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設計,升格佳作:《名人代言》

【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北大“百年大講堂崑曲演出”結束時,于丹被主持人邀上舞臺作總結。在她說要“代表”全體觀眾向演員鞠躬時,遭到臺下觀眾喊“請下去”。

面對此事件,有人說:“主辦方請不懂崑曲的于丹發言,這是典型的名人崇拜。”

也有人說:“別動不動就代表觀眾或公眾。”

還有人說:“你可以不同意于丹的觀點,但請尊重他人的發言權。”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據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題目自擬。②不少於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中材料作文設計,升格佳作:《名人代言》

升格佳作
名人代言

如果你想讓你的觀點影響一個人,憑一張嘴足矣;如果你想讓你的觀點影響一屋子人,那你最好組建一個推銷團體,不過,吃閉門羹的可能性會大些。現在看來,似乎有個省事的辦法,就是請名人代言。君不見,于丹不是赴北大談崑曲了嗎?主辦方也是煞費苦心。(保留了此節語言的活潑輕鬆,刪除第三個“如果”引導的句子,兩個“如果”引出的意思不再重複,並且自然扣住材料,突出本文探討的論題“名人代言”)
也難怪,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代言時代。(比原句更自然,並引出下文的探討)
毋庸置疑,有名人代言的時代畢竟是文明時代,這裡沒有帝王的金口玉言,也無領袖語錄滿天飛舞。(增添了一些語句,使讀者容易理解當今為何稱為“文明時代”)但這代言時代卻不一定能稱為文化時代。《中國夢想秀》上,一組表演者在舞臺上穿著漢服進行了表演,並作了中國傳統禮儀方面的展示介紹。然而,身為主持人的周立波,代表觀眾詢問其中幾位女性表演者:“你們敢不敢穿著這個衣服晚上九點半出去?肯定走得像援場一樣的。”隨後調侃道:“你們是哪個洗浴中心的?”周立波也許覺得自己在這個舞臺上理應全知全能,能代言觀眾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左右舞臺的氣氛,掌控表演者的榮辱。實際上,這樣的調侃褻瀆了傳統文化。周立波的傲慢與偏見正折射出其文化的蒼白。

(在周立波一例的敘述和分析裡,作者見機行事,找到與“代言”掛鉤的角度。比如“代表觀眾詢問”“理應全知全能,能代言觀眾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高中材料作文設計,升格佳作:《名人代言》

周立波儘可以將自己的娛樂節目搞得風生水起,于丹儘可以在自己的學術領域獨領風騷。但如果希望充當一個全知的代言者,也許會在鎂光燈下露出自己的薄弱之處。(此處闡述找到周立波代言與命題材料中於丹代言的聯繫,同時也使論述更為充分)
代言時代不乏創作的自由,但也不乏創作邊界的失守。曾幾何時,戲說歷史、惡搞經典充斥熒屏,某些演員的代言影響不可小覷。(此句點出了某些演員為何而代言,為下文以賈玲的例子來探討惡俗小品的代言現象鋪路搭橋)賈玲在《歡樂喜劇人》節目中表演小品《木蘭從軍》時,身穿古裝、嘴啃燒雞走上舞臺,將中國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惡搞成貪吃不孝、胸無大志、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引發眾多網友和觀眾的不滿。原因當然是賈玲及其節目組嚴重顛覆了花木蘭聰慧、孝順、勇敢的美好形象。

這種代言行為是低俗的惡搞,已經觸犯了真善美的底線。我們不能接受將《背影》裡的父親為孩子越過鐵軌買橘子的行為解讀為違章,不能接受將堵槍眼的英雄行為解讀為不小心摔上去的,不能接受將雷鋒做好事的行為解讀為想出名想瘋了。如果每一場別出心裁的創作都類似這些對真善美的輕侮,那麼這個時代就有價值觀淪喪的危機。

(此句以類比方法深化了賈玲們代言行為的危害)所幸,我們看到了觀眾和網友對此類表演的口誅筆伐,賈玲們不能代言真正的小品藝術家的創作。

高中材料作文設計,升格佳作:《名人代言》

在這樣的代言時代,搞不好,代言人害人也害己。(對論述角度的轉換,比原作交代得更為清楚)媒體報道,去年6月6日,李先生因見著名影星、導演徐靜蕾代言的猴姑餅乾能養胃,就深信不疑,買回食用,結果延誤了治療。於是起訴了食品公司和徐靜蕾,要求賠償並道歉。

(此例,根據本節的論述側重點作了削減和壓縮,便於下文對代言人害己的分析)可見,代言是把“雙刃劍”,代言若名副其實,對經濟繁榮和文化昌盛都是很好的推手,否則將成為坑蒙拐騙的旗手,貽害無窮。
我們應當承認,名人代言拉動了消費,推動了生產,促進了文化傳承。但要做到揚其利,懲其弊,除名人要自惜清譽、有自知之明外,廣大受眾也須有一雙慧眼,使氾濫虛浮的代言沒有市場,主辦方更不能為弄虛作假者搭臺。(在辯證看待代言的同時,細分了受眾、代言人、主辦方為消除不良代言現象各自應有的不同做法,較原文更透徹)
聰明的你,有一天你成了名人,你會為別人如何代言?(加最後一句,保留開篇俏皮風格,反躬自問,引發讀者自省,增強了思想的穿透力)

高中材料作文設計,升格佳作:《名人代言》

【點評】

本文開篇由兩個“如果”引入,活潑風趣,一改初學說理時的枯燥和拘謹,並且暗釦文題“代言”。首段掛靠所供材料較為自然,根據論述需要對原材料進行了恰當的壓縮提取,以“于丹來代言崑曲魅力”現象來探討名人代言,富有時代針對性。文章思路清晰,說理透徹:先深入分析代言時代暴露的文化缺失和創作邊界的失守;然後以“在這樣的代言時代,搞不好,代言人害人也害己”這句轉入新的論述角度,闡述代言給代言人自身也造成莫大危害;文末點出解決途徑。
原創稿件,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