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參加婚禮的時候,酒席上同桌的一個5歲大的孩子,很挑食,不喜歡吃青菜,還特喜歡吃酸辣豬肚,辣得大口噓氣,吵著要喝水,媽媽就哄著他說,先吃幾口青菜,吃了就不辣了。

於是,給孩子夾了一點剛上桌的青菜,吹了幾下遞給了孩子,結果孩子剛嚼了一下就吐了出來,把筷子一甩說好辣。

媽媽臉上有點掛不住,哄著孩子說水涼好了,喝了就不辣了。

喝完後,孩子還吵著要吃酸辣豬肚,媽媽就說了孩子幾句"等會還辣到了就活該",孩子立馬發脾氣,抹淚,吵著就要吃。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你再吵,就不要跟我坐了,去你爸那裡坐,看你還敢不敢鬧?"媽媽這句話一說,孩子瞬間不吵了,癟著嘴繼續抹淚。

好像,身邊挺多家庭都存在著這麼一種情況,孩子吵鬧時,媽媽管不住的就會抬出爸爸來,爸爸管不住的就抬出媽媽來,孩子立馬變乖巧。

這種現象,可以稱之為“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很多父母都認為在家裡孩子必須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

孩子有一個怕的人,是真的更有利於管教嗎?

果媽問了身邊好些家長,包括一些祖父母輩,發現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孩子在家裡有一個怕的人,管教起來會便利很多。

比方說:

孩子做作業磨蹭,各種藉口想逃避,只要說一句"你再不好好寫,等你爸爸回來,看怎麼收拾你",孩子就會安靜地做作業了,雖然寫起來,一樣磨蹭,但好歹動筆了。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孩子去商場,看上一款玩具,不買死活不走,一屁股坐地上,怎麼講道理都不聽,只要說一句"待會回去,衣服髒了,媽媽罵就別哭",立馬從地上起來。

孩子去做客,和小朋友玩得太嗨,很鬧人,叫他不聽,只要說一句"你不聽話,等會你爸來打你了",瞬間安靜不少。

諸如此類,生活中只要孩子不聽話,彷彿搬出那個在家裡扮"黑臉"的人來,比什麼都好使。

不可否認,這種家庭管教方式,確實見效很快,但畢竟,孩子之所以會變乖,是因為害怕而順從、屈服,當孩子長大後,有力量對抗了,就管不住了。

這種管教方式,只是方便了父母,卻會對孩子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坑害了孩子。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這些不利影響,家長不可忽視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兩個家長一唱一和,把孩子往套裡引,就猶如"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但是孩子內心受到的傷害,卻不是一個"甜棗"就可以撫平的。

1、孩子很難建立"平等對人"的心態

有怕的人,就有不怕的人。

孩子也是精明的,在怕的人面前,孩子會壓抑自己,假裝乖巧;而在不怕的人面前,就會越來越驕縱蠻橫,久而久之,很難建立"平等對人"的心態。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康康是家裡的獨生子,媽媽對他會比較寵溺,爸爸則比較嚴厲,所以,每次要什麼東西,都只敢悄悄地纏著媽媽買,各種磨人,在爸爸面前卻提都不敢提。

父母的分角色教育,也讓孩子學會了分角色待人,養成投機取巧的壞習慣。

2、孩子容易產生矛盾心理,父母威信力度降低

對待同一件事,父母截然不同的態度,會讓孩子陷入"手錶定理"困惑。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

因為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錶現象"。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尤其在家庭教育中一定不能前後矛盾。

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紅臉和黑臉,對教育孩子來說,就是一種雙重標準,當孩子自己都沒有判斷的時候,甚至可能不知道該聽誰的,父母的威信就降低了。

拿破崙在帶領隊伍的時候,說過這麼一句話:

"寧願要一個平庸的將軍帶領一支軍隊,也不要兩個天才同時領導一支軍隊。發命令的只能是一個人,而不能兩個人平起平坐,一個不服一個,這樣只會壞事,不會成事。"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3、破壞親子關係,孩子缺乏安全感

不管家裡誰扮演嚴厲的那個人,孩子因為害怕,自然會選擇更親近"對他好"的人,所以,很不利於親密親子關係的建立。

比如說:

