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真受氣:幾百億美國武器拖著不交付 有的整整17年還不退款

利刃/TONE

長久以來,美國的對日軍售都是以FMS(對外軍事銷售)的名義進行,這就導致了武器彈藥的定價權全部掌握在美國政府手中,日本不僅要"先款後貨",而且在價格上也沒有多少主動權。

但實際上,日本所要忍受的不僅是昂貴价格和提前付款,更常常無法按期收到武器彈藥:截至2018年底,日本方面未能收到共計349億日元的武器彈藥,涉及門類多達85項,其中海上自衛隊所需的導彈甚至已被拖延超過六年,只能靠"拆東牆補西牆"維持。

日本人真受氣:幾百億美國武器拖著不交付 有的整整17年還不退款

圖為正從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號準航母上發射的美製"海麻雀"防空導彈。

具體來說,在2016年到2018年的這兩年間,美國向日本"延期交付"的武器彈藥總額就已超過1417億日元,其中349億日元的武器彈藥是至今都未收到,效率之低下可見一斑。

而更匪夷所思的是,"拖拖拉拉"還並不是美國近年來才有的新情況,反倒是"常態":截至2016年,美國同樣有超過167億日元的武器彈藥未交付日本方面,而到兩年後這數字非但沒有減少,卻仍是擴大了整整一倍。

日本人真受氣:幾百億美國武器拖著不交付 有的整整17年還不退款

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2戰鬥機座艙,該機大量使用來自美國的子系統。

而除卻"交貨慢"之外,美國對日軍售還有著"退款慢"的額外特殊待遇——按照日美之間軍售軍購的慣例,如果美國無法交付合同當中列明的武器彈藥,則美國將最終退還日本預先付清的款項。

但事實是,日本向美國預付的武器彈藥款長期在美國手裡"滯留",且沒有哪怕一分一毫的利息,甚至還有美國拖延了整整17年,卻還未結清剩餘武器彈藥貨款的情況。

日本人真受氣:幾百億美國武器拖著不交付 有的整整17年還不退款

圖為日本陸上自衛隊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類似裝備非常依賴美國的零件供給。

從日本防衛省和自衛隊的角度出發,錢多錢少尚在其次,美國拖延交付裝備、彈藥和零配件的直接結果就是削弱了自衛隊的戰鬥力。除卻上文提及的海上自衛隊導彈要靠"拆東牆補西牆"填補空缺之外,航空自衛隊的F-2戰鬥機也出現了類似問題,其通信器材只能靠從退役的F-4EJ,以及長期維護的F-2同型機上"拆補";陸上自衛隊更有大量消耗品已經過期需要更換,但美國方面就是遲遲不交付,日本人也只能乾著急。

日本人真受氣:幾百億美國武器拖著不交付 有的整整17年還不退款

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35戰鬥機,其價格昂貴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

比單純身陷困境更悲慘的是,日本並沒有掙脫困境的方法:一方面對美軍購不是日本人說了算,想拒絕就拒絕的事情,美國的施壓總能讓日本就範;另一方面防衛省也好,財務省也罷,總希望日本自衛隊的裝備能和"駐日美軍"接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維護成本。

在外有壓力,內不願承受壓力的雙重限制之下,也難怪美國會如此"飛揚跋扈"地對待對日軍售,種種要求總能得到滿足了。

日本人真受氣:幾百億美國武器拖著不交付 有的整整17年還不退款

圖為公開展覽的陸上自衛隊M4A3坦克,該車源自美軍剩餘物資。

說到底,日本在上世紀初發動的對外侵略戰爭,也可以算是眼下這一切滑稽慘劇的根源:如果日本沒有對外侵略,最終"人心不足蛇吞象"對美開戰,也不至於被同盟國完全解除武裝,軍備重工業當場歸零;也不至於會有後來的美軍駐紮,乃至於自衛隊被迫接受大批美軍剩餘物資,繼而不會有今天這副慘狀……所以可以這麼說,現如今日本鬱悶也好,後悔也罷,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根本不值得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