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導致教師不敢管,家長不讓管,孩子不願管?

青年大學習


主要是法律規定了保護學生權益而沒有規定老師的管理權。



現在老師管理面臨一個尷尬的難題。學生調皮,如果老師管理了,家長理解還好班辦。如果家長不理解,家長會給老師造成很多麻煩。特別是老師說了學生、罵了學生,更不要說學生調皮,老師打了學生。只要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家長就有可能去找老師講理,甚至告老師。五蓮的楊老師就是一個好的證明。



而老師和家長的對決,受傷的總是老師。為什麼?就是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教育法》都規定了老師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就是家長維護自己孩子的法律保障。有次此保護,老師罵了學生、打了學生,家長告老師,老師一定輸。而法律對於老師管理學生的規定太模糊,沒有詳細的規定。這導致老師究竟該怎樣管理學生,如何管理調皮學生都是一個無法界定的問題。



幸好,現在教育部對於懲戒權已經有了規定。這將有利於老師管理學生,有利於學校的管理權。


初中人教版英語


【三大原因分析】我認為現在出現學校不敢管,家長不讓管以及學生不願管的現象是很尷尬,究其原因,個人看法分以下幾點:

1. 曾經嚴厲的教育政策和學校規定“去而難返”。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村裡唯一的一名老師很有聲望,也是教了我們父輩再教我們的,只要是孩子不聽話,他除了有嚴厲的教訓之外,還有讓學生們自備的人手竹片戒尺一條。受罰之後,學生無怨言,家長更支持老師的做法。然而當我上初中之後,學校就逐步要求禁止體罰學生,訓斥學生也要注意方法,慢慢老師就都換了“軟式”教育方法。從歷史根源來說,我認為自從教育政策和學校規定曾經的“人性化”慢慢導致了現在的“三不管”,學校不敢管,因為學校和老師失去了管的保障。

2. 獨生子女太“寶貝”。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有的甚至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這一個孫子或孫女,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裡面,孩子獨佔雨露,也容易恃寵而驕,家長生怕自己的“獨苗”受損,含在嘴裡怕化了,又怎麼能容許他人(學校和老師)嚴厲管理?更別說出一個什麼受傷或者更嚴重的意外了,所以學校的“硬”管理就更加隔靴搔癢,更別說嚴厲了。

3. 媒體引導的氛圍。近些年我們在報紙,手機上等等看到的有關教育的新聞,只要你稍微一想,是不是都是幾乎偏向於保護孩子一方的?只要老師稍微動手,基本上就要上新聞,甚至嚴重的情況上法院。這些媒體的“帶風向”唯恐天下不亂的情況,(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學校和老師管理適當),慢慢讓學校和老師縮手縮腳,不知如何下手,不知不覺間加深了教育和受教雙方的矛盾。

綜上所述,如果要真的做到學校敢管,家長讓管,甚至學生願服管,首先再次確定較嚴厲的管理政策和措施(政策和措施最好能得到大多數家長的意見共識,制定前多調研),然後“軟硬結合”,從政策和規定面進行制度保障。其次,家長應該支持,甚至可以在每次開學時簽署自願把孩子交給學校和老師管理的協議,當然也需要具有監督權,保持學教雙方管理透明,溝通暢通。

你是否贊同呢?

個人意見,共賞共鑑。


小毅談PMP


那裡出了問題,是領導出了問題,大家怕校鬧。和醫生怕醫鬧一樣,教師沒有安全感,領導怕出問題,就拿教師收拾,動不動就處理,開初,教師好欺,在他管轄之下,校鬧就不敢處理了,他們更怕家長告到上級,怕官帽子保不住。教師很受氣的。教師受的攻擊太多了,媒體要為教師伸張正義,至少不能讓人利用媒體攻擊教師。七十歲國家的生日過了,七十年成績很偉大,有的人娃娃考不好,就拿教師生氣,這不行。七十年成績很偉大,是以科教興國才有的,科學家都不敢忘教過他的老師,但老師還要受小家長的氣,受校長的氣。有人說考考考,學校的法寶。現在各單位也是考考考了。但是有人批應試教育,那麼多偉大的科學家,使我們的工業基礎那麼好,科技那麼好,科學家還不是老師數出來的,文化的傳承,科技的付承,還不是要靠老師。我最反對打擊老師,攻擊老師,汙隘老師。全社會都要保護老師,尊師重教。