父親唱黑臉,一般來說父親更加會傾向於忙工作,對孩子的陪伴本來就比較少,孩子自然會不喜歡跟自己"害怕"的爸爸相處,所以更喜歡粘著媽媽。

時間長了,在孩子的印象中,爸爸固定的印象就是嚴厲、不可親近,和爸爸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冷淡,甚至是抵抗叛逆。

母親唱黑臉,孩子天生就對母親有種依賴感和信任感,如果,母親對自己的態度一直是比較嚴厲和疏遠的,那麼孩子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4、影響孩子的個性發展,性格容易走極端

小雨爸媽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兩人就約定當孩子犯錯後,一個人負責批評,一個人負責打圓場。

一直堅持到了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有一天,媽媽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調皮搗蛋,甚至故意惹禍,一問才知道,原來小雨很羨慕好朋友有爸爸媽媽愛,但是自己卻只有媽媽愛,沒有爸爸愛。

媽媽跟他解釋,爸爸也是愛他的,小雨卻反問"那為什麼爸爸從來都沒有誇過我,只會罵我和打我",媽媽聽後竟然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父母的前後不一致態度,會讓孩子時而感受到溫和,時而感受到責罵,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波動不穩,在父母一方那裡過度乖順,所造成的壓力,很多時候都釋放到另一方身上。

當孩子習慣於從一方得到寵溺的時候,很容易形成依賴性討好的人格,甚至於走向極端耍無賴,又或者是軟弱無條件順從,這些對孩子個性的發展都會產生不良影響,不利於孩子日後的成長。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父母需要糾正"管教思維",這3招幫你更好的管教孩子

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刻意去唱紅臉黑臉,不僅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缺少很多快樂,也讓孩子失去了獨特的成長空間。

我們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更好的管教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好,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採用一種比較有效又不傷害孩子的方式進行。

1、建立父母"真正的"權威

真正的權威,不是用"嚴厲、打罵、恐嚇"等手段來使孩子服從,而是孩子從心底認可你的管教。

前提條件就是,尊重孩子,並贏得孩子的尊重。

當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充分的愛與肯定時,孩子對父母依戀與信賴感會增強,遇到問題也會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幫助,從而願意接納父母對自己的管教。

這時,父母在孩子心裡的健康的威信便產生了。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2、家長之間要統一教育戰線

心理諮詢師李曉煦參考《行為與習得》一書得出,黑臉紅臉與阻斷 (Blocking) 效應。

他表示:

不少家長獎懲孩子的時候會分工,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做錯事的時候,那個討厭的傢伙也在,就會受懲罰;做對事的時候,那個喜歡的傢伙也在,就會有獎勵。

家長希望孩子習得對錯與獎懲的聯結;孩子實際習得紅臉黑臉與獎勵懲罰的聯結。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

父母的一唱一和,反而會讓孩子學會察言觀色,孩子的改變行為,不是因為認識到了對與錯,而是根據父母的反應來逃避懲罰或獲取獎勵。

在這個過程中,規則和道理本身就被忽視了,所以,家長之間要統一教育戰線,更有利於管教孩子。

比如說,著名的演員黃磊就從來不贊成"一個紅臉一個黑臉"的教育方法,女兒多多做錯了事情,黃磊和孫莉會一起說她錯,她要是對了,也會一起誇她。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他說:"如果孩子知道父母有不同的立場,她就會鑽空子,知道爸爸這邊不行,就去媽媽那邊,這樣並不好。"

3、"溫和而堅定",有原則有底線

"溫和而堅定"是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常常提到的一個觀點,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大師科胡特的"不含敵意的堅決",即無論你怎樣,我都不會有敵意產生。

父母對待孩子,要想化解難管教的矛盾,首先就是要堅定,即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底線,不能一味遷就孩子,溺愛孩子,該立的規矩趁早立;

其次是溫和,無論孩子有什麼情緒或要求,父母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安撫好孩子後再來開導孩子。

如此一來,才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畢竟,情緒激動的孩子,是聽不進去道理的,而嚇唬式管教,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嘗試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去和孩子相處,你一定會發現,這會是比"紅黑臉"的反差刺激更能讓孩子認可和接受的一種方式。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才行?“手錶定理”告訴你,越怕越管不住

果媽結語

養育孩子從來不一件容易的事,教育孩子任何一種方法,有效還是無效,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家長的思維觀念,一個是長期的堅持。


我是兩孩媽媽 - 果媽,一直從事教育行業,正面管教踐行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及乾貨文,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贊,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1)

2)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