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也是一種文學素質,抓住孩子的“黃金書法期”,孩子受益一生

最近我看了一篇新聞,一個高考的孩子作文竟然達到了滿分!我們都知道,高考時作文一定是扣分的,畢竟審卷老師總是能夠在作文中尋找到瑕疵。不過主人公的確拿到了作文的滿分,只因為老師覺得這位學生的字跡實在是太漂亮了,簡直就是加分項!

書法也是一種文學素質,抓住孩子的“黃金書法期”,孩子受益一生

記得我小的時候,奶奶也給我報了書法班,每天都要學習鋼筆字和毛筆字。雖然說那個時候感覺很是枯燥,可是當一次課堂測驗的時候,語文老師卻把我表揚了一頓。儘管我的作文寫的並不是很好,但是我漂亮的字跡卻被老師展覽了一次,從那時我才知道,原來寫得一手好字也是非常重要的。

的確,作為一箇中國人,如果寫不好漢字的話的確會顯得比較被動。想要培養孩子的寫字能力,也就要在“書法黃金期”進行練字才是。

一、何謂孩子的“書法黃金期”?

所謂“書法黃金期”也是兒童敏感期需要認知的東西之一,0-6歲的孩子處於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去學習是最有效的,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3歲之前的孩子正處於認知的階段,這時我們不要讓孩子練字,因為孩子是不懂得如何寫字的。我們可以從孩子認字開始,教會孩子每一個字該怎麼讀,該怎麼下筆,“橫豎撇捺”這些最基本的漢字結構是可以在3歲之前為孩子講解的。

書法也是一種文學素質,抓住孩子的“黃金書法期”,孩子受益一生

4-5歲才是真正培養孩子書法的黃金期的開始,因為過早的讓孩子寫字會造成手指變形,但4-5歲的時候是可以進行基礎的學習了,為今後打好根基。我們可以適當培養孩子的愛好,讓他們瞭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然後循序漸進,讓孩子瞭解到漢字的無窮魅力。這段時期作為書法黃金期的初期,是可以通過卡片來讓孩子深層次的認知每一個漢字的意思,與字的結構。3歲之前是在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4-5歲是為了讓孩子對書法感興趣。

當孩子在5歲之前對漢字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後,也就進入了書法黃金期。書法黃金期指的是6-12歲的孩子,通過鍛鍊手腕來將漢字更好的寫在紙上。

書法也是一種文學素質,抓住孩子的“黃金書法期”,孩子受益一生

有很多父母都覺得如今已經是科技時代,寫字早就已經不是主流,我們都會用計算機敲打出文字。可是能夠有寫一手好字對於孩子的好處也是很大的,所以在跟隨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傳統才是。

二、一手“好字”,帶給孩子的影響

1. 促進手眼協調,開發智力:在教育孩子寫好字的時候,孩子的智力也在同時得到開發。練字等於練腦,手在大腦皮層的面積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我們寫出來的好字都是運用大腦而完成的。練字的同時也在鍛鍊眼睛的觀察力,也在鍛鍊心的發育。長期練字的孩子心態都會非常好,因為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去寫字。心性與智慧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在練字的過程中智力也在不斷的提升。

2. 提升孩子的審美:寫得一手好字會讓孩子的審美提高,書法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久的沉澱於積累而形成的。孩子在練字的過程中同樣也是在積累中國傳統文化,因此開闊了他們的眼界,自然審美也就跟著提高了。

書法也是一種文學素質,抓住孩子的“黃金書法期”,孩子受益一生

3. 一手好字是孩子的第二個門面:除了孩子的資質和能力,第二個門面就是一手好字了。在外人眼裡,寫得一手好字的人都是有修養的,這也能證明孩子的基本功非常紮實。往往寫得一手好字的孩子修養也會很高,而且為人特別謙虛低調。所以在孩子面對競爭的時候,一手好字是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能力的。

書法讓人靜心養氣:古人云:寧靜致遠,靜能生智。書法的確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態變靜,能夠讓一個人更加專心和有耐力。孩子在心靈最安靜的時候往往是做事效率最高的時刻,所以培養孩子的書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家長應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書法?

1. 字帖練字

字帖的練習是有必要的,不過在孩子初期階段沒有必要聯繫有難度的字帖,正常的字貼就可以。這樣的訓練方式是讓孩子對於文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沒必要非得寫得特別好,只要能夠寫下來,能夠漸漸的瞭解字的結構就可以了。6-12歲的時候想要寫好字,就必須要從最基本的認知學起,等到字的結構瞭解的差不多了,我們才可以更加深層次的去練習如何寫字。

書法也是一種文學素質,抓住孩子的“黃金書法期”,孩子受益一生

2. 從端正姿勢和學習筆畫開始

為什麼說先練字後練筆畫呢?因為字是一個結構,等到了解了結構以後再進行拆分,才會明白一個文字是如何組裝的。簡而言之,瞭解一件東西的外觀才能夠深處這件東西的構造。當孩子對文字有一定的瞭解之後,我們便可以開始勤練書法了。書法分為兩個步驟:端正姿勢和學習筆畫。

端正姿勢:我們要讓孩子身子坐正,手離筆尖一寸遠,前胸與桌子約三寸的距離,兩眼距離桌子有一尺的距離。在握筆的時候要讓筆桿傾斜,寫的字越大那麼筆桿的傾斜程度也要越大,但不要傾斜到虎口,注意適度。最後握筆要放鬆,可以先從鉛筆練起,因為鋼筆的重量要比鉛筆重。

學習筆畫:文字是由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個部分組成的,我們可以讓孩子一一聯繫,每一個筆畫練習上百次,看看孩子是否能夠將每一個筆畫最規範的寫出來。當筆畫開始有了逐步的認知之後,再學習偏旁部首,最後才是文字,循序漸進。

3. 先學必學楷書

如果想要讓孩子的書法造詣變得更高,需要先從楷書學起。如同幼兒學走路,需要從爬行,到走路,再到奔跑。練習寫字的三部曲為:先楷書,再行數,三狂草。

書法也是一種文學素質,抓住孩子的“黃金書法期”,孩子受益一生

所以在讓孩子學書法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覺得能夠速成。書法和繪畫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只有穩紮穩打才能夠學得更好。

今日話題互動:你會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書法嗎?

這裡是小麗兒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