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四川軍閥混戰,為什麼最終是劉湘勝出了?

司馬長史


川系的亂局,實際上從蔡鍔突然因病離川的時候開始便已經開始了,如果當時蔡鍔沒死的話,應該也不會有後來的亂局。

劉湘最終能夠打敗所有人,成為所謂的“四川王”,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和實力之外,實則也少不了蔣介石在背後的支持。

蔡鍔離川時,讓滇系的羅佩金代理四川督軍和省長,這等於是說將四川交給了唐繼堯,川系的人能對羅佩金心悅誠服?

顯然不能,即便劉湘當時只是川軍中的一個小旅長,也對羅佩金主政四川頗為不滿,憑什麼讓一個外人來當咱們四川的家?當他看到羅佩金奉行“強滇弱川”的政策,在人數上裁減川軍,在軍費上給川軍的錢也比滇軍少幾十萬之後,他更是氣得不輕。

劉湘一個小小的旅長尚且不服羅佩金,川軍中的師長、軍長便更不用說了,川軍第二師師長劉存厚聯合第二師打向了羅佩金,“劉羅戰爭”之後,羅佩金和滇軍被趕出了四川。

劉存厚心裡美滋滋,這下自己總算能當四川的家了。

可沒想到,川軍第五師師長熊克武不樂意了,所以他在唐繼堯的支持下又和劉存厚打了起來,唐繼堯也順勢將滇軍改稱“靖國軍”反攻劉存厚,劉當然打不過熊、唐,所以四川又落到了熊克武的手上。

這時候的劉湘在幹嘛呢?他在劉、熊之爭中有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當時,劉湘隸屬川軍第一師,第一師師長徐孝剛選擇了站隊劉存厚。

可是,在劉、熊開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徐孝剛卻突然請假養病去了,然後將第一師的指揮權交給了劉湘。劉湘像踩了狗屎運一樣,突然吃下了第一師這塊肉,將來他還會傻乎乎德吐出來還給徐孝剛嗎?

劉湘也夠狠,你徐孝剛不是站了劉存厚嗎?那我便站熊克武,等到我和熊克武打敗了劉存厚,看你還怎麼問我要第一師!

不過,他這一步走得也頗為謹慎,他拿到了第一師的指揮權之後,沒有急於幫劉、熊任何一方,而是躲在一旁觀望,等到劉存厚快輸了的時候,他這才急忙忙地跳了出來對熊克武嚷嚷說,我要“護法”,和你一起打劉存厚!

熊克武一看劉湘還挺識相,所以一高興之下便正式任命劉湘為第一師師長了,也不知道徐孝剛當時有沒有被氣得吐血。

熊克武這個四川督軍也沒當多久,川軍將領便又紛紛想著“倒熊”,為了讓劉湘也一起“倒熊”,他們還給了劉湘一個川軍總司令的頭銜。

劉湘一看機會來了,當然也不會錯過,好呀好呀,咱們一起“倒熊”。

不過,他嘴上雖然這麼做,可實際上他卻在“倒熊”派、熊克武和唐繼堯三方勢力之間左右逢源,狠狠地撈了一筆。

後來,熊克武想收買劉湘的參謀長陳能芳,反倒被劉湘給將了一軍,不論是陳能芳也好,是熊克武也罷,為此都很尷尬。

更有趣的是,在劉湘“倒熊”之前,曾經被熊克武打敗的劉存厚又跑回來了,又和熊克武幹了起來,所以熊克武的實力又遭到了削減,這也是後來劉湘能夠“倒熊”成功的一個原因。

隨後,他又和楊森、袁祖銘、鄧錫侯等人鬧翻,但是劉湘卻將合縱連橫、分化瓦解的謀略用到了極致,竟然反過頭來聯合楊森、鄧錫侯驅逐了袁祖銘。

後來,劉湘為了壓制川軍中的保定系,又向蔣介石投誠,竟將自己所部按照蔣的命令縮減成三個師,從而獲得了蔣介石的支持,他也因此得以在後來打敗楊森。

楊森一敗,在四川誰還有和劉湘爭鋒的實力呢?是劉湘的堂叔劉文輝。

劉湘從蔣介石發起北伐的時候開始便已經轉向支持國民政府,又屢次通電錶示擁護蔣介石,所以,蔣介石到底會選誰來主政四川便一目瞭然了。

劉文輝雖然是劉湘一手扶持起來的,但是他的野心卻不小,一直想當四川的家,然後帶著川軍走出去,可是劉湘又怎麼可能因為劉文輝是自己的堂叔而乖乖地將四川拱手相讓?在權力面前,即便是叔侄倆也得打一打!

不過,劉文輝在川軍中的威望到底不如劉湘,軍事能力也遜於劉湘,而劉湘又得到了南京的支持,所以劉文輝最後還是輸給了劉湘。

劉文輝一敗,劉湘也因此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徹底坐穩了“四川王”的位置,一直到1937年親率川軍出川參加抗戰,然後於1938年1月20日在漢口病逝。


吾與吾國


上世紀二三十後代,世界上軍閥最多的國家在中國,中國軍閥最多的地方在四川。城頭變幻大王旗,大家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年,甚至一二年。在四川,當時割據一方的地方軍閥,若不以大小論,成百上千也是有的,而且,名頭百出,花樣紛繁,就大派系來說,就出現過武備系、速成系、保定系、軍官系、九人團系,不一而足。

不但是這些大系大軍閥,那些小的更是不計其數,統治十數縣的,稱總指揮,統治幾個縣的稱師長、旅長,大大小小,爭鬥不已,將四川這個天府之國弄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在1934年的時候,劉湘力壓群雄,脫穎而出,被蔣介石任命為四川省主席兼剿匪總司令,一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四川王”。那麼,劉湘是怎麼最終勝出的呢?

