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18世紀英國美術-風景肖像畫家 庚斯博羅「67」

19世紀歐洲及美國美術

18、19世紀英國美術

18世紀英國著名的肖像畫家和風景畫家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年)出生於賽德貝利村的一個商人家庭,他的母親是一個靜物畫家。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這使他畫了不少風景速寫和素描,後來到倫敦學畫。庚斯博羅是和雷諾茲齊名的肖像畫家,同時又是他的競爭者,個性上的差異造成了兩種不同的風格。庚斯博羅的肖像畫具有羅可可藝術的特徵,他的作品強調光和奔放輕靈的筆觸,色彩絢爛精緻、用筆瀟灑流暢。他的風景畫對以後英國風景畫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庚斯博羅的代表作有《藍衣少年》、《格蘭漢姆夫人肖像》(1777)、《女演員西頓斯》、《夏洛特女王肖像》、風景畫《日落》等。

庚斯博羅的肖像畫多取材上層社會人物,他喜歡作全身肖像,同時喜歡將人物放在流動的風景前,注重表現人物的大膽目光 ,急劇轉側的身軀和未定的姿態。探求人物不拘形式的姿勢和擺法,開啟了英國式的洛可可肖像畫的新風格形成。

《安德魯夫婦像》是庚斯博羅早期的代表作,英國畫史上稱為最富英國味的肖像畫之一。

庚斯博羅所作人物並不是自然主義地描繪對象,而是按貴族的審美理想和趣味進行提煉加工,畫經過藝術處理的真實。他筆下的貴夫人是經過美化的,狹窄的肩、修長的脖子、有著粉紅色的面孔和光滑細膩的皮膚,有著高傲冷漠的目光,稍帶傷感文雅的樣子,裝出一副貴族氣派。男子扮成時髦的獵手形象,畫家著意以細膩的筆觸色彩,描繪發光精緻的綢緞衣裙,高貴而自然。這幅畫背景畫得自然真實,非對景寫生很難創作出如此畫境。據說,後來的風景畫大師康斯太勃爾從他這幅背景風景裡獲得過啟發。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安德魯斯夫婦》1750年

《瑪麗·豪子爵夫人》庚斯博羅以他擅長的風景畫為背景,但此處的風景與他早期繪畫中的真實田野風光迥然不同,是一種帶有田園牧歌意味的朦朧風景。霧靄迷濛,樹木山崗既是實景,也是虛描。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瑪麗·豪伯爵夫人》1760年

《玩貓的畫家之女》是一幅尚未完成的油畫作品,在瑪麗的左邊臉頰上我們還可看出明顯的運筆方向,畫中除了人物的頭像外,其餘部分均顯得過於粗糙和不夠精確,但這是畫家庚斯博羅有意而為的。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畫家的女兒和貓》1760年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約翰·希斯柯特大師》1770年

《藍衣少年》是針對當時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第一任院長雷諾茲的理論偏見而畫成的。庚斯博羅33歲以後, 肖像畫聲譽已馳名國內外,倫敦的美術愛好者紛紛前來要求他畫肖像。1768年升任院長的雷諾茲也是一位傑出的肖像畫家。他看到庚斯博羅畫肖像藝術的巨大成功,心生嫉妒,常常出言不遜。於是,住在倫敦的雷諾茲和堅守巴斯的庚斯博羅形成了"兩雄並立"的對立的兩派,他們彼此貶抑。一次,雷諾茲在給學生講授繪畫技巧時說:“藍色不能在畫面上佔主要地位(冷的藍色調不宜作主調),”。庚斯博羅得知後,表示蔑視這種"法規",遂用大量藍色畫了這幅舉世聞名的《藍衣少年》,藉以否定並挖苦雷諾茲的繪畫觀點。

《藍衣少年》是洛可可風格,描繪了一個衣飾華麗的貴族少年形象。模特兒原型只是一個富有的工場主的兒子,庚斯博羅讓他穿上藍色華服,扮成王子模樣。庚斯博羅用奔放的筆觸,輕靈流暢地把少年那種倜儻風度表達得淋漓盡致,充分發揮了寶石藍的光色作用。這新穎別緻的藍色調不但沒有任何不適之感,反而使人感到出奇制勝;這活潑、跳躍的藍色綢緞,這變幻莫測的衣紋、高光;這不落俗套的藍色調與含蓄、變換豐富的黃灰、藍灰、綠灰、紅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諧對比。這裡最成功地方是,畫家用準確的色塊再現了少年身上的藍緞子織物的質感和薄軟感。整幅畫的風格清新流利,色彩富有節奏感,抑揚有度,從而使此畫作成為十八世紀最傑出的肖像畫之一,在世界美術史上佔了重要的一頁。正如當時一位評論家所形容的,他把肖像繪成與歌劇一般富有韻致, 這是一個“經過人工處理的真實”。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藍衣少年》1770

《藍衣女子》又是以藍色為主畫,是庚斯博羅一次極為成功的突破。畫家運用奔放而流暢的筆觸和含藍色的頭髮衣飾,令人耳目一新。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一位藍衣女士的肖像》1779年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喬安娜·巴切利》1782年

庚斯博羅的《薩拉·西登斯夫人像/女演員西頓斯》,是在雷諾茲的《扮成悲劇女神的薩拉·西登斯》完成一年後畫的。他心裡必定懷著一比高下的的念頭。他選擇了與雷諾茲不同的、更隨意更自在的構圖,薩拉·西登斯側轉著身子,坐在一個輕巧的椅子裡,她沒裝成什麼女神,平視的角度,使她就像置身在我們中間,顯得新切自然。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穿戴入時的年輕美貌的女人。她的黑褐色眼睛、紅唇、纖手、白皙皮膚、漂亮裝束,再加上她的聰慧目光、溫柔神情、從容姿態、富於特點的直勾勾大鼻子,都是畫家著意要我們注意的。他的目的是讓我們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生命,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演員,他實現了這個目的。自然,這離不開他輕鬆的筆法和美妙的色彩,他的筆觸不像雷諾茲那麼拘謹,細細的筆觸,隨形賦彩,點染出一個冷暖交錯、豐富和諧的色彩天地。在這方面,他似乎更接近華託等法國畫家。

在這場與雷諾茲的競賽中,勝利者應為庚斯博羅,他的洋溢著生命氣息的女人,要比雷諾茲高高在上的女神更有魅力。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薩拉·西登斯夫人像》1784年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夏洛特王后》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Mrs.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1785年

《晨間漫步:威廉·哈萊特夫婦》:在這幅早晨散步的青年夫婦肖像中,畫家就是有意將他們描繪得高尚而優雅、華麗而帶韻致,似乎這些人物就是上流社會中的精華。畫家雖然精心地描繪他們,但內心卻蔑視他們,畫中人總愛側轉身姿,目光向外,這正是畫家的暗示:貴族男女對愛情是永遠不會專一的。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晨間漫步:威廉·哈利特和他的妻子伊麗莎白》 1785年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崔斯坦和福克斯》1770年

庚斯博羅的其他風景畫作品有:《市場購物車》、《小屋之門》、《有橋的風景》。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落日》1760年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收穫季節》1767年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小屋之門》1778年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风景肖像画家 庚斯博罗「67」

《林間的市場車》1786年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有需要請聯繫微信

glail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