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10萬學子留學海外,為何大多人都回國發展?

據記載清末民國時期,先後有近10萬名青年學子留學海外。跟現在大多留學生留在國外發展不同的是,那時的留學生大多數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環境,紛紛成為海歸,回國發展。據1937年的清華留美同學錄,在所載1152人中,學成回國者1131人,回國率高達98%以上。要知道那時候的中國還是一片凋敝,遠不如今天的中國這麼繁榮昌盛,為何會出現這樣反常的現象?

民國時期10萬學子留學海外,為何大多人都回國發展?

一、報效祖國,救國救民

清末民國是一個動盪混亂的年代,國家遭遇列強入侵,社會矛盾激化,所以很多有識之士紛紛出國尋找救國救民之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國、日本等列強國家都是他們尋找真理和救國之路的對象。留學就是為了學知識、長本領,回國工作,很少有人想到在國外發展的。大部分五四等進步青年留學是為了報效祖國,救國救民,留學後去向自然大部分都是回國,或是在海外從事救國運動。許多留學生後來都成為有卓著成就的科學家和國共兩黨的重要領導,為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如魯迅先生,早年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尋求學醫救國,歸國後成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民國時期10萬學子留學海外,為何大多人都回國發展?

二、留而優則仕

在科舉考試時期,學而優則仕是中國傳統士子的發展模式。晚清廢科舉後,讀書做官的傳統觀念仍被不少知識分子奉為圭臬,“留而優則仕”成為知識分子新的出路,1905年,清政府一面下詔廢科舉,一面下詔舉辦回國留學生考試。考試合格者分別被授以進士舉人等舊式出身。自1905至1911年,由考試入仕的留學畢業生總計在1400人以上。清政府的目的在於藉此籠絡人心,分化瓦解留學界的反清革命力量,清政府這一招確是吸引了大批海外留學生回國效力。

民國時期,國體政制除舊佈新,代表中國社會新思想、新潮流的留學生們迎來了他們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黃金時代。當顧維鈞正在美國埋頭撰寫博士論文之際,新成立的袁世凱政府即電邀他歸國擔任總統府英文秘書。像這樣的機遇一下子降臨到一個個青年學子頭上,恐不動心者少有。 據1916年留美歸國學生職業統計,在340人中,從政者110人。這110人中,90%以上在中央一級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門工作。只有8人“屈居”在省級行政部門。

民國時期10萬學子留學海外,為何大多人都回國發展?

三、國內待遇豐厚

許地山的小說《三博士》中,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留洋回來,假如倒黴也可以當一個大學教授。”這雖然是小說中的一句戲言,卻也是那時留學界情況的真實寫照。以胡適為例,當1917年北京大學聘書寄到美國時,他的博士學位尚未拿到。須知當年的北大,是全國鴻儒碩彥群集的“太學”。一個二十五六歲的“準博士”面臨這樣的機會,自然十分難得。

1922年中國實行新學制後,各類公私立專門學校競相升格為大學,一時間大學數量驟增,大學師資奇缺。各大學不惜以較高職位和薪金爭相延聘師資。教員待遇也是相當豐厚,1927年公佈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規定,學教員的月薪,教授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講師260元-16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與國民政府部長基本持平,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約為15元。以當時教授的收入水平,一年的工資,在北京買套四合院住是件很輕鬆的事情。

民國時期10萬學子留學海外,為何大多人都回國發展?

綜上所說,當時國內給予歸國留學生的待遇,遠超出於國外。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只能做一名二等公民,而回國後卻可以一下躋身於“高等華人”之列。兩相對比,孰優孰劣,是留是歸,這對大多數留學生來說,恐怕用不著遲疑,也無需彷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