劉湘,字甫澄,1888年出生於四川省大邑縣。劉湘出身於官僚地主之家,祖父是清朝的武舉人,父親是地主,家裡本來將他作為讀書人培養,希望他考取功名,謀個好前程,但遭遇清末亂世,四川如同化外之地,成了草頭王爭霸的疆場,劉湘從小習武,對槍桿子更感興趣,於是,劉湘16歲時,揹著父母考取了四川武備學堂,後進四川陸軍講習所進修,再升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因表現優秀,入新軍第十七鎮六十八標一營任排長,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辛亥革命後,劉湘的軍隊改編為川軍第一師。1913年,熊克武在四川發動“二次革命”,武力倒袁(世凱),劉湘時為營長,拒絕了對方的策反,死守駐地瀘州,最終擋住了熊克武的進攻,因功升第一師第三團團長。

1915年,護國戰爭爆發,蔡鍔率軍進入四川,劉湘受命堅守瀘州,川軍第二師師長劉存厚倒戈,偷襲瀘州,面對護國軍和倒戈川軍的雙重攻擊,劉湘各個擊破,先打敗第二師,逼其繳械,後主動進攻護國軍,將護國軍打隊上連連敗退,劉湘一戰成名,被袁世凱提拔為少將旅長。

後來,劉湘清醒地意識到,不能再為眾叛親離的袁世凱賣命了,當護國軍後來再次進攻瀘州,他便主動率軍撤退,讓出了瀘州。之後的數年間,他到處投靠大軍閥,1918年投靠了四川最大的軍閥熊克武的川軍,被任命為第二師師長。此後,劉湘有了自己的地盤,大力招攬人才,大肆招兵買馬,後任第二軍軍長,又在熊克武的支持下,打敗了大軍閥劉存厚,隊伍擴充到八萬多人,劉湘也成了一個不小的軍閥了。

1924年,北洋政府任命楊森為四川軍備督辦,楊森異軍突起,成為了最大的軍閥。第二年,楊森在四川全面清剿其他軍閥,2個月佔領四川72縣,控制了大半個四川,劉湘也連連敗北。在此生死攸關之時,劉湘靈活的腦子發揮了作用,他多方聯絡四川實力派軍閥劉成勳、劉文輝、賴心輝等人,組成反楊討伐軍,通過誘敵深入和策反楊森部將,竟將楊森打敗,逼著楊森淨身逃出了四川。

1926年,廣州革命政府北伐,劉湘接受革命政府的改編,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軍長。蔣介石發動清黨,他也表示擁護,被蔣介石任命為第五路總指揮,後將另一由友變敵的劉文輝部擊敗,兵力猛增至12萬人,真正成為了“四川王”。於是,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便任命他為四川省主席。


帝國的臉譜


劉湘之所以能打敗楊森、劉文輝等一票川中軍閥,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總能在關鍵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選擇正確的站隊。即便偶爾也有錯誤判斷,也能及時調整,讓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而反觀他的對手們,大局觀要差遠了。

四川軍閥混戰起源於護國戰爭,當時川系軍閥的兩個大佬是熊克武和劉存厚。他倆其實都是同盟會成員,但熊克武親滇黔軍閥,劉存厚親北洋政府。所以這個時期的混戰,實際上是北洋政府和滇黔軍閥主導的混戰。而四川軍閥被迫要選邊站,要麼支持北洋政府的代理人劉存厚,要麼滇黔軍閥的代理人熊克武。不能搞牆頭草。

其實從這就可以看出,川軍內戰看似是四川軍閥混戰,但各個軍閥背後都是有川外大軍閥的支持。哪個川系軍閥傍的大腿粗,往往就會在混戰當中佔有主動權。

在這一時期,劉湘還只是小弟,沒有成為頭牌軍閥。他當時的大哥是熊克武,並且還是熊克武的頭號小弟。

民國十年,熊克武在劉湘、但懋辛、劉成勳等人的支持下,擊敗了劉存厚。成為四川軍閥的唯一老大。劉湘由於在打敗劉存厚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被熊克武推舉為川軍總司令兼四川省長。

此時的劉湘可謂是風光一時,旗下統轄八萬大軍,實力與熊克武不相上下,堪稱是川軍新生代軍閥中的槓把子。


但是劉湘畢竟還是太嫩了一點,由於他的勢力急速膨脹,因而被熊克武所忌憚。為了麻痺劉湘,熊克武主動讓賢給劉湘,推舉劉湘為川中老大。

然而這只是熊克武以退為進的策略,目的就是讓劉湘掉進他設計好的陷阱裡。果然,當時還太嫩的劉湘不出意外的中了計,被熊克武暗中拆臺,被迫下野。

劉湘辭職後,也暗中部署人馬,準備把熊克武打垮。但是劉湘的部署還沒有完成,他手下的楊森就率先對熊克武開戰了。這一次戰爭在歷史上被稱為川軍第一、二軍內戰。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熊克武軍中擔任旅長的劉伯承在戰爭中大發神威,以一個旅的兵力擊垮了楊森兩個師,配合主力部隊,打得楊森直接投靠了北洋大佬吳佩孚。

