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經文|無苦集滅道,為四聖諦插上般若的翅膀

相傳釋迦牟尼佛初次講法,在鹿野苑對憍陳如等五個弟子講的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法。不過,一些研究經律的人又講,當年隨侍他的這五個人,看到釋迦拋棄了苦行,感到失望而離去。所以釋迦牟尼最初對他們首先是講了一番中道理論,把五人說服了,然後,才開始宣講四聖諦。

《心經》經文|無苦集滅道,為四聖諦插上般若的翅膀

四聖諦“苦集滅道”是小乘法的基本教義,依此法修行,可以證得阿羅漢果。這是從參悟苦相而起修的一種法門。

詩中雲“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語無二三”。從苦諦來講,凡是有為、有漏之法皆含有苦性。就身心所緣境界的順逆而言,總有三苦、八苦。

就三苦而言,身心所緣逆境時,本來正受苦惱,苦惱中又生苦惱,恰似屋漏偏逢連陰雨,這叫“苦苦”。身心所緣順境時,本來正在享受安樂,但安樂總會離散變壞,就像美味品嚐多了也會膩味。這叫“壞苦”。身有生老病死,心有剎那變異,身心總不得安寧,即名“行苦”。

就八苦而言,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盛熾盛八苦。

此外,外有寒熱飢渴等苦惱之身苦,內有煩惱之心苦。無論如何劃分,所有諸苦皆歸於“苦諦”。


《心經》經文|無苦集滅道,為四聖諦插上般若的翅膀


能夠覺照到世間之苦,便是苦諦成就。這時,自然就會產生疑問:這些苦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受苦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就是“集諦”,探尋眾苦所集之因。

前面曾說“在劫難逃”,實際上彙集眾苦的根本原因是以劫濁為基礎的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則有劫濁,染濁知見,便生貪嗔痴等煩惱,正是這些煩惱使眾生在生老病死的命運中沉浮輪迴,飽受諸苦。

在苦諦、集諦的基礎上,才會升起堪破生死輪迴,證滅無明惑業之心,這就是“滅諦”。

有了滅諦的心念,自然就會尋求滅苦的方法而生起向道之心,這就是道諦。

具體說來,道諦常指小乘法中的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些都是小乘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通過這樣的修行,就能滅苦,從而證得涅盤解脫。但這種涅磐解脫並不究竟。


《心經》經文|無苦集滅道,為四聖諦插上般若的翅膀


關於四聖諦,《心經》中雲“無苦集滅道”。也就是,在般若的空觀智慧中,照見了四聖諦的空相。

從究竟意義上講,四聖諦是真心自性中一念之所變現,雖然有法相,但自性本空。如果能覺悟到其自性空,則不修而修,自然成就滅苦之道,這就是般若智慧的妙處。

四聖諦本是小乘法,經由空觀智慧,插上般若的翅膀之後,該法便實現了質的飛躍,成為了大乘般若空觀智慧的法門。由此也可見, 法門的高下,是由心決定的,不是法門的形式決定的。

《心經》經文|無苦集滅道,為四聖諦插上般若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