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文丨圖圖爸爸

我們也都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人都是群居動物,不可能脫離其他人而自我的存在,這也就說明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進行一定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當然有一部分孩子,或許在小時候就擁有高情商,他們可以在任何團體之中游刃有餘的處理和別人的關係。

不過也有那麼一部分孩子會脫離於這些小組織、小團體,或許是他們內心不願意去和別人進行交流溝通,只願意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但是不管怎麼說,有些時候還是需要和朋友進行交流的,這時候他們的內心就會感到十分的痛苦。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我一個寶媽朋友,前陣和她在一起的時候,聊到孩子的問題,她告訴我她家孩子問了她一句這樣的話“媽媽為什麼別人都不太願意和我玩呢?你有自己非常好的朋友嗎?”

她覺得很奇怪就追問孩子,才知道,原來她家孩子在學校,沒有自己比較要好的朋友,經常都是獨自一個人活動。

後來仔細想想才發現,確實自家孩子的性格有些孤僻,平時在生活中也是不怎麼愛搭理人,也不太願意和別人溝通,如果別人不主動找他,他也不會主動去找別人的。

也許孩子自己發現了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才來詢問他的媽媽的。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01不同孩子之間也會有氣場差異,氣場相同才能被吸引

孩子一旦上了幼兒園之後,他們就會存在這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和其他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也會面臨一定的問題,孩子和孩子之間的性格差異也比較明顯。

而一旦進入幼兒園也算得上是一個小社會,不同孩子之間,他們的氣場也有一定的差異,只有氣場相同的孩子才能相互吸引,從而成為這一生的摯友。

有一部分孩子在小的時候一直生活在離家附近的小範圍內,從來沒有和其他人一起玩耍。有的時候和其他人進行交流溝通的時候,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礙。

尤其是孩子因為自身的原因,不願意去和別人交流,那麼對於他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進入到幼兒園,以及未來的學習生活不太願意去主動的搭理別人,而別人也沒有主動的去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團體之中,孩子就有可能孤身一人。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02孩子被小團體排斥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也都清楚孩子之間不同的差異就會造成一定的是非,有些時候並不是自己不能去融入這個小團體,而是因為自己被這個小團體排斥。

別人不願意和你一起玩耍,那麼就算是再主動,也不可能真正的去和別人交心、談心,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所以我們也應該清楚,我們都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喜歡我們,而孩子被小團體排斥也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作為父母我們在考慮孩子這件事情的時候,也不必大驚小怪的認為這種情況有可能對於孩子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如果利用平常心去對待,並不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導致別人排斥,那麼作為父母其實就可以給孩子另外的建議。

當然孩子是當事人,而被小團體排斥,父母也不應該去忽視他們,應該進行一定的引導讓他們的心理上變得更舒適。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03孩子被小團體排斥,父母不能忽視

試想一下,環境中你被別人排斥到底是怎樣的心情?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感覺到是真的鬱悶,或者是心情受到影響,但是之後我們一定要進行反省,同時思考有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1)孩子自我鞭策影響個人性格

比如說孩子如果一直在思考別人為什麼排斥自己,甚至將這種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就有可能對於他個人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

畢竟孩子的自我鞭策會讓他沒有自信、沒有想法、失去自己本身的風格,但是如果一味的將所有的過錯歸咎於自己的身上,真的對於他個人的性格成長好嗎?

可能答案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一味的去攬責任在自己身上,只會讓孩子的心理受挫,從心底裡,否定自己,並且讓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變得更加沒有自信。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2)孩子和其他人相處有困難

除了我們上面說的自我反省之外,有一部分孩子也會將原因歸咎於別人,這其實就是從另外一種角度去思考問題為何出現?

而一味的去怪罪別人,其實是會產生很多問題的,比如說被排斥的團體進行一定的談論,認為別人心理有問題,一味的去排斥新人,這時候就有可能導致自己的人品出現問題。

那麼我們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就有可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甚至沒有情商去和別人進行相處。

3)孩子精神壓力大

如果周圍所有的人都有朋友,而你自己一個朋友都沒有,那你會怎樣想呢?想必一定是非常難過的吧。

特別是身體出現一些其他問題,需要別人關心的時候,這種痛苦程度就更明顯。有些時候僅僅是一個行為就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孩子精神壓力大,各個弦緊繃,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現在出現抑鬱的孩子也越來越多,父母想要避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知道如何去幫助孩子調理情緒,讓孩子的精神壓力不那麼大。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有些時候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還是應該看孩子本身的性格,如果孩子屬於抑鬱的情況,那麼他就有可能被別人的行為情緒影響,這時候父母一定要進行引導,讓他們形成樂觀積極的心態。

如果孩子本身處理問題的能力就比較強,樂觀積極,那麼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相信他們也可以自行的處理,就不需要父母過分的擔心了,只需要給他們一個方向即可。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其實父母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04孩子被小團體排斥,父母態度很關鍵

⑴和孩子進行共情

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一旦孩子說出別人不願意和他玩的話語,就會讓父母想象到孩子身上是不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父母從一開始就認為自家孩子身上有問題,而不去思考孩子處於什麼樣的狀況。

有一些父母甚至還沒有了解清楚所有的狀況,就開始去指責孩子,這種行為其實是非常不正確的。

我們也希望家長在得知孩子的這番話後,一定要先進行了解,和孩子產生共情。只有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才能明白解決的必要性,一味的去從大人的看法之中找尋小孩子的想法,只會感覺幼稚、沒必要,這對於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⑵讓孩子明白自己身上的特質

人的性格可以分為粘液質、抑鬱質、多血質等,如果自家孩子屬於抑鬱症的孩子,情況確實在和別人進行交流的時候會有些吃虧,也有可能被小團體排斥。

而對於多學制的孩子他們十分的活躍,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方式去活躍於很多人群當中,這是他們自身的優勢。

一些孩子總是利用別人的行為、別人的成就去對比自己,這也是父母喜歡做的。長時間如此,不管是攀比,還是對比,都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我們一定要讓他們清楚自己身上的特質,明白他們是什麼樣的性格到底應該找尋怎麼樣的朋友?

而不是告訴他們如果沒有進入這個小團體,並且被小團體排斥就是自己的問題,這隻會讓孩子更加的自責。

有可能父母的一句話就會改變他們的交友方向,我們也希望父母可以明白孩子到底是處於怎樣的狀態。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⑶讓孩子找到一個朋友並且真誠的對待

所謂的朋友在於精而不在於多,在於質而不在於量,這是大家現在都懂得的一個道理,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和一個人玩耍,比不上自己和一堆人玩耍。

如果孩子本身就屬於比較內向的性格,其實和別人進行交流也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我父母就可以考慮讓他們找到一個適合朋友,並且是真誠的對待的朋友,讓這個孩子成為孩子的好夥伴,這種方式也會讓孩子在任何情況下有依靠有依賴。

或許朋友沒有多大的幫助性,但是有些時候可以讓孩子處於比較安全的狀態,認為自己是有朋友的。

“媽,她們不和我玩”,孩子被小團體排斥,影響很大,父母別忽視

★結語

被小團體排斥確實會讓自己的心情受到影響,而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也應該明白他們內心的這種情緒。

一旦孩子已經表現出來受這種行為影響的狀態,作為父母給孩子進行一定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

在引導的過程之中,也不能一味的去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是利用共情的方式去思考孩子的想法。

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朋友,或許可以不加入小團體,但是也不應該一直獨身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