事後,劉湘被迫解除所有職務,回到了鄉下老家避嫌。此時的劉湘,可謂是他一生當中最低谷的時候。而這一切,就是被楊森那個豬頭給拖累的。



不過劉湘的這個低谷期也沒有持續太久。由於熊克武一派在戰後因為賞罰不均,導致熊派內部內訌不斷。直系大佬吳佩孚見有機可乘,就出錢出槍,支持當時依附在自己門下的楊森和早已經下野的劉存厚殺回四川,起兵討伐熊克武。

至劉存厚兵敗後,吳佩孚一直就想再次殺回四川,只不過沒有機會。但是這次熊克武集團的內訌,給了他一個天賜良機。

為了徹底打垮熊克武,吳佩孚親率大軍趕到湖北宜昌前線督戰,並且還電請劉湘出山協助自己。劉湘也不是給臉不要的人,便隨即宣佈出山,起兵協助吳佩孚。

由於強敵壓境,再加上直係軍閥的干涉,熊克武便只好宣佈下野,偷偷去到廣東尋求孫中山的支持,並在孫中山的支持下,又率部殺回四川。不過由於沒打贏,只得灰溜溜的退出了四川。他的這次退出,是永久性退出。此後的四川軍閥混戰,與他這個老牌軍閥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

熊克武被擠出四川后,被直係軍閥控制的北洋政府任命楊森為四川省軍務督理,劉湘為川滇邊防督辦,鄧錫侯為四川省長,劉存厚為川陝邊防督辦。原本只是師長級別的楊森和鄧錫侯等人也開始成為了獨霸一方的大軍閥,與劉湘平起平坐。


不過,由於楊森是吳佩孚的代理人,有直系給他撐腰。因此楊森此時的地位是比劉湘要高一點點的。


劉湘畢竟是做過大哥的人,楊森這個曾經是他小弟,現在抱上吳佩孚粗腿就敢爬到了他的頭上撒歡的人,他豈能忍?

於是從民國十四年開始,劉湘就如同當初的熊克武一樣,推居幕後,在暗中發展倒楊森的勢力。

劉湘在倒楊聯盟形成規模後,便致電北京北洋政府,要求將楊森調到北京任職。當時北京政府已經是奉系執政了,楊森知道自己去北京肯定是被軟禁的下場。因此便故意賴著不走,主動挑起戰爭,決定以武力打敗劉湘集團,統一四川。

這一戰,楊森先是大勝。但是劉湘也是早有準備,他一方面聯絡黔系軍閥袁祖銘,讓他出兵攻擊楊森的後方,另一方面暗中收買了楊森手下的王纘緒反正,導致楊森大軍全面崩潰,再次逃到湖北投靠吳佩孚。

然而歷史再再一次重演,由於倒楊聯盟分贓不均,劉湘和貴州軍閥袁祖銘鬧掰。為了驅逐黔軍,川軍二流軍閥鄧錫侯、田頌堯等人電邀楊森回重慶主持大局。劉湘見自己勢單力薄,便和楊森宣佈和解,共同驅逐賴在四川不走的黔軍。

劉、楊二人合力驅趕黔軍出川后,劃分勢力範圍。楊森控制川東,劉湘控制川南,勢力不相上下,兩人彼此都想吃掉對方,但也都吃不掉對方。

然而正當兩人都在積蓄力量,企圖吃掉對方的時候,卻爆發了一件大事件,打斷了兩人的夢想——廣東革命政府宣佈誓師北伐。


前面說過了,川軍內戰雖然看似是四川軍閥內戰,但其實各個軍閥想要立足,必須要有川外大軍閥的支持才行。國民黨北伐,一路勢如破竹,兵鋒直指武漢,打得北洋軍節節敗退,四川軍閥都是看在眼裡的——誰的大腿粗,一目瞭然。

因此就在北伐軍進逼南京的前夕,四川軍閥紛紛投機革命,派代表與北伐軍聯繫。國民政府為了拉攏川軍,便派代表入川,晉封楊森、劉湘、賴心輝、劉成勳、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七人為國民革命軍軍長。四川軍閥見大勢所趨,遂集體表示服從國民政府的領導,全部加入了國民黨。

不過,歸附國民政府並沒有改變四川軍閥混戰的局面。因為北伐戰爭結束後不久,國民黨自己就開始內戰了。川軍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也是積極的選邊站,繼續混戰。

第一次混戰是楊森、劉湘、鄧錫侯、劉文輝四人大戰。起因是武漢國民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分裂,南京的蔣介石忽悠楊森和劉湘去打武漢國民政府。劉湘長了心眼,他就沒出兵。楊森是記吃不記打,一而再,再而三的中招,傻乎乎派兵出川。結果被葉挺率部一個反擊,損失了大半人馬。

就在楊森率殘部回川時,劉湘乘機派兵擋住了他的歸路,不讓他回川。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劉湘還沒有得意多久,他的老巢也被鄧錫侯和劉文輝給圍了。於是劉湘和楊森和解,兩人回師攻打鄧錫侯。經過兩人的合擊,才算是化解了這一次危機。

