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strong>

我想,每一次看完戲,心中都是上圖這個表情吧。

兩場戲看罷之後,一位90後的戲迷朋友在朋友圈發了兩個字:“失落……”。

另一位朋友發的是:“每次看完火丁的戲,都滿足而悵然,是人生珍貴的記憶又添了一幀,是人生美好的部分又被拿走了一點。嗯,莫忘莫失。 ”

特別理解。但心中暗喜:你們也有這一天,哼。

哦,不,應該是: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想當年,我也曾滿足而悵然。到如今,我也顧不得這些了。生活啊,工作啊,都還都在,看個戲也不是昇天就不回來了。

也有冷靜派是這麼感嘆的:“發聲位置還是不科學呀,回來之後嗓子完全啞掉了。”

不知道的以為是去上海唱戲去了,實際也是去看戲的。

教授的學生都唱那麼好了,看了教授二十年,喊了二十年好的觀眾,也沒見有長進。對此,我只想回四個字“好好練功”,又怕隔著網打過來。

<strong>

我想,每一次看完戲,心中都是上圖這個表情吧。

兩場戲看罷之後,一位90後的戲迷朋友在朋友圈發了兩個字:“失落……”。

另一位朋友發的是:“每次看完火丁的戲,都滿足而悵然,是人生珍貴的記憶又添了一幀,是人生美好的部分又被拿走了一點。嗯,莫忘莫失。 ”

特別理解。但心中暗喜:你們也有這一天,哼。

哦,不,應該是: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想當年,我也曾滿足而悵然。到如今,我也顧不得這些了。生活啊,工作啊,都還都在,看個戲也不是昇天就不回來了。

也有冷靜派是這麼感嘆的:“發聲位置還是不科學呀,回來之後嗓子完全啞掉了。”

不知道的以為是去上海唱戲去了,實際也是去看戲的。

教授的學生都唱那麼好了,看了教授二十年,喊了二十年好的觀眾,也沒見有長進。對此,我只想回四個字“好好練功”,又怕隔著網打過來。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strong>

對於《霸王別姬》,我只想說,還要看,演多少次就想看多少次。

與首演相比,堅持不變的認識是,十面埋伏的設計是如此的糟糕,不想多言,實在是遺憾。當然,這對“我們是來看張火丁的”觀眾影響不大。

特別慶幸,張火丁有圓夢的決心,演出了屬於自己的別姬,讓我欣賞到她在其他人物身上都不曾有過的美。她對虞姬的精雕細刻,將傳統戲曲藝術之美展現到了極致。

想起葉少蘭先生在一次研討會上講的“高峰”理論(大概是合作《白蛇傳》之後的那次研討會上),張火丁在虞姬身上所表現出的審美與創造,也足可證此言不虛。

張火丁表演的虞姬和王寶釧,是我的最愛。她讓這兩個傳統戲曲人物流露出了現代性的氣息,她在她們身上賦予了非常獨立的情感,並準確表達,直搗我心。

張火丁沒有刻意增加現代性的表演手段與劇場元素,只是運用傳統戲曲規範的程式與技法,卻能夠讓傳統戲曲人物的情感、命運觸動當代人的內心,是難能可貴的。

在表演上,她在間離與沉浸之間拿捏了相當精妙的分寸,準確地傳達了她對這些人物的理解,完全沒有程式空泛之嫌疑,更無涕淚四流之忘我狀態,而是既精湛,又深情,將兩者融合得天衣無縫。

如果說一種藝術表達恰符合了一種藝術審美需求,都是主觀意趣,不需要他人置喙,那麼我也就不用去理解或反駁那些認為金殿上的王寶釧就該喜笑顏開,楚營中的虞姬就該柔弱似花,才是完美女性、完美人設、完美喜劇與悲劇的邏輯。

關於別姬,想繼續刷現場,並不是要在虞姬的情感邏輯上尋找一絲一毫的破綻,只是願意看到一場接近完美的表演——首演滿了一些,二演減弱幾分,這都是符合舞臺創作規律的。演下去,把出手便如此成熟的戲演到服帖。

<strong>

對於《鎖麟囊》,我只佩服居然還能超越。

還沒演之前,很多火丁迷都在回憶到底有幾年沒看過張火丁現場《鎖麟囊》了?大多數人的記錄都是停留在2015年國家大劇院的那次。

不管等待多久,《鎖麟囊》幾乎是演過多少次就看過多少次。不完全記憶,僅薛良就看過七個:甄建華、顏世琦、李崇善、黃文俊、黃世驤、田磊、李鑫藝。

看多少次就得有多少次地肯定,這樣的好戲,可能不會再有了。

2007年6月16日,天津中國大戲院,張火丁演的《鎖麟囊》,是迄今看過的最好的《鎖麟囊》現場。2019年10月27日,上海大劇院,張火丁演的半出《鎖麟囊》仍有超越。

感受最深的是,在人辰轍與一七轍的字句唱腔中,又增加了聲音的厚度,所傳達出的深邃感實在是太妙了。

這次演出,是第一次實名制售票,也是師生第一次合演一出大戲。姜笑月的《選妝奩》《春秋亭》,李林曉的《歸寧》,楊曉陽的《打粥》,張火丁從《朱樓》至《團圓》。這幾年,張火丁推學生的力度非常大,很多演出,都給學生機會。這些學生也很快被火丁迷熟悉起來。

這次的配演陣容,迴歸了幾位“老班底”,一出場都卯上,極力地捧學生。每一位老搭檔,只要一出場,觀眾均抱以掌聲,可見臺下有很多看了張火丁二十年的戲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