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阻力的中國決心

請您記得,

浙商銳評是蒼茫大海中的燈塔,

請您記得,

浙商銳評是我們對於未來的希望。



文|浙商銳評員 吳美花

漫畫|李紅紅

製圖|潘盈盈

浙商銳評 | 減少阻力的中國決心



浙商銳評 | 減少阻力的中國決心


第二屆進博會在數據上被刷新的記錄很多,比較惹人關注的是,境外採購商增長快,去年約為3500-3600人,今年則超過7000人。境內企業中,中小民營企業佔比67%。

顯然,進博會已超越企業規模、超越國界,成為全球各類規模的企業都願意參與其中的一場盛會。當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境外採購商參與時,進博會才會擁有越來越高的活力。

還有一組數據值得標註,絕大多數參加了首屆進博會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都積極參加第二屆。其中半數以上企業參展面積有所擴大。上面一組數據展示的是活力,這組數據展示的則是黏性。而這兩項指標,大概就是影響進博會能否持續舉辦的關鍵因素了。

當然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這個場館之外,還有更多數據顯示外資與中國這片土地的交往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有黏性。2018年一年內,1349.7億美元投資從境外流入中國,這一規模居全球第二。

海外客商看重的絕不僅僅是這片土地的廣袤市場,而是其背後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經營環境,這種營商環境依靠的是中國政府“刀刃向內”的變革勇氣。

在進博會舉辦前夕,《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近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原則通過,近期將正式印發。《意見》包括4方面20條,涉及50多項具體措施。

這是2017年以來,國務院關於利用外資出臺的第四份文件。

2017年是一個特殊的節點。在世界銀行《2018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的營商環境排名還是78位,與去年持平。事實上,這個排名在過去的幾年中並未得到明顯的提升,在《2010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大陸的排名是89位。

然而僅僅是在這兩年內,中國大陸在這份報告中的排名如火箭般上升。在世界銀行《2019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大陸在“營商便利度”上的排名由78名躍升至46名;在世界銀行《2020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大陸再次提升15位,位列31位。

中國因此被該報告認定為,營商環境改善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完成一次數字攀升,意味著中國政府需要作出一次“刀刃向內”的改革。在世界銀行10項評估指標中,中國有8項指標排名上升,其中辦理建築許可排名提升88位至第33位。

辦理建築許可是衡量城市營商環境綜合考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被業內公認為最複雜的指標。國內的先行地區已創造出“並聯審批”、“先建後驗”等新概念,每一個新概念都是地方政府啃硬骨頭、趟深水區的寶貴試驗。

對於地方而言,越早在政府治理上啃硬骨頭,就能越快吸引外資的目光。浙江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區域。浙江於2016年底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解決了“信息孤島”這一改革向縱深發展的棘手問題。

營商環境的提升使得浙江省使用外資的增速也在加快。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實際使用外資69.5億美元,增長4.8%,高於全國1.3個百分點,增速列沿海主要省市第一。

各國共同把經濟全球化動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中國已自上而下在這一點上率先拿出了決心、作出了表率。


浙商銳評的出爐在於媒體的責任。

當我們孜孜不倦地奔跑在追尋新聞真相的路上;

當我們捕捉千萬浙商成長與發展時,

我們發現無數的喧囂讓事件變得模糊時,

我們發現瀰漫著不少迷惘。

在這個大時代裡,

我們需要亮出“媒體的立場”。

請您記得,

浙商銳評是蒼茫大海中的燈塔,

請您記得,

浙商銳評是我們對於未來的希望。

如果您對此話題有自己的見解,

歡迎您在後面給浙商銳評組留言;

歡迎提供話題給浙商銳評,

也歡迎您為浙商銳評撰寫銳評。

◆◆這是您讀到的總第 56 篇浙商銳評◆◆

浙商銳評 | 減少阻力的中國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