第二次混戰是楊森和劉湘的混戰。這一次大戰也是蔣介石造成的。當時楊森剛剛聯合劉湘打退鄧錫侯,回到四川屁股還沒坐熱,被北伐軍打敗的下野閒人吳佩孚來投奔他。由於此前楊森兩次下野都是投靠吳佩孚,吳對他也都都很好,所以此次吳佩孚來投,楊森對吳也是投桃報李,很是照顧。結果由於事情洩露,被蔣介石知道了。隨即蔣介石下令免去楊森的一切職務,讓楊森下野。楊森手握兵權,當然是不答應了,所以蔣介石又讓劉湘打楊森。

劉湘得到蔣介石的電令,沒有親自出馬,而是收買楊森手下的四個師長倒戈,導致楊森軍中爆發了內戰。

雖然最後倒楊聯軍被楊森擊潰,劉湘借四部倒楊的目的未能達到。但劉湘坐收漁利,得到了楊森手下範紹曾的一個師,以及楊森在長江北一線的所有防地。(範紹增就是著名的傻兒師長)

楊森勢力大挫後,劉湘成了唯一的老大。他與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協議,搞了一個川康裁編軍隊委員會,由他擔任委員長,劉文輝為四川省政府主席,鄧錫侯、田頌堯為委員,負責全川的裁軍工作。(其實這個裁軍也是在響應國民政府的號召,當時全國都在裁軍)

但是,由於劉湘等人故意把川軍其他各部屏之於外,想借裁軍之名打壓其他軍閥。因此當裁軍的協議簽署後,被排除在外的將領紛紛表示不服,這些人在楊森的主導下,成立了一個國民革命軍同盟各軍軍事委員會,簡稱為“八部同盟”。由楊森擔任主席,李家鈺和陳書農擔任副主席,共同對付劉湘。

這八個軍閥開了一次大會後,決定組成聯軍向劉湘進攻,發動“下川東之戰”。

這一戰,劉湘和劉文輝大敗楊森聯軍。楊森率餘部逃入李家鈺的防區。劉湘則連克梁山、忠州、萬縣等二十三縣,盡收楊森下川東防區,收編了楊森近三萬人,勢力大振。

八部同盟在反劉湘失敗後,決心報復,共推李家鈺為總指揮,決定不惹劉湘,兵分三路進攻劉文輝在資中、內江的防區,發動“上川東之戰”。這一戰又是劉文輝部大勝,勢力大增。此後四川便進入了“二劉”時代。

這個時期的劉湘和劉文輝各自擁兵十萬,相互都吃不掉對方,於是雙方都把目光盯到了四川省外,在外面找靠山。當時正是中原大戰,川外有蔣介石、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四大軍閥。

劉文輝眼拙,先是傍李宗仁的大腿,後來又傍馮玉祥和閻錫山大腿。總之就是所有大佬全抱一遍,就是不抱蔣介石的大腿。

而劉湘則是老謀深算,他堅定的抱的蔣介石大腿,只擁護蔣介石一人。結果當中原大戰蔣介石獲勝後,劉湘因為兩度擁蔣,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和支持,而劉文輝兩度失算,被蔣介石視為眼中釘。雖然劉文輝因為手握手握大軍,還能保住四川省政府主席一職,但他已經被蔣介石視為要消滅的異己了。

民國二十一年,劉湘在得到了蔣介石的武裝支持後,決心與劉文輝開戰。在開戰前,劉湘盡力拉攏和收買川軍將領,壯大自己的陣營。並且還利用劉文輝與田頌堯、鄧錫侯的矛盾,拉攏二人反對劉文輝。當一切都準備好以後,雙方正式開戰。

民國二十一年十月,二劉大戰正式爆發。這是民國四川軍閥規模最大的大混戰。戰線綿亙千餘里,川北、川西、川南都是戰場。戰火紛飛達一年多,四川大小軍閥,楊森、田頌堯、劉存厚、李家鈺、羅澤洲、鄧錫侯等部均捲入其中。雙方總計投入兵力約三十萬人,死傷約六萬餘人,耗資五千萬元,四川人民的慘狀可想而知。


戰爭的具體過程省略,反正結果就是劉湘取得大勝,但顧念叔侄之情分,不忍置劉文輝於絕路,將川西南的雅安、滎經、天全、蘆山、寶興、名山和洪雅等縣劃給劉文輝,讓他在西康一隅有個立足之地。

而劉湘則佔有川東、川南、川西地區的八十餘縣,軍隊擴展至二十餘萬人,登上了四川霸主的寶座,從而結束了長達十七年的四川軍閥混戰歷史。

總的來說,劉湘能最終取勝,靠得就是他的大局觀和眼力勁。川中軍閥普遍“短視”,經常抱錯大腿。但劉湘不同,他總是能在川外大軍閥中找到真正的大腿,並緊緊抱住,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

比如西安事變時,很多軍閥都以為蔣介石必死無疑,公開的宣稱應該處死蔣介石(比如韓復渠),其實這是很短視的行為。而劉湘就很聰明,他一直都堅持擁護蔣介石。即便蔣介石逼他裁軍,要剝奪他的四川王,他表面上也是舉手表示支持,不會跟蔣介石直接硬鋼。

不過湊巧的是,就在川軍裁軍會議的第二天,盧溝橋事變爆發了。既然日本鬼子打進來了,也就不可能再裁軍了。於是劉湘便號召川軍出川打小日本,他本人帶頭出川,病死在武漢,沒有死在四川老家。也算是用實際行動完成了自己的承諾。


