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您回家換件衣服再過來”,媽媽開家長會,卻被老師勸退回家

就閨蜜晴晴前兩天跟我說了一個窘事。因為晴晴本身就是在建築行業上班的人,所以是要經常下工地考量的。

前兩天去參加他們家小孩的家長會時,因為家長會開始的時間比較趕,所以晴晴就比較匆忙的從工地趕了過去。但是到了教室之後,小孩班主任欲言又止。後來終於忍不住對晴晴講:"天天媽媽,我知道您趕過來的比較匆忙。可以回去換一身衣服之後在回來參加家長會。"晴晴看了一下自己的裝扮,不僅頭髮有點散亂,同時身上很多地方都帶著灰塵。

這樣一個場合,這樣的服裝確實來參加的確不合適,於是晴晴連忙和老師道歉之後,在回家換衣服了。她到現在都很擔心,因為自己那一天的形象,會讓老師對天天的形象大打折扣。

“要不您回家換件衣服再過來”,媽媽開家長會,卻被老師勸退回家

我們都說,爸爸媽媽的影子是會影射到小孩身上的。小孩很多時候的性格和行為,都可以從爸爸媽媽的身上找到痕跡。所以說爸爸媽媽是什麼樣子的人,很大程度上小孩會和爸爸媽媽的形象是差不多的。

所以出席小孩的家長會的時候,是不可以馬虎應對的,但是也不需要盛妝出席。同時在家長會上面,談吐、言行都是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要不您回家換件衣服再過來”,媽媽開家長會,卻被老師勸退回家

同時服裝儘可能的簡潔大方,服裝和打扮,是可以看出一個人對於某一個事件的重視程度。如果你穿著拖鞋和沙灘褲去參加面試,就是等著被面試官趕出去的。所以參加家長會的時候,最起碼不能表示出對這個會議或者是其他人的不尊重。

出席家長會著裝要注意什麼?

1、 穿著隨意、邋遢

一個人的穿著,是可以反映一個人對於某個事情的態度。在家裡面穿著拖鞋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外面就不是這樣子的。特別是參加小孩的家長會,如果家長頭髮沒有梳好、頭髮散亂的就過來。

很容易讓老師認為家長對這個家長會和小孩的教育不重要。同時也會讓老師把這個評價附加到小孩的身上,老師和別人很有可能就會給你小孩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要不您回家換件衣服再過來”,媽媽開家長會,卻被老師勸退回家

同時穿著邋遢和不修邊幅的家長是老師很不願意碰到的。這一類家長平時在性格上就毛毛糙糙的,對待很多的事情都是抱著無所謂的一個態度。但是校方為了舉辦一個家長會,讓學校和家長建立一個合理的、有效的溝通渠道,是費了很大的心思。

家長如果用這一種態度對待的話,也會很讓學校和老師失望和心寒。所以家長要儘量換一身整潔、進行一些妝容上的小修整之後,再去參加家長會。

2、 服裝比較另類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是比較年輕的,受一些潮流文化的影響,所以這一類的年輕人往往在平時的穿搭上,是比較潮流的。但是有一些潮流服裝,可能在別人的眼裡就是比較另類的。但是這一類的服裝往往就是這一類人的日常打扮。

“要不您回家換件衣服再過來”,媽媽開家長會,卻被老師勸退回家

他們往往覺得,自己的打扮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去參加家長會的時候,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這樣的一套裝扮去參加。但是家長會是一個比較正式的場合,穿著太過於另類是比較招搖的,也會讓其他的家長對這種的行為不是很理解。很有可能會把這種不理解轉移到小孩身上去。

3、 妝容不合適

很多人可能因為一些皮膚的原因,或者審美的不同。所以在對於化妝的這一件事情上,每個人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化一些淡淡的妝,這樣人可以更自然一點。有的人化妝喜歡化濃妝,這樣妝容對於提升氣質有幫助。

“要不您回家換件衣服再過來”,媽媽開家長會,卻被老師勸退回家

但是不合適的妝容是不對的,特別是對於一些很濃很濃的妝容。畢竟學校的主要工作是對小孩進行教育和培養,並不是你個人展示的一個舞臺。

家長打扮如果太驚豔的話,不僅僅會給自己招來其他家長不能理解的眼光,同時也會讓自己的小孩承受這樣的一方壓力。所以化妝的時候,要儘量的追求淡妝、整潔、合適為一個標準。

4、 衣著合適

家長會是家長和家長之間、家長和老師之間、家長和學校之間建立溝通和聯繫的一個機會以及渠道。家長參加家長會,是來交流和分享教育小孩的經驗,並不是一個來展示個性和審美的舞臺。

“要不您回家換件衣服再過來”,媽媽開家長會,卻被老師勸退回家

穿衣風格上的不合適,可能會在家長中,引起不必要的一些看法和非議,並且有可能會附加在小孩的身上,對小孩產生不必要的影響。所以在穿著上是要大方、簡潔。家長會的主角,是自己的小孩。並不是家長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