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夢想照進現實的雲龍巾幗女將凌芝芳

自雲龍示範區婦聯啟動“尋找雲龍最美的她”系列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以來,不斷有許多的優秀女性湧入我們的視野。她們或激情創業、或鄰里和睦、或愛心助人,她們無愧於這個時代,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的深刻內涵,在雲龍示範區“三區”建設中彰顯著巾幗力量!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清荷,聽聽她的故事...

在雲龍示範區龍頭鋪街道三搭橋社區有一個佔地500畝的莊園叫清荷生態園,十年前,這裡是一片荒山野嶺、雜草叢生、髒水橫流、人煙稀少;而現在,這裡卻是花果飄香、綠樹成蔭、魚跳水肥、窗明几淨、道路寬敞、車水馬龍,一片繁榮景象。在這繁忙的人群中,總是能看到一位個子不高但總是掛著微笑的女性,她就是清荷生態園總經理凌芝芳。

把梦想照进现实的云龙巾帼女将凌芝芳

十幾年前,每年銷售千萬元飼料生意的凌芝芳,在丈夫的支持下,本著造福鄉鄰、建設美好家鄉的美好心願,承包了三搭橋社區一個500畝的荒山。十幾年以來,凌芝芳先後投入近2000萬元,在這片荒山上,修建起了一座1500平方米的南方四合院、一座上下兩層共900平方米的木樓、一個佔地4000平方米的萬頭生豬養殖場;開墾出了20多畝蔬菜基地,種植了葡萄、橘子、楊梅、枇杷、桃子等近50畝瓜果基地,種植了桂花、梨樹、柳樹、玉蘭、櫻花、樟樹等150畝特色苗木基地;整理挖掘出50畝水產養殖基地;修建並硬化亮化汽車道路約5公里、遊覽小道4公里,自行車賽道3公里。使一個荒山野嶺變成了春有櫻花、夏聽荷花、秋賞楓葉、冬聞梅香的好去處。

把梦想照进现实的云龙巾帼女将凌芝芳

清荷庭院,一個古樸典雅的四合院,保持了南方四合院的基本元素:紅磚、黑瓦、木雕窗,橫樑、木柱、翹屋簷,來到這裡能讓人瞬間沉靜下來,撲鼻的花香、悅耳的鳥鳴,讓人仿如走進世外桃源,瞬間遺忘了塵世的喧囂,找回了寧靜的自我。

為了讓客人真正品味到株洲本地口味菜餚,凌芝芳帶領廚師團隊不斷的調整菜品、研發新菜品,記得最開始有130多道菜品,且不成體系。經過多年的探討,結合消費者的意見,現在清荷庭院每天固定推出50個菜品,根據季節不同而每週調整菜品,形成了以土雞、水魚、牛肉、龍蝦等為主要食材的四大菜系。時光流轉,十幾年來已超過10萬以上的各方賓朋來到了清荷生態園,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碗一筷都成了凌芝芳的心之所繫、情之所牽!

為了確保食材的安全、衛生和新鮮,凌芝芳帶領員工團隊在清荷園內開墾出了20多畝蔬菜基地,自己種菜,堅持不用化肥、農藥等化學藥物,堅持使用有機肥料。還和株洲市農科所連續幾年共同投入資金研發富硒黃瓜的種植。清荷園用一整座山用來飼養土雞,也堅持不喂飼料,只喂青菜和玉米,一般飼養一年以上才出欄,平時雞不在地上走,大部分都在書上飛來飛去,用客人的話來說,清荷園養的雞是“飛雞”。魚塘裡的魚,也是不餵魚飼料的,喂的是青草、青菜、生玉米,來釣魚的朋友很是詫異:清荷園的魚為何那麼甜?

把梦想照进现实的云龙巾帼女将凌芝芳

隨著菜品的不斷完善,本地傳統菜餚的開發,很多消費者在用完餐以後還提出將一些菜餚打包帶回去吃。慢慢這樣的客人多了,為了滿足客人需求,凌芝芳就順勢開發出了“耕御食”品牌系列食材,並組建了銷售團隊。現在清荷園自己開發的扣肉、八寶飯、酥肉、酸辣椒等已成了明星產品,經常供不應求。食材在長沙、株洲等地擁有了近千名固定消費者,在客人的推薦下,食材還賣到了廣州,延伸到了香港。每當客人說起香港朋友在收到食材那一刻感動流淚的情形時,凌芝芳心裡甜滋滋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清荷園沒有固守著傳統農業和餐飲,不斷的在與時代接軌。現在已經建成了一間可以容納180人的標準會議室,近9000平方米的拓展訓練草坪,100多個拓展床位,還建設了株洲唯一的拓展訓練風雨棚,受到了多家拓展公司、旅遊公司、培訓單位的稱讚。凌芝芳還計劃種植200畝薰衣草,建設一個森林學校,開設各種手工互動項目,以吸引更多的客人。

把梦想照进现实的云龙巾帼女将凌芝芳把梦想照进现实的云龙巾帼女将凌芝芳
把梦想照进现实的云龙巾帼女将凌芝芳

凌芝芳在做好清荷園自己的經營工作時,沒有忘記帶領周邊的群眾一起創業致富。凌芝芳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株洲綠清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近100位村民開展各種種養殖業務,對於合作社成員種養殖的產品清荷園均以高於市場價10%的價格回收。

正是凌芝芳這種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工作,懷著回報社會的善心,讓清荷生態園贏得了各界客戶的認可,贏得了各級政府的認可,清荷園先後被評為:“湖南省五星級休閒農業莊園”、“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遊點”、“國家四星級休閒農業企業”、“株洲市農業產業化農業企業”“湖南省休閒農業示範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