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在群里说正事

手机人人有之,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群,小学同学群,初中同学群,高中同学群,大学同学群,小区业主群,公司群,学生群,各种爱好群,在群里,聊的热火朝天,似姐妹似兄弟,似人生中的贵人,似神交已久的良师益友,

可当我们满怀期待走出来,坐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陌生的让人尴尬,不知如何开口。

比如小区业主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话题都有人聊,特别是刚入住的那几年,话题的焦点基本就是物业的服务问题,在群里吐槽的义愤填膺,说的头头是道,恨不能灭之而后快。每天都在重复,每天都在发泄,等到终于有人组织向物业讨说法的时候,大家在群里也是积极响应,有的说晚上要加班,实在赶不回来,不过会让老母亲去呐喊助威;有的说时间能不能调一下,今晚有饭局;有的说在外地开会,一定会在精神上给与支持;有的说临时加班,赶不回去;有的说,不需要谈,直接把办公室砸了。结果,去的人寥寥无几,连物业办公人员都笑话。

千万别在群里说正事

第二天,群里依然热闹非凡,那些没去的在群里指责那些去了的“应该这样说,不应该那样说”“应该强势一点,绝不让步,你们太好欺负了,人家说啥就是啥。”由于没去的人占多数,于是群里就群起而攻之,把那些去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人好好的批评教育了一番。

大家在群里俨然就是一个斗志昂扬团队,可是也仅限于这个群而已,所有的谩骂和攻击,指责和委屈也只是在这个群里而已,仿佛这就是一个发泄的地方,反正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知谁的底,大家想说啥就说啥,不用负责任,至于抱怨的问题,习惯了也就不是问题了。

人到中年的时候难免会想到过去,想到那些形形色色的小伙伴,于是同学群就会时不时的热闹一阵子。大家在里面忆苦思甜回忆曾经点点滴滴的趣事,有些是记忆犹新的,有些是被人提醒才恍然大悟的,有些不想被提及的事情也会被抖落出来,比如曾经被某同学打了一顿,或者给女同学写过情书,有时候聊着聊着也可能在群里吵起来“出去混了几年都不会说家乡话了,拽什么拽”“你不就有辆车吗?老子在城里还有几套房呢,就你那二货样跟老子比钱,也不撒泡尿照照”“信不信老子立马叫几个人过去收拾你”。

千万别在群里说正事

也会聊着聊着就想聚会的,结果时间是迟迟定不下来,这个说应该定在过年,那个说应该定在暑假,还有的说哪天都行,反正我就在家里。定来定去结果不了了之,热度已过,这个群可能一年二年三年都没人说一句话,就算有人说话,也是要帮忙给投票的。如果有幸有三五人小聚一下,见面的时候也和群里不同,说话小心翼翼,打扮的人模人样,饭局的气氛也没群聊热闹。无非借着酒劲说“喝啊,装啥装。”

掩饰是每个人的本能,如果有一层面具,谁都可以暴露本性,比如假面舞会,和你牵手的那个人也许是你平常连看都不敢看的人;比如蜘蛛侠,面具下无所不能;比如群聊,好似戴了一层无形的面具,在群里也许是挥斥方遒指点人生之人,可在现实中可能是个扶不上台面的阿斗。

千万别在群里说正事

同事之间,无非萍水相逢,交情不深,上班的时候也是各自为战,到了晚上,在公司群里就是另一番模样,你会发现群里的活跃份子可能是上班时从不和女士说话的那个人,在群里就不一样了,谁都敢撩,撩的让你以为跟真的似的,还期待着第二天能吃到他送的爱心餐呢,结果人家若无其事,就当自己说的是一场梦话而已,只不过听的人认真了。

公司群里也会讨论老板,就像学生群里讨论老师一样,拿出来的全是缺点,毫无人性和优点可言“一天到晚就知道加班”“一年到头也不出去团建”“一天到晚就知道布置作业”“一年到头都在比考试分数”“公司也不搞文化活动,天天死气沉沉的”“老师只看重学习,完全不把我们的爱好放在眼里”“只看业绩,又舍不得给经费”“天天给我们画饼,说未来如何如何,股份如何如何,结果2个月的工资都没发”“数学老师一天到晚板着脸,我们欠他钱吗?语文老师天天傻呵呵的,我们跟她很熟吗?体育老师牛气哄哄的,动不动就罚我们做俯卧撑,自己挺着个大肚子,也不知道害羞。”

千万别在群里说正事

次日上班见到老板的时候还是会点头示意“老板早”,上课的时候还是会毕恭毕敬的站着说“老师好”,至于昨夜的发泄已经彻底遗忘了,毕竟新的一天开始了,要铆足了劲用心干用心学,给老板或老师一个好印象。

如果把群聊看作新陈代谢的话,其实每个人都有,有的快有的慢,我们都需要一个出口去呐喊,开心也好,痛苦也罢,只要喊出来就舒服了,多喊几声就更痛快了。

如果有事千万别在群里说,说了也没人理你,就算你有心@ 某一个人,别人看见了也可以视而不见;如果无聊就在群里闹腾闹腾,比较无聊的人又不止你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