鍾靈毓秀饒


導致老師不敢管學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挺複雜的。首先在於社會輿論、一些媒體,一旦極個別老師出現一些道德問題,或是老師嚴格管理學生出現的個別狀況,它們迫不及待地去挖掘,去報道,甚至無限地放大老師的負面影響,可真是“一竹竿打死一船人。”人們受其影響,對“師道尊嚴”產生了質疑,認為老師不再是“傳道授感”,受人尊重為人師表。其至有人不滿老師,師家關係緊張起來。老師也人人自危,不得不自保。當然,這不是普遍現象。

其次在於家長,一方面有的家長對老師產生不滿情緒,對老師有偏見,所以老師管理自家孩子,如果嚴厲了,他們會認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會認為老師故意為之,針對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家長過於寵愛孩子,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兒委屈。所以,老師對孩子管得過嚴,他們就不樂意了,有的還在學校鬧,鬧得不依不饒,沒完沒了。老師不怕才怪呢。

再者,一些人認為,只要孩子快樂就行,他學習好壞都無所謂。學生不好好學,作為老師肯定要教育他,批評他。受到批評的孩子當然不快樂了。看到自家孩子不快樂,一些家長也不快樂,就指責老師。老師見家長不願自己嚴管孩子,只好作罷。


小荷50089601



體罰和懲戒沒有具體的區分標準,很多人將懲戒誤認為是體罰。現在老師不敢管,家長不讓管,學生不願管的現象不在少數。原因是多方面的。

1.老師管的後果可能是丟工作。

五蓮二中的楊老師因為學生遲到、逃課用課本打了孩子幾下,結果差點丟了工作。如果不是媒體輿論的壓力,五蓮縣教育局不一定撤銷對楊老師的追加處分。

這就是管的後果。有人會認為楊老師這是體罰,的確很難界定,如果楊老師沒有管學生的心思,肯定不會有用課本打學生的舉動。只是她管的方法有些欠妥,或許不應該用課本打孩子。

2.家長不讓管。

現在的孩子大多比較嬌慣,家長自己都捨不得打罵孩子,哪裡有老師的份?

還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懂法律,以此來訛詐老師。孩子稍微有事就找老公理論,把《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不不準、六不》搬上桌面,找老師扯皮,賠償醫藥費、護理費、營養費、精神損失費……這一系列下來,老師就不用上班了。


3.學生叛逆。

現在很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光是不願老師管,家長管都不允許。前幾天有一個男孩因為家長輔導作業時被批評,離家出走。

上海某學生因為母親批評直接從橋上跳下去,高三孩子跳樓,這樣的事例層出不窮,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4.學校領導息事寧人。

老師如果因為懲戒學生(有的的確有體罰的嫌疑),造成後果的,領導絕對不會支持老師的行為,受處分的絕對是老師。安徽周老師還是因為正當理由與學生有肢體接觸,就被迫給學生道歉,最後甚至丟了性命。

其實,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家長的嬌生慣養,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別人說“窮養兒子富養女”,現在是“富養兒子富養女”。 甚至很多家長對男孩兒比女孩兒更嬌慣,有的男孩兒脾氣也比女孩兒更大,受挫能力還趕不上女孩兒。

如果不想社會被毀滅,不想家庭被毀滅,不想孩子的未來被毀滅,還是拿出正確的方法來管教孩子吧。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教育,關注孩子。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老師管的後果可能是丟工作。

五蓮二中的楊老師因為學生遲到、逃課用課本打了孩子幾下,結果差點丟了工作。如果不是媒體輿論的壓力,五蓮縣教育局不一定撤銷對楊老師的追加處分。

這就是管的後果。有人會認為楊老師這是體罰,的確很難界定,如果楊老師沒有管學生的心思,肯定不會有用課本打學生的舉動。只是她管的方法有些欠妥,或許不應該用課本打孩子。