Mer86


劉湘這個人,有點像《上海灘》中的丁力,見風使舵,城府極深,這也是劉湘能最終在軍閥混戰中取勝的原因。

說起川軍,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川軍在抗戰鬥爭中顯示出的強大斗志,而在軍閥混戰時期,四川像極了一碗大鍋飯,魚龍混雜,各方勢力犬牙交錯。而川軍,就像香餑餑一樣,北洋政府、軍閥勢力各方都想拉攏,而劉湘,就是在這個大環境夾縫中一步步勝出的,今天,小雪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軍閥戰爭時期的四川歷史。

正確站隊,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做牆頭草,有獨到的戰略眼光,這就是劉湘,一個從小弟長成的軍閥頭子

據歷史記載,從護國戰爭起,川軍有存在著兩股軍事勢力,一個是親北洋政府的劉存厚,一個是親滇黔勢力的熊克武,而劉湘,此時還是熊克武手下的一名小將。

民國十年,也就是1911年,熊克武擊敗了他的對手劉存厚,而作為他手下的得力干將劉湘推舉為川軍總司令。

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川軍總司令,統領8萬軍隊,可謂風光一時。而此時的劉湘,心智並不成熟,政治是無情的,很快,他就被熊克武用計下野了。

在下野以後,劉湘並沒有因此沉淪,他想暗中把失去的東西奪回來,可他手下的楊森,卻是個急性子,首先挑起了對熊作戰,戰爭的結果是,楊森被劉伯承的一個旅給打敗了,自己投靠了北洋政府。

而後,劉湘為了避嫌,回到了農村老家。

一個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野心這個東西對於一個戰士而言,可謂魔力無窮,協助吳佩孚主力,把熊克武趕出了四川,之後,劉湘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所成長,後來,逐漸成為稱霸一方的軍閥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楊森和熊克武的手下,因為賞罰問題出現矛盾,於是,想重新反熊,這個時候,吳佩孚借有機可乘,就幫助了楊森討伐熊克武。

劉湘被吳佩孚邀請出山,再一次走向了軍事領導崗位,後來,熊克武兵敗,引咎辭職。

而此時,楊森已經從劉湘的部下變成了他的長官,這怎麼能忍?城府很深的劉湘又想幹掉楊森。可是經驗老辣的楊森又怎麼會坐以待斃,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個時候爆發了第二次北伐戰爭。

而楊森是怎麼被劉湘幹掉的,這還要歸功於蔣介石,這是蔣介石授意的。後來,楊森也兵敗垂成,劉湘就成為了四川霸主。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在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四川地區的軍閥數量最多,軍閥混戰的次數也最多。


從清朝滅亡,一直到劉湘名義上統一四川,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面,川軍內部爆發的混戰次數多達470多次。


川軍混戰的次數之所以這麼多,主要是因為川軍內部軍閥派系眾多,這些派系之間互不統屬,即使是劉湘名義上統一四川之後,劉湘的嫡系部隊也沒能超過川軍總軍隊人數的一半。因為四川地區的軍閥形勢複雜,劉湘能夠在如此眾多的軍閥中脫穎而出,同他的個人能力肯定是分不開的。

劉湘出生於四川的地主家庭,從小便受到過良好的私塾教育。在劉湘16歲的時候,清朝廢除了科舉制度,劉湘只能放棄了考取功名的想法,棄筆從戎考上了四川武備學堂。


1910年劉湘被保送到了四川講武堂學習,畢業後的劉湘成為了川軍中文化水平較高的一名軍官。在辛亥革命結束後,大部分軍校出身的將領都獲得了快速升遷的機會,劉湘依靠著敢打敢拼的作戰風格,從川軍中逐漸脫穎而出。

到了1915年護國戰爭時期,劉湘已經成為了川軍中的主力團長。蔡鍔率領護國軍入湘的時候,劉湘帶領軍隊充當鎮壓護國軍的急先鋒,因此受到了袁世凱的嘉獎,獲得了陸軍少將的軍銜,並且被升任為旅長。


劉存厚和熊克武爭奪四川地區控制權的時候,劉湘先支持劉存厚,後來又轉投到熊克武的帳下,被熊克武委任為第一師師長。


劉存厚失敗後,劉湘分到了七個縣的地盤,成為了川地比較有實力的軍閥。

唐繼堯北上失敗後,劉湘被熊克武委任為第二軍軍長,此時的劉湘已經擁有數萬大軍,成為了四川地區舉足輕重的大軍閥。熊克武率部退出四川后,劉湘被眾人推舉為四川省長,正式成為了川軍首領。


到了1929年,劉湘通過下川東之戰擊敗了楊森,為統一四川掃清了一個大障礙。


楊森戰敗之後,劉文輝和劉湘之間的矛盾激化,在1932年劉湘和劉文輝大打出手,第2年劉文輝的勢力退到西康,劉湘形式上統一了四川,成為了真正的四川王。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湘堅持擁護團結抗戰,主動率領川軍主力開赴抗日戰場。1938年年僅50歲的劉湘因病去世,在臨死的時候劉湘留下了:“敵人一日不退中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的遺言。


劉湘去世之後,四川地區的軍閥勢力分裂更加嚴重,川軍的主力部隊大多都被蔣介石兼併。

從劉湘統一四川的歷程來看,劉湘能夠在20多年的軍閥混戰中脫穎而出,主要有兩個關鍵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劉湘的資歷比較老,劉湘在辛亥革命時期就已經是營長,護法戰爭時期就已經是旅長,因為劉湘的起點比較高,一些後期之秀根本沒有能力和劉湘競爭。


