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脫歐”話題 約翰遜向對手發難

緊盯“脫歐”話題 約翰遜向對手發難

10月22日,在英國倫敦,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議會下院發言。(新華社發,英國議會攝影師傑西卡·泰勒攝)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閆潔)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5日向最大反對黨工黨黨首傑里米·科爾賓施加壓力,要求後者就是否支持英國脫離歐洲聯盟向選民明確立場。

媒體解讀,約翰遜意在抓住工黨內部就“脫歐”事務的分歧,在議會選舉前打壓對手。

率先發難

隨著12月12日議會選舉臨近,久拖不決的“脫歐”進程成為影響選民投票意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約翰遜5日抓住“脫歐”做文章,向科爾賓發難。

他在首相辦公室當天公開的一封信中要求科爾賓表明工黨就“脫歐”所持立場。

“現在是你明確(‘脫歐’立場)的時候,”約翰遜說,“你是否認為應當尊重2016年全體公民投票結果、英國應當‘脫歐’?”

約翰遜追問,如果出現再次公投的情形,科爾賓是否會為工黨可能與歐盟達成的新“脫歐”協議宣傳造勢?

工黨的最新“脫歐”主張可以總結為:重新談判一份“脫歐”協議,隨後再次公投。工黨希望新政府組建3個月內與歐盟談妥“軟脫歐”協議,確保英國留在歐盟關稅同盟;科爾賓當選首相後半年內舉行二次公投,可能提供的選項包括是否支持“軟脫歐”協議和是否支持“留歐”。

科爾賓先前拒絕就是否會為可能達成的“軟脫歐”協議造勢表明立場。按法新社說法,多數工黨高層反對“脫歐”,稱將致力於讓英國留在歐盟。

結果難料

科爾賓當天批評約翰遜試圖綁架“脫歐”議題,進而在其他事務上施行“撒切爾主義”,把英國推向美國的經濟模式。

瑪格麗特·撒切爾1975年至1990年任英國保守黨黨魁,並在1979年至1990年任英國首相。她因提出的減稅、對抗工會、加強國防建設等一系列經濟、社會政策主張以及個人強硬的行事風格,被外界冠以“撒切爾主義”之名。

英國議會定於6日解散,隨後開始大約5個星期的競選。選舉結果定於12月13日凌晨揭曉。

英國輿觀調查公司5日發佈的最新民意調查數據顯示,保守黨獲得的支持率領先,達到38%;工黨次之,為25%。另外,自由民主黨所獲支持率為16%,脫離歐洲聯盟黨為11%。

雖然保守黨支持率領先,但不少媒體認為,鑑於保守黨在2017年議會重新選舉前同樣享有領先優勢、卻最終不得不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組建政治聯盟才保住議會多數的“先例”,這場選舉結果難以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