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校園貸”,青春不負債

提起“校園貸”,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校園貸”是走進校園的“套路貸”。全國已經發生多起大學生受“校園貸”控制,而被迫輟學直至傾家蕩產的案件。如今“校園貸”正把魔爪伸向中學校園。

一、“校園貸”的定義

“校園貸”又稱大學生網絡借貸,主要指一些面向在校大學生並在網上實現借貸業務的網絡貸款平臺,其中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這個網絡平臺,並實現借貸的“在線交易”。二、“校園貸”主要分為以下5種類型

(1)電商背景的電商平臺 :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如螞蟻花唄借唄、備用金、京東校園白條等。

(2)消費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3)P2P貸款平臺(網貸平臺):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

(4)線下私貸:民間放貸機構和放貸人這類主體,俗稱高利貸。

(5)銀行機構: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

三、如何理性面對“校園貸”

1.嚴密保管個人信息及證件

個人信息及證件,一旦被心懷不軌者利用,就會造成個人聲譽、利益損失,甚至有可能吃上官司。

2.貸款一定要到正規平臺

由於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監管力度不夠,存在不少掛羊頭賣狗肉的平臺,一定要登錄官網仔細查看,並搜索比較各類評價信息。

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大學生要充分認識網絡不良借貸存在的隱患和風險,增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要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要積極學習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遠離不良網貸行為。

4.運用法律學會自我保護

加強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遇到問題要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當合法權益遭受損害時,第一時間與同學、老師和家長商量,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