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在後世文人的口誅筆伐之中,後梁皇帝朱溫作為一個嗜殺、昏聵、荒淫的昏君形象被後人所流傳認知,而作為一個如此暴躁的昏君,《五代史闕文》裡卻有著這麼一段有意思的記載:


全昱,梁祖之兄也。既受禪,宮中開宴,惟親王得與。因為博戲,全昱酒酣,忽起取骰子擊盆迸散,大呼梁祖曰:“硃三,汝碭山一民,因天下饑荒,入黃巢作賊,天子用汝為四鎮節度使,富貴足矣,何故滅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稱王稱朕,吾不忍見血吾族矣,安用博為!”梁祖不悅而罷。——《舊五代史》

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朱溫登基之後,在一片喜樂融融的宮宴氣氛之下,廣王朱全昱喝醉酒後,對著如今的皇帝朱溫就是一頓猛轟開炮,將朱溫批得體無完膚,目瞪口呆,讓我們看看廣王罵得是否有理。


揭老底:

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汝碭山一民,因天下饑荒,入黃巢作賊。
第一句話就讓朱溫坐不住呀,這是把老底兒給揭了,要知道當年朱溫在黃巢軍一直混到了高層,後來看情況不對才投降了朝廷,這種牆頭草的行為在任何時代都是受人鄙視的,而朱溫本人自然也是對此諱莫如深,誰要是提及其曾經投降的這段不光彩的經歷,這不啻於帶血揭皮,讓其難受萬分,按常理暴躁的朱溫肯定殺人的心都有了,畢竟當年李克用也只是酒醉說了幾句話,結果是,河東軍最後在汴梁上源驛留下了數百顆腦袋,才逃出生天。


忘恩負義:

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天子用汝為四鎮節度使,富貴足矣,何故滅他李家三百年社稷。朱溫起家靠的就是唐朝朝廷委任其的宣武軍鎮,其後來在不停地擴張之後,逐漸形成了四鎮節度使,並獲封王爵之位 ,成功來之不易,但這還與唐廷傾力扶持有著巨大的關係,若非唐廷的扶持,有意將之打造成一個能夠與河東軍相持橫的藩鎮,朱溫在那個群雄環顧的河南道很難站穩根基,而朱溫最終卻用弒君屠戮皇族來回報了唐朝對其的恩情,太不厚道。

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吾不忍見血吾族矣,這是朱全昱的一句氣話,通俗講就是,你朱阿三這麼壞,要遭報應的,我們這幫人,也倒血黴了,要跟著你被牽連,在朱溫登基大寶,眾人彈冠相慶之時,朱全昱能夠清醒地預見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

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然而朱溫是怎樣表現的呢,梁祖不悅而罷,作為一個皇帝,不開心,結果呢,也不玩了,走了,後果很不嚴重,為什麼呢?朱全昱是他大哥呀,而且是他不敢也不好意思得罪的大哥。


父死,長兄為父


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攜養寄於蕭縣人劉崇之家。——《舊五代史》



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在古代,父死則長子就成為了家裡的頂樑柱,作為老大的朱全昱自然成為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幫扶寡母,照顧幼弟,在那段年幼喪父的日子裡,朱溫頭上的那片天主要是大哥幫著撐起的,縱使其長大,成為大人,成為流寇盜賊,成為天下懼怕的梟雄,成為九五至尊,在他哥哥眼裡,其依然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做得過分了,訓斥其幾下,也很正常,朱溫自然也知道,因此其很無奈,雖然不爽,但忍了。

留家的人


黃巢因之,起於曹、濮,饑民願附者凡數萬。帝乃辭崇家,與仲兄存俱入巢軍,以力戰屢捷,得補為隊長。——《舊五代史》

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當黃巢起義之時,朱溫和二哥朱存兩人拋家入夥,而家裡的老母只剩下大哥來照顧,家裡出了兩個賊寇,在黃巢軍隊南遷之時,朱溫的老母、大哥,肯定沒少面對下來調查的唐朝官吏,你家那兩個最近有沒有消息呀,有消息第一時間報告,記得哦,這些驚怕、騷擾,威脅。


及溫領鎮於汴,盛飾輿馬,使人迎母於崇家。王氏惶恐,辭避深藏,不之信,謂人曰:“硃三落拓無行,何處作賊送死,焉能自致富貴?汴帥非吾子也。”——《舊五代史》


從朱溫母親驚慌失措、落荒而逃的樣子就可以看出,朱溫和朱存的離開,給這個家庭一度帶來了多麼大的災難,讓一個老人看到官兵臨門,第一反應就是跑路躲藏。
然而這麼多年,雖然艱難困苦,這一切卻被朱全昱一個人承擔下來了,不埋怨,不吭聲,用自己的力量把家撐起來。
朱溫在外面闖蕩,留下的爛攤子都是大哥在收拾,而老母能夠活著等到起衣錦還鄉,和大哥的照顧,肯定離不開,大哥在家替自己盡孝多年,吃了多少苦,好意思為這點兒事跟大哥翻臉?


就剩這一個哥哥了,悠著點吧


朱溫有兩個哥哥,二哥朱存,然而二哥在黃巢軍進攻廣州之時,不幸戰歿了,如今作為骨肉血脈,自己就這一個老哥哥了,就算哥哥再說醉話,畢竟在宮裡,家宴又都不是外人,由他去吧。

細看梟雄朱溫的另一面孔,一個沒有脾氣、非常恭順的小弟弟


而作為朱溫的親哥哥,終其在世之時,朱溫都對朱全餘相當不錯,也使得其大哥一脈的孩子們都被寵上天了,胡作非為,無法無天,最終朱友貞繼位,在其大伯父去世之後,才開始亮出了屠刀,將這些不良子弟,整天想著造反的王爺們,屠得一乾二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