中國當今的學校教育正面臨著尷尬的局面,我看到許多懂教育的人仁志士的評論非常中肯。

人民教育為人民,人民都應愛教育。十年十樹,百年樹人。教育是關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百年大計。

但是現在教育出現的問題,不只是學校教育內部本身的問題了。

學校教育,教師內部出現的個別教師的品質問題,有償補課問題等等,有各級教育管理機關的及時處理,該抓的抓,該判的判,該處理的處理…

但是,現在外部對學校,對老師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應有的範疇。

在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下,立法在保護教育,保護教師方面有些軟肋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在對學校和教師的安全保護上也被有心人鑽了空子。

大家都在擔心教育,但是誰也無能為力,教育要走上坦途,不是靠誰單一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解決。事實上,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絕大部分想法是一致的,都想把孩子教育好,否則學校早就鬧翻了天。大家都在負重前行,都在為孩子拼搏。至於那些不想讓老師管,自己也管不好的家長畢竟是少數,而孩子本身就是受教育者,他是否願意被管,取決於家長和老師。教育是國之根本,沒有必要因為眼前的霧霾就擔心一直見不到陽光,也不必因為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件而墜入黑暗的深淵。“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們要相信未來!教育的情況不可能一直惡化下去。


學緣課堂


“三不管”預示著“三種擔心”,折射出三種問題,提示著三種解決之道。

教師、家長和學生這種在教育領域始終存在的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排斥,既相互統一又相互矛盾的“三角”關係,是廣大的熱愛並關心教育的有識之士所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目前,在學校裡的確出現了一些問題,特別是題主所說的三種現象,這是學校教育所面臨的新出現的現實情況。

教師不敢管及其擔心。

對於個別的學生,因為星期天不做作業,老師僅僅只是讓她站立了幾分鐘,被其奶奶看到,於是,電話直接打到教體局。幸虧學生給老師做了證明,最後教師才涉險過關。

像類似這樣的學生,教師還怎麼管理?還敢於管理嗎?教師因為某個學生不學習而採取措施教育他,可能立馬被舉報,可能立即就會被處理。哪個教師不擔心自己的前途和聲譽?

家長不讓管理及擔心。

山東省五蓮楊老師事件中,兩個學生的家長就是這樣的人,楊老師管理(就是用書本敲打了兩個孩子幾下)他們兩家家的孩子,他們不願意。反映到學校和教體局,要求制裁認真負責的楊老師。

這樣的家長擔心什麼呢?無非就是恐怕孩子受委屈,擔心孩子被人欺負。

學生不願意讓教師管理及其擔心。

五蓮兩個學生遲到,老師讓他們站在教室門口思過。這兩個學生心裡不服氣,不願意聽從老師的教導。他們兩個就是擔心老師會繼續批評自己,於是,腦子一熱,跑開了。

從這些人的擔心可以看出這三種人存在的問題。

個別教師存在的問題。

靈活巧妙的課堂調控技術水平不是很高。不知道什麼樣的學生用什麼樣的法。

家長的問題。

家長過於溺愛孩子,不能讓孩子自己獨自經歷生活學習方面的點點滴滴。也就是說,不捨得放手。

學生的問題。

學生就要自覺自願地遵守服從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否則,這樣的學生就存在著諸多問題。

解決之道。

教師應該怎麼做。

教師如果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駕馭課堂的智慧,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能夠採取不同的措施,處理不同的學生,並且,讓每一個學生都心悅誠服地聽從你的教導。


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長應該明白,孩子早晚有一天都要獨立生活學習,家長該放手就放手。不要溺愛孩子,這樣做會害了孩子。

學生應該怎麼做?

作為一名學生,當然是一切行動聽從老師的指揮。凡是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做的學生,學習成績就非常好。這基本上就是一條規律了。

綜上所述:

教師,家長和學生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努力,不再出現“教師不敢管,家長不讓管,學生不願管”的現象。還學校教育一個和諧美好的氛圍!


