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本質:管理自己,影響他人

作為一名領導者,和普通員工,首先需要管理好自己,下面還有很多雙眼睛看著你,應該承擔相應的職責,正人先正己,成為受人尊敬的領導者。有的人成為管理者之後,並不一定具備領導的能力,你可能是管理者,但不一定是領導者。

管理建立在有報酬的、合法的、強制性權利的基礎上,而領導更多的是建立在個人影響權和專長權和模範作用的基礎上,首先,領導者一定會有部下和追隨者,第二,領導者擁有影響

追隨者的能力,再次,領導的目的是通過影響部下來達到企業的目標。

合格的管理者運用的是領導的方式,不合格的管理者則是運用管理的方式。管理者有能力管理的沒有任何人,只有你自己,管理者雖然握有職權,但只能通過自己的專長權和影響力去影響別人。只有做到管理自己,影響別人,這才是合格的領導者。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一般都會遵循以下幾項準則:

1.提升你的團隊

當你走上主要管理崗位之後,要注意的不是發展資自己,而是發展別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斷地發現別人、發展別人,這個過程,就是提升團隊的過程。

韋爾奇說:“在你成為領導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長有關。當你成為領導以後,成功都同別人的成長有關。”作為管理者,你應該去創造這個或者優於這個條件或者環境。這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管理者,你不是讓你變的如何如何的強,而是讓你的員工變的更強,變得更會協同。

2.贏取他人的信任

管理者,首先要正直,才能建立別人對自己的信賴感,對某些人而言,成為管理者,就開始了自己的“權利之旅”,他們喜歡對人和信息保持控制的感覺。因此,他們會保守秘密,不透露自己對員工及其業績的想法,把自己關於公司未來發展的想法儲藏起來。這種舉止當然可以讓領導建立起自己的地盤,但是,它卻把信任排斥在了團隊之外。

當領導們真誠、坦率,言出必行的時候,信任就出現了,事情就是這樣簡單。你的員工始終應當知道,自己的業績表現如何,公司的業務進展怎麼樣。作為領導者,你必須戰勝自己的本能,不要試圖掩蓋或者粉飾那些糟糕的信息,否則,你就可能損失自己團隊的信任和能量。

3.懂得工作的樂趣

快樂的員工會提供相對高質量的服務。讓你的員工體會到工作的樂趣,不要施加工作之外的壓力,否則會讓員工疲於應對不相干的事情。

4.讓員工擁有夢想

上進的員工都會有個人的願景,有時雖然會和公司的願景衝突,管理者不能急於否定或排斥,應該去積極引導,為員工制定計劃,儘量把員工願景和公司願景合二為一,即使做不到,你也為公司或個人建立了一項資源,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在職的還是離職的員工和我們的客戶一樣,都是我們的資源。

5.學會分享工作的成績

擔任領導不意味著給你授予了王冠,而是給你了一項職責,讓其他人身上最好的潛質發揮出來,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學會共同分享工作上的業績,同時,也要賞罰分明、以身作則,決不能霸佔自己手下的成就,把別人的好主意據為己有,應該有足夠自信和理智,團隊的成功就是對自己的認可。

6.善於傾聽並敢於承認錯誤

人無完人,管理者不是聖人,犯錯誤也不奇怪,一定不要因為維護權威去維護錯誤,那樣只會失去員工的信任,讓人覺得你不值得信任。

7.正視相對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管理者,要善於傾聽和正視意見、建議,有些需要給予澄清和解釋,有些會成為正面意見。管理者應該是管理自己,影響別人,希望成為管理者的人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