第二個原因是劉湘的眼光獨到,劉湘在每一次混戰爆發後,都能夠找到合適的盟友,戰爭結束後都能夠擴大自己的勢力,從這一點來看,劉湘的政治眼光可謂是非常的獨到。


歷史總探長


劉湘成為四川王,“神仙兵”功不可沒,不過後來卻敗在開國元帥手下。

民國時期,劉湘是四川最為強悍的軍閥,被稱為“四川王”,手下還有一支“神仙兵”,一度稱霸四川。可是後來劉湘卻敗給了紅軍。

劉湘原來是蔡鍔的手下,憑藉著軍功,一路做到旅長,後來進入四川。四川當時整天軍閥混戰,動盪不安。但是劉湘憑著高明的軍事領導能力和左右逢源的關係,硬是把四川各路軍閥統一起來,成了“四川王”,總督四川軍務。

說起劉湘的發跡史,不得不說一個叫劉從雲的人。劉湘本人文化程度不高,雖然念過私塾,但是一直很迷信。而劉從雲也是把自己打扮成道士,似乎掐指一算便能算出未來。劉湘見到劉從雲的時候竟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將其奉為座上賓,還給劉從雲修建了豪華府邸,贈送轎子。

事有湊巧,劉湘自從結識劉從雲之後,可謂是步步高昇。每次打仗,劉從雲都要給劉湘軍隊算卦,卜算出師時間、敵軍方向等。而劉湘的軍隊也經常打勝仗。就這樣,劉湘逐漸掌控四川全局,成為四川實際的統治者,劉湘對劉從雲也更為倚重。

劉湘還專門給劉從雲一支部隊,劉從雲用慣用的神棍伎倆包裝這支軍隊,把這支軍隊打造成“神仙軍隊”。實際上,這支部隊是吸食鴉片,對士兵確實有精神上的刺激作用。而且當時中國較為落後,封建迷信思想嚴重,劉從雲的對手聽聞“神仙軍”的大名,思想上先有了膽怯。所以劉從雲的部隊經常打勝仗也就不足為奇了。

劉湘、劉從雲的“神仙兵”對付舊軍閥可以,但是他們碰到紅軍就不靈了,尤其這支紅軍隊伍的領導者還是日後成了開國元帥的徐向前。徐向前當時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直接威脅到了劉湘的統治地位,這位軍閥頭領自然不會容忍紅軍在自己的地盤上活動,於是便出動了“神仙軍”進攻徐向前部。

面對紅軍隊伍中對“神仙軍”的擔憂問題,徐向前首先開會解決士兵的思想問題。徐向前問大家有沒有見過神仙、有沒有見過刀槍不入的人,士兵都回答說沒有。既然沒有,那就是神棍騙人的把戲,於是紅軍戰士解除思想負擔,積極備戰,連續三次擊敗“神仙軍”,樹立了紅軍的威望。此後在一系列戰役中,徐向前多次打敗劉湘,在川陝站穩了腳跟。而劉從雲從此再也不敢胡亂吹噓,甚至閉門不出,老實了很多。

劉湘和劉從雲開始的時候能夠成功,原因一方面在於當時中國生產力不發達,思想落後,所以能夠佔得優勢。另一方面也與劉湘個人的軍事指揮能力強有關,與劉從雲的把戲其實關係並不是太大。但是劉湘後來的對手是徐向前,徐向前可是黃埔軍校畢業的高材生,而且信仰堅定者,軍事能力強。劉湘與這樣對手過招,不敗才怪呢。不過在後來的抗戰中,川軍團為抵禦日寇幾乎全軍覆沒,在民族大義面前劉湘和川軍團是好樣的。

參考資料:《劉氏家族:稱霸四川二十年,堪稱一部軍閥史》


冰哥聊史論古今


四川這個天府之國,在民國時期最著名的,既不是風景,也不是美食,而是無休止的軍閥內戰。從1912年一直到1935年,歷經23年大小軍閥的400餘戰,堪比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終於才分出了勝負,有了大體的眉目,“面帶三分憨相”的劉湘勉強勝出,當上了四川省主席。

劉湘(1890年5月15日——1938年1月23日),字甫澄,又名元勳,出生於四川大邑縣安仁鎮,人稱“四川王”。

1911年辛亥革命前後,四川總督趙爾豐積極捕殺革命黨人,後來被革命黨抓住後,直接砍首示眾。從此,四川開始熱鬧了。

1915年護國戰爭爆發,護國軍進入四川,劉湘負責守衛瀘州。川軍的第2師師長劉存厚,宣佈支持護國運動並直接出兵攻擊瀘州,劉湘頓時處境就危險了。可是,出乎意料,被人稱為“劉莽子”的劉湘,竟然擊敗了劉存厚,守住了瀘州城,被困境中的袁世凱大為嘉獎。

但是,劉湘在撈夠好處後,並沒有死傍著袁世凱,而是在各方勢力中左右逢源,瞅準事機,時而背叛一方,時而倒戈一方,滑頭至極。

1925年,軍閥楊森的勢力異軍突起,成為當時川中最強大的一派軍閥。劉湘在楊森的攻勢下,節節敗退,人馬只剩下不到三萬,地盤也急劇萎縮,按理說,劉湘已經沒有了勝算。但是,老辣的劉湘好比是不倒翁一般,靠著敏銳的嗅覺和手腕,聯合其他的大小軍閥,共同對付楊森。

