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體系變革與“東方問題”的歐洲化

內容摘要:“東方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土耳其怎麼辦”的問題。19世紀以來,歐洲強國面臨著如何處置不斷衰落的奧斯曼帝國的難題。“東方問題”成為歐洲國際體系的一個黑洞,最終成為引爆歐洲體系“內戰”,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東方問題”並不是到了19世紀才產生的,奧斯曼帝國從15世紀就嵌入到了歐洲國際關係的演變過程之中,是歐洲最先面對的“他者”之一。18世紀中後期,西歐、北歐以及東歐次區域體系相互融合與擠壓,歐洲大陸體系與海外殖民體系相互博弈,奧斯曼帝國恰恰處於這種體系擠壓的切面上,被動地捲入到了歐洲體系之中。然而,拿破崙戰爭之後的維也納體系並沒有將“東方問題”納入其中,從地緣文明的角度,奧斯曼帝國並非歐洲一員,在主觀意識上,維也納體系的設計者也“忽視”了奧斯曼帝國。歐洲體系的變遷改變了“東方問題”的內涵,而“東方問題”也挑戰了維也納體系的僵化與狹隘。希臘革命之後,依靠維也納體系確立的通過會議體制解決爭端的方式就難以奏效了。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