中小學教育者


我是一個寶媽,家裡公婆都是老師,他們也會說,如今的世道變了,老師越來越難,為什麼現在負責任的老師越來越少,個人覺得有以下原因:

1.老師管後怕丟工作

現在孩子是越來越精明,自我保護意識很強,但是挫折教育和吃苦教育太少,老師稍微批評幾句就是玻璃心,會跟父母和老師鬧情緒,自殺跳樓都會來,所以,現在很多老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把課上好就可以了,想管但不敢管,管了之後,輕則處分,重則丟工作。

2.父母對孩子太驕縱

現在孩子基本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都是千依千順型,孩子在學校受一點傷,家長們馬上如臨大敵,又是去醫院,又是要賠償,弄的孩子老師心力憔悴,所以現在很多孩子都很自私,只想自己不想其他人,很大部分的原因是我們家長自己嬌慣出來的。

3.孩子不想讓人管

現在孩子都不願意人管,我還聽過一個小孩對媽媽說我是有人權的,孩子越大越難管一直是中國式父母面臨的問題,因為從小就讓其聽從自己所有的安排,就像《小歡喜》的方一凡和英子一樣,從小生活在爸媽的重壓下,等孩子長大了,叛逆期到了,自然是想要反抗的,所以,個人覺得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基本生活能力,讓孩子多接受挫折教育和吃苦教育很有必要。


陶寶麻麻0213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導致教師不敢管,家長不讓管,學生不願管?

中國當今的學校教育正面臨著尷尬的局面,我看到許多懂教育的人仁志士的評論非常中肯。

人民教育為人民,人民都應愛教育。十年十樹,百年樹人。教育是關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百年大計。

但是現在教育出現的問題,不只是學校教育內部本身的問題了。

學校教育,教師內部出現的個別教師的品質問題,有償補課問題等等,有各級教育管理機關的及時處理,該抓的抓,該判的判,該處理的處理…

但是,現在外部對學校,對老師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應有的範疇。

在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下,立法在保護教育,保護教師方面有些軟肋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在對學校和教師的安全保護上也被有心人鑽了空子。

在這種安全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不少教師採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該迴避就迴避的明哲保身態度,有些準則的尺子和尊師重教的天平不再平了,河南欒川常仁堯咬牙切齒打老師的視頻給了中國人民什麼啟發,如今的教育成功了嗎?

全國多處出現家長到學校鬧事,有些人有事沒事,一聽到學校出事就興災樂禍,有事無事罵罵老師變成一些人的樂事而不感到恥辱。

但有一點,不少有識之士,仁下志士所憂慮的,是中國的教育將何處去?不少人為後一代孩子們在這樣的氛圍中讀書,對孩子們的影響是多麼大呢!

人民的教育為人民,人民更要齊心協力辦好自已兒孫的教育,我相信,在黨中央和教育養的重視下,以法治國,更要以法治校,以法整治好中國的教育,讓中國教育走在陽光大道上。


黃爺30


總的來說,離不開三個層面,法律法規層面、教師層面、家庭層面。

一、教育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了老師不能做什麼,卻沒有告訴老師可以做什麼,尺度不好把握

不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還是巜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亦或是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十不準》等相關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但都沒有告訴老師,在孩子屢教不改時,應該怎麼做。

有人可能會說,除了不準做的,其他的自然可以了,但是有時你批評一下學生,他會說你侮辱他的人格;成績上不來,你指出了問題,或者要求學生怎麼去努力,他會說你涉嫌歧視,你說得清楚嗎?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長,夠你喝一壺的。這兩年,不是連成績都不敢公佈了嗎?這是什麼樣的玻璃心。

法律法規的宗旨保護孩子,這確實沒有問題,但是包裹得嚴嚴實實,其實也不見得是好事,溫室裡的花朵終究經不起風吹雨打。

主要是不管什麼事,只要換個角度,都能夠靠上不尊重學生的邊,都可以說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還怎麼管。

比如,總愛遲到,經常曠課,不痛不癢的批評兩句有用嗎?沒有用,關鍵還會影響整個班級風氣,但是一旦你讓同學站幾分鐘,就是變相體罰,雖然這種學生極少,但只要有一個就足夠了,難道要老師跪著求他不要來遲到嗎?不要曠課嗎?