除此之外,劉湘還向貴州軍閥袁祖銘求援,拉起了八萬多人的“反楊大軍”。然後,首戰告捷,擊潰了楊森的先頭部隊,從此扭轉戰局,最後徹底擊敗了楊森。

1932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劉湘為第七路軍總指揮,下轄共計六個師。本來,劉湘貌似可以問鼎四川的大位了,可是,突然殺出的劉文輝,成為他最強勁的對手。

1932年下半年,劉湘所部全線出擊,四川境內“二劉爭霸”正式開幕了。戰爭初期,劉湘出師不利,陷入了苦戰和危局。隨後,他很快調整了策略,故技重施,開始聯絡鄧錫侯和田頌堯等川中實力軍閥,一舉擺平了劉文輝。

1935年12月,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劉湘為四川省主席,劉湘終於在激烈的角逐中勝出。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全國各地紛紛支持張楊二人,包括有山東的韓復榘、廣西的李宗仁、廣東的李濟深等,當然,也包括四川的劉湘。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劉湘公開支持抗戰,而且旗幟鮮明,態度堅決,他表示:四川可以出兵30萬,壯丁500萬和糧食1000萬以上。或許,劉湘也意識到,自己多年打內戰不光彩。在此民族危亡時刻,他要藉此洗刷自己的汙點,打出川軍的血性。

之後,劉湘按照南京政府的部署,將川軍編製成為第22和第23兩個集團軍,血氣方剛的率軍出川對小日本作戰。

1937年11月23日,劉湘在前線視察要趕赴上海作戰的川軍部隊時,胃病突然發作,吐血不止,嚴重到昏迷無知覺的程度,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雖然脫離危險,但病情一直反覆。

1938年1月20日,劉湘在漢口病逝,走完了自己複雜而又傳奇的一生。

據《抗戰期間各省歷年實徵壯丁人數統計表》顯示:

全面抗戰的8年期間,四川一省總計徵召壯丁2578810人,居全國各省之首,佔到全國同期實徵壯丁14050521人的1/5;出川將士的陣亡人數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餘人。

川軍先後有6個集團軍,另外還有2個獨立軍和1個獨立旅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

除了以上的統計外,再看看劉湘在逝世前留下的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文史不假


從1913年,孫文號召全國“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開始,四川軍閥就連續不斷地發生混戰,一直混戰到1933年。在前後20年的時間裡,大型的混戰有21次之多。在所有的這些混戰中,劉湘都參與進去了。最終,劉湘打敗四川各路軍閥,基本實現了對四川的控制。

(劉湘舊照)

那麼,在20年的漫長歲月裡,四川軍閥以及打到四川來的外地軍閥多如過江之鯽,為什麼卻是劉湘最終勝出呢?劉湘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一、依附中央政權。

劉湘成功的最大秘訣,就是與中央政府保持密切聯繫,極好地依附了中央政權,找到了一個強大的後盾。

劉湘最初依附的是袁世凱。雖然孫文號召“二次革命”,並且蔡鍔發動護國戰爭,並一直打到四川。不過劉湘多次與護國軍作戰,與反袁勢力作戰。這讓他獲得了袁世凱極大的青睞。

“二次革命”開始之前,劉湘還僅僅是個營長。兩年多的時間,1915年,劉湘已經被袁世凱提拔為師長,晉銜陸軍少將,躋身將軍行列。

雖然袁世凱很快在稱帝后,便因為全國人民的一片罵聲,只當了83天皇帝就絕望去世了。但是劉湘已經擁有了不小的實力,成為四川一方不可小視的諸侯。

後來,當四川只剩下劉湘和劉文輝兩股最強大的勢力爭鬥的時候,劉湘當時之所以能夠打贏,也是因為他依附蔣中正,獲得了蔣中正中央政府的支持,而且蔣中正還派軍地幫他打仗,給他提供了不少便宜。最終,劉湘把劉文輝攆到西康一帶,獨霸四川。

這其實表明了劉湘有一種清醒的認識。他知道,光靠四川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是做不大的。依靠四川實現全國統一,是不容易的,必須依靠中央政權。

(袁世凱稱帝)

二、以自我為中心。

劉湘身在四川一眾軍閥之中,他沒有自己絕對的立場,也不迂腐。他一會兒聯合這個軍閥打另一個軍閥,一會兒又聯合另一軍閥打這個軍閥。也就是說,可能現在是你的朋友,轉眼就成了敵人,接著又可能是朋友。

比如,四川軍閥剛開始混戰的時候,劉湘依附袁世凱,打擊熊克武。但是,後來,當川滇黔軍閥呂超打進來的時候,他又聯合熊克武,打擊呂超。

劉湘之所以這樣,看的全都是自己的利益。只要是有利於自己的,他都聯合。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讓他常常能處在不敗之地。

三、張揚四川意識。

劉湘後來之所以能夠逐漸做大,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張揚四川意識。

也就是說,雖然川軍內部也在打仗,但是,當川外的軍閥試圖打進四川來稱王稱霸的時候,劉湘總是號召四川的軍閥聯合起來,把外地的軍閥打出去。

比如前面我們講到的,1920年,劉湘聯合熊克武,打川滇黔軍呂超。1926年,劉湘又聯合楊森把黔軍袁祖銘打出去。

威信。雖然劉湘所建立的威信,還不具備絕對的實力,但在所有四川軍閥中,他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

