上飛機!

很可惜,前蘇聯解體了,2500噸的水上飛機(地效翼)也胎死腹中。沒有強大經濟基礎的軍事項目耗費了前蘇聯太多的資金,最終把國家拖入了深淵。但是,前蘇聯另一個叫做“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設計的地效飛行器起飛重量達到了540噸,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水上飛機”。這個“到死都沒有解密”的怪物裝備了8臺噴氣發動機,被西方稱為“裡海怪獸”。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裡海怪獸,中間的圓筒是導彈發射筒

與“裡海怪獸”一樣,別裡耶夫設計局也有一個“黑海怪獸”,這就是它的VVN-14項目。VVN-14是一款起飛全重達到了52噸的地效翼飛行器,只生產了兩架原型機。現在,成為了殘骸的原型機被扔在黑海岸邊,給世人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照片。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黑海怪獸殘骸

我國也開展過地效飛機的研究,但是比較務實,只搞了幾款小型地效翼飛機。目前投入實用的叫做“信天翁5型”,在興凱湖用於巡邏。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基礎已經很雄厚,但是在真正的水上飛機方面,一直靠那4架水轟五撐腰。2009年,我國宣佈開展新型水上飛機的研製。2014年,中航工業西飛開始了鯤龍600(AG600)的零件製造。2017年,AG600在珠海試飛並於當年參加了航展。2018年10月20日,AG600完成了在湖北荊門機場完成了首次水上起降。

AG600使用了國產的渦槳6(WJ-6)發動機,這是中航工業在株洲自產的發動機。因為在運八型飛機上廣泛使用,較為可靠,所以也有人說AG600是“運八水上型”。這個其實並不重要,只要安全可靠就好。南海水域廣闊,有一款安全可靠的大型水上飛機支撐,國防會更加牢固。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我國的運八型飛機

全球研究水上飛機的國家並不多,除了蘇聯和中國之外,也就只有日本和加拿大了。日本現役的水上飛機叫做US-2,由新明和工業株式會社研製。該機裝備四臺羅羅公司的渦槳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43噸,主要用於反潛、巡邏和搜救。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日本海軍自衛隊的US-2

加拿大山林面積廣大,裝備水上飛機主要是用於消防。它的水上飛上飛機叫做CL-415,由龐巴迪公司研製,裝配兩臺普惠公司的渦槳發動機。因為考慮到從小河溝汲水的需要,所以體積不大,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8噸。如果火場離小河溝不遠的話,CL-415只需要五分鐘就能投一次水,效果非常棒!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CL-415執行任務

說起滅火,最後提一下美國。美國因為海軍太過強大,出門都是張牙舞爪,所以二戰之後就沒在大型水上飛機上下過功夫。但是說到飛機滅火,卻是武器精良,不僅有專門用於滅火的直升機,而且還把波音747改裝成了專門的滅火飛機!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S-64直升機正在汲水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美國,改裝後的波音747被用於滅火

給747改裝一下,裝個船型機腹,會不會變成世界最大的水上飛機呢?

(qinghangwang)

(旋翼機、固定翼、直升機相關圖紙、資料)

文章源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