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北,河西鎖鑰,高臺風月無限

蘭州西北,河西鎖鑰,高臺風月無限

從蘭州向西北598千米,在河西走廊中段黑河沿岸,這裡自古被稱為河西鎖鑰、五郡咽喉;這裡史悠久、曾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漢武帝元鼎六年設縣,東晉鹹康元年(335),前涼張駿在境內置建康郡。


蘭州西北,河西鎖鑰,高臺風月無限

高臺縣地處甘肅省西北部張掖市西北部,這裡東連臨澤縣、西接酒泉市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西北界金塔縣、南鄰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東北接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據《一統志》所載,因西有臺子寺為名,高臺在千戶所二十里,有古臺基,後人建寺其上。另據《讀史方輿紀要》載: 曰高臺者,以其得稍高,控扼戎番之要衝也。

下轄9個鎮:城關鎮、宣化鎮、南華鎮、巷道鎮、新壩鎮、駱駝城鎮、合黎鎮、黑泉鎮、羅城鎮;縣政府駐城關鎮,總面積4312平方千米,人口16萬。


蘭州西北,河西鎖鑰,高臺風月無限

商朝與西周,境內有羌人部落活動。春秋戰國至秦末,烏孫人和月氏人在此逐水草而居。西漢元鼎六年(前111)置表是縣,治今縣西,屬酒泉郡。東漢改為表氏縣。北魏縣廢。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前涼、前秦、後涼、北涼、西涼等割據政權統治。唐武德二年(619),置福祿縣今駱駝城以西屬至,其東屬張掖縣。宋時屬西夏。元代屬甘州路總管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今縣城置高臺站;三十年置鎮夷守禦千戶所。景泰七年(1456)改高臺站為守禦千戶所。清雍正三年(1725)高臺、鎮夷二所改為高臺縣。

蘭州西北,河西鎖鑰,高臺風月無限

1927年直屬甘肅省。1949年屬張掖專區。1950年屬酒泉專區。1954年3月,第六區所屬5鄉劃歸肅南裕固族自治區,第九區改為第六區。1955年復屬張掖專區。1957年窯溝鄉劃歸肅南裕固族自治縣。1958年2月臨澤縣撤銷,10個鄉劃入高臺縣。1961年12月15日恢復臨澤縣,原屬臨澤縣的6個公社復歸臨澤縣;窯溝仍歸高臺縣。1969年屬張掖地區。

1984年4月以原國營鹼泉子農場和駱駝城新墾區的宣化、正遠、巷道3個農場設駱駝城鄉。2002年起屬張掖市,同年2月,正遠鄉併入巷道鄉,鹽池鄉併入羅城鄉,紅崖子鄉併入新壩鄉。2013年巷道鄉、新壩鄉、駱駝城鄉、合黎鄉撤鄉設鎮,2015年黑泉鄉、羅城鄉撤鄉設鎮。


蘭州西北,河西鎖鑰,高臺風月無限

這裡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南部為祁連山山前戈壁,北部是合黎山山地,中部為走廊平原。境有黑河、擺浪河等6條主要河流,黑河縣境中部,沿岸是主要灌溉農業區。屬溫帶大陸性幹早氣候,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7.4℃,年均降雨量103毫米。

境內動植物種類豐富,有黑鸛、普氏原羚(灘黃羊)、石貂、猞猁、兔獼、荒漠貓、鵝喉羚、岩羊等國家保護動物;有三稜、天仙子、木賊、打及、問荊等藥用植物;有小麥、青稞、玉米及胡麻、甜菜等農產。礦產有煤、螢石、芒硝、鐵等;其中芒硝儲量約1186.9萬噸,佔全省芒硝儲量一半以上;原鹽儲量195萬噸,為全省最大產鹽地。


蘭州西北,河西鎖鑰,高臺風月無限

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其中,駱駝城古遺址是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遺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境內月牙湖、大湖灣、正義峽、梧桐泉、駱駝城漢代古城遺址、羊蹄溝城址、許三灣墓群、明長城遺、紅軍西路軍烈士紀念館、黑河溼地公園、駱駝城遺址、梧桐泉寺等景點。其中,月牙湖自古就是高臺十景之一,素有湖映月牙的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