(熊克武舊照)

四、具有民族大義。

劉湘之所以在打敗劉文輝後,便結束了四川軍閥之間的混戰,從此成為四川的老大。除了當時蔣中正政府對他的支持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日本人打進中國來的時候,他堅決主張抗日。

說起來,當時日本人雖然打進中國來了,但是戰火併沒有燒到四川這塊土地上。如果劉湘明哲保身,保存自己的實力,不出川抗戰,別人也把他沒辦法。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號召四川的各路軍閥,把槍桿子一致對準日本人。當時劉湘前後組織了350萬川軍出川抗戰,人數位居全國各省之首。

這一點,體現了劉湘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清醒的認識,體現了他具有民族大義。而正是這一點,讓他後來形象煥然一新,在四川具有了極大的威望,獲得了川人以及四川各路軍閥的擁戴。

最終,劉湘“出師未捷身先死”,也算是雖然生得不偉大,死得很光榮。


張生全精彩歷史


劉湘於1933年通過二劉之戰擊敗么爸劉文輝統一四川。在戰前,劉文輝坐擁20萬大軍,是川中第一豪強,劉湘只有數萬兵力,完全處於下風,那麼劉湘是如何擊敗劉文輝的呢?

劉湘,字甫澄,四川大邑人。年輕時投筆從戎考入軍校,進入川軍後通過二次革命中的瀘州之戰一舉成名。隨後劉湘異軍突起,通過在熊克武、劉存厚、劉成勳等軍閥混戰中的縱橫合縱脫穎而出。

隨後在與楊森的較量中,劉湘抓住楊森內亂的機會一擊而中打垮楊森,成為川中實力最雄厚的軍閥。劉湘躊躇滿志,重用神棍劉從雲、經濟專家劉航琛等人將防區治理的井井有條,還建立了號稱海陸空神四位一體的強大軍隊。

但大幹一場後的劉湘卻發現,有一個人已經在悄無聲息的發展中逐步壯大,實力甚至已經在自己之上了,他就是劉文輝。

劉文輝字自乾,四川大邑人,是劉湘的叔叔(么爸),故川中也稱劉文輝為劉么爸。劉文輝自保定軍校畢業後在劉湘的介紹下進入川軍當兵,憑藉出色的能力和劉湘的照顧在川軍中平步青雲。

1927年,劉文輝坐上了27軍軍長的位置,成為川中實力派軍閥。他與鄧錫侯、田頌堯等保定系同學同氣連枝、互相照顧,逐步成為四川內戰後期的主流勢力。

隨後劉文輝通過拉攏、賄賂等方式大挖其他軍閥牆角,兵力如滾雪球般迅速膨脹,到二劉之戰前夕,劉文輝坐擁20萬大軍,成為川中實力最雄厚的軍閥。常以曹孟德自居的劉文輝躊躇滿志,準備統一四川進入逐鹿中原。

但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文輝成功於自己挖牆腳的策略,卻也敗在了這個政策上面。由於對劉文輝頻繁拉攏自己兵將不滿,劉文輝的盟友、鄧錫侯、田頌堯皆與劉文輝反目。最終,劉湘團結了鄧錫侯、田頌堯、劉存厚、羅澤洲、楊森、李家鈺等川中大小軍閥聯軍討伐劉文輝。

在與田頌堯的較量中,本來同氣連枝的兩股部隊不願開戰,導致場面一團混亂,劉文輝無能無力,在劉湘的攻勢下節節敗退。1933年,劉文輝宣佈下野,劉湘統一四川。

劉湘擊敗叔叔後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劃出兩縣之地作為劉文輝的防區。抗戰時期,劉率軍出川馬革裹屍,劉文輝再度崛起,一度坐上了四川省主席的寶座。

我們看到,劉湘能擊敗劉文輝的原因是他團結了川中其他軍閥,而劉文輝年輕氣盛,不懂收斂,是他失敗的根源。


林屋公子


劉湘何許人也,先看看他的簡歷吧。

最簡單的,他是民國時期四川的軍閥,國民革命軍的一級上將,四川省主席,這還不算,他還是重慶大學的第一任校長。

劉湘的豐功偉績

劉湘在民國時期也可以說是一個頗有聲望的人物,尤其在四川地區,在抗日戰爭中,他也是建功頗豐,比起一些投降派,他也是適時的表現了自己的骨氣。即使是身體條件不允許了,他還在努力的抗戰。

在早年時間,他們曾經響應孫中山,和袁世凱進行對抗。後來到了民國四年的時候,他又在護國戰爭中表現非凡。

艱難的四川鬥爭

劉湘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說,為人也是多有正面評價,但是四川的局勢真的並不是靠他的正氣就可以維持的,於是在四川之地,也有著長時間的軍閥割據。

在此期間甚至有不少人對於劉湘的地位產生了威脅,而劉湘的命也是被不少人惦記著。而且四川的局勢也著實是十分的混亂,身在其中,往往一步不慎,滿盤皆輸。而劉湘呢?其實說真的,他的實力在四川還遠遠沒有達到可以問鼎四川的地步。




在此期間,他運籌帷幄,在四川的眾多強者之間採取了各種手段,後來也是因為劉湘的正確指導,還有著些許運氣成分,再加上劉存厚拉攏,劉湘開始在四川站穩了。後來他們逐漸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強大,在四川劉湘也就不可動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