多數情況下,老師很難把握好尺度,稍不留神,只要是師生髮生矛盾,學生一告一個準。大家忘了學生在教室罵副校長的事嗎?那位女副校長說,我就是不幹教師了,也不會慣著你。結果學生一點事都沒有,校長被撤職;還記得因為學生逃課,用課本抽打逃學學生的楊守梅老師嗎?雖然最後平反了,但是教訓確實深刻的,有幾個老師還敢輕易去管,稍微拿捏不當,吃不了兜著走。

那麼,我想問,有哪部法律法規告訴我們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該怎麼辦?沒有!這就是現實。

正因為如此,國家好像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巜人民曰報》才呼籲把懲戒權還給老師,國家也在積極制定方案,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出臺,我們拭目以待,但願能夠給老師指明一個方向,能讓家長、學生都能夠明瞭自己的權責範圍,能使幾方都滿意最好。

二、教師層面

因為見到了很多同行的案例,心也就慢慢涼了,沒問題的時候,誰都叫你大膽管,一旦出了問題,只有自己背,學校既不會為你站臺,教育部門更不會替你說話,儘快平息事件才是當務之急,犧牲你根本就不算什麼,只要輿論不再繼續發酵,就是最好的結果。老師嘛,人微言輕,誰管你的死活。

看得多了,自然就學乖了。所以,佛系老師也就順理成章的產生了,我教我的書,你睡你的覺,你嗑你的瓜子,與我何干?說我不負責任,是吧?沒有師德,是吧?那你告訴我該怎麼管?弄不好,輕則處罰,重則被家長打到住院,甚至抓你關到派出所去,這樣的例子還少嗎?老師的佛性,一些厲害的家長是功不可沒啊!

當然,我們也有些老師,對法律法規也不研究一下,更沒有虛心地向優秀的老師學習,管理方式簡單粗暴,難免就會鬧出一些問題。有的批評學生,沒有絲毫為人師表的底線原則,甚至是惡毒的謾罵;處罰學生也沒有絲毫憐憫之心,怎麼狠就怎麼來。

須知,教育孩子是要讓孩子成長,而不是在他心裡埋下仇恨的種子,沒有愛的教育,真算不得教育。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斷被曝光,這部分有心或無心的老師也是把老師的形象搞得轟然倒塌的“一把好手”!

我們也有對學生非常嚴厲的老師,即便偶爾動下手,學生也心服口服,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老師本身教學能力過硬,在知識上能使學生信服,在處事上又能夠以身作則,達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的高度,最關鍵的是有一顆愛孩子的心,絕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片雲去推動另一片雲。

三、家庭層面

我們有部分家長,太過蠻橫無理,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反正老師沒有權勢,不可能有特別的手段報復自己,於是怎麼能玩死老師就怎麼來,我就想問你們一句:如果老師有點權勢,你們敢這麼囂張嗎?

學生謊稱被老師罵了,也不進行調查,就把老師打到住院;孩子多次來遲到,被老師罰站幾分鐘,就可以動用權力將老師抓進派出所,當犯人一樣關押起來;一個小小的座位問題,都要要求優待,否則“嚴書記的女兒,你一個小小的老師也敢這樣對待,必須開除!”;還有制止男生打女生,周老師被打,被逼著賠償醫藥費,被逼著道歉,不堪其辱,最後一頭扎進江中,用生命來捍衛師道尊嚴!

這些不明事理的家長,也是把老師推向佛系的“英雄”,頗有點像近來香港一直鬧騰的黑衣黨。

綜上所述:大家都在擔心教育,但是誰也無能為力,教育要走上坦途,不是靠誰單一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解決。事實上,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絕大部分想法是一致的,都想把孩子教育好,否則學校早就鬧翻了天。大家都在負重前行,都在為孩子拼搏。至於那些不想讓老師管,自己也管不好的家長畢竟是少數,而孩子本身就是受教育者,他是否願意被管,取決於家長和老師。教育是國之根本,沒有必要因為眼前的霧霾就擔心一直見不到陽光,也不必因為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件而墜入黑暗的深淵。“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們要相信未來!教育的情況不可能一直惡化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