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合肥与巢湖的界山浮槎山,是庐东少有的高峰,虽然海拔只有418米,已足以傲视整个庐州。也不知道自己多少次登临浮槎山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觉和收获。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浮槎山一直都属于石塘镇的辖地,虽然距离我居住的镇区有着十几公里的路程,小时候交通不发达,全靠步行。有山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故事,对于从大人茶余饭后关乎浮槎的传说,只能是听在耳里,记在心中,向往无限,却无法置身其中,默默许愿,总有一天我要登上浮槎,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一个愿望,弹指一挥间,一二十年过去了,儿时的愿望得以所偿,第一次与浮槎山亲密接触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机缘巧合,恰好在浮槎山脚下的王铁乡(现在是王铁社区)陪同几个朋友办事,办完事,几个人不谋而合不约而同提到登上浮槎之巅,去大山庙里看看。没有平坦的路,没有可行的交通工具,只有徒步,经村人指点,我们选择捷径而攀。不陡峭的山峰,不崎岖的人走出来的小路,杂草丛生,攀爬之中须小心翼翼,一个多小时,陪伴我们的都是气喘吁吁,到达目的后,如释重负。几个人都是奔大山庙而去的,当然要进庙一观。当时大山庙还是十分的简陋,只有一个老和尚守于此。后来知道,这位老和尚本身就有一个传奇人生,大山庙浴火重生,其功不可没。几个同行之人虔诚地敬香完毕,接下来都每个人都抽了一个签(我除外)。老和尚将抽签的人手中签一一解来,在一旁手中无签的我,闲得无聊,拿过和我同龄相仿的还在守候的手中之签,根据签上的字面,也来解签,正说笑间,未料到惹恼了一旁的老和尚,连同还没有解完签,气而不解;说我们来而心不诚,将我们一股脑轰出庙门。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第一次与浮槎山的经历就这样不欢而散,后来随着对浮槎山的了解,对大山庙的起起落落和前前后,对那位老和尚心存几分敬畏之心。浮槎山从历史的沧桑中走来,今天的发展,都有其几分奉献和努力。

不知不觉之中,我与浮槎山有了不解之缘。从陌生到认知,还谈不上熟悉,因为,浮槎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因为每去一次都有几分变化。

对于浮槎山,我也在逐步了解之中。浮槎意为传说中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浮槎山之名当然和美丽的传说密不可分。浮槎山闻名遐迩于天下,还要感谢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他的一篇《浮槎山水记》,将浮槎山描写的出神入化,淋漓尽致。后来人认识浮槎山,向往浮槎山,大都要知道这篇流传千古的名家游记。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走进浮槎山,浮槎山不但山水环绕,风景秀丽,奇峰怪石,后人据形,冠之“金龟望海”、牛望天河、“犀牛望月”、“仙人坐石”“响鼓震天”、“连心桥”、“清风亭”等大约有三十多处。茂林清涧,流泉蜿蜒而下,犹如游龙盘山,多了分灵气。浮槎朝晖,九龙峰翠,松林阵涛,不由的置身于此,流连于此。浮槎山的传说和故事更是取之不竭。传闻浮槎山曾是佛教名山,鼎盛时期,有浮槎寺等数座庙宇,与青阳的九华山齐名,时称北九华。现在的青阳九华山,大小庙宇无数,人气爆棚,如日中天。我们的浮槎山由于历史的原因,已不可同日而语,许多遗迹或人为毁掉,留下道不尽的遗憾。令人几分欣喜的是,不但浮槎山正用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山巅之上的大山庙也在逐步修缮,香火也是一年比一年旺盛,每逢庙会之时,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浮槎山人文景观众多,传说众多,故事也有传奇。凡是到浮槎山的游客有两处必去,一处是大山庙,史称甘露寺;还有一处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清浊二泉,也算是浮槎山最吸引人的景观。此二泉位于浮槎山最高处,就是欧阳修笔下的合巢泉。虽是同处一隅,二泉涌出的截然不同的水质,一浑浊,一清澈。据传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和做官的清廉有关。此二泉是个界地,清澈的泉是属于合肥,因为合肥有个包公,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且包公的桑梓地也距泉不远,所以泉水清澈;因巢县因赃官多而泉水才会浑浊。最为神奇的是此二泉的泉水,雨天不涨,久旱不凅,汲取多少,流出多少,始终是一样的水位。清澈的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尤其是夏日,清凉甘甜。由于地缘的关系,我也算是浮槎山的地主,但凡不熟悉浮槎山的同学或者朋友还有志同道合的摄友,到浮槎山赏景,让我做向导,这两处是必领而往之。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山巅之上还有茶园,山坡之上的茶树葱葱郁郁,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里生长的茶叶有着自己独特的形状,叶芽小巧而精致,在合肥地区有着浮槎云雾的美誉,茶汤微黄透亮,滋味醇厚耐泡,产量很小,价位很高,市场上只闻其名,基本上都是奇货可居。每逢清明前后,有茶园的地方,就有采茶人,大都是附近山下居民,也有远道而来。不知是资金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浮槎上的茶园,从我看见的,基本都是无序状态。自去年秋季有人出资接手承包,今年春天我过去的时候,发现这里真正才有了不小的变化,像个茶园,不似以往的茶树杂草乱枝挤成一团,看之让人叹息。

前几年,虽有一条车辆可以通行的砂石路,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车况差的估计一路颠簸,可能未等到目的地,已经散架了。即使是这样的一条路,还是当年老和尚到上级部门,求爹爹拜奶奶,或者是化缘,用有限的资金修建而成。而今的盘山而上的路,与过去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变化,政府部门有着十分明确的定位,首先修好路,然后就可以因地制宜规划,打造旅游景区。据石塘镇镇政府的规划中,未来的浮槎山讲会打造成4A级旅游风景区。现在的蜿蜒犹如游龙一般的山路宽广平坦,有危险的地方都安装上护栏。本来从山下驾车到顶峰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只需十多分钟。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自从迷上摄影之后,放眼合肥方圆百里,只有浮槎山有着几分旖旎的景色,作为大别山的余脉,有着几分属于自己的迷人之处,是无从选择的选择时常而往的取景采风之地。浮槎山每年都会光顾几次,如约而来,在其中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

2017年的端午,几个朋友特地而来,我做向导,自第一次是步行攀登,以后都是或乘别人的车或是自己驾车。这次陪同却有了意外惊喜的收获,上山时驱车到顶,时值初夏,最具生机的季节,午后的懒阳,葱茏的山色,清新的空气,温度适宜,满眼的怡然,我提议一人将车开到山下等候,其他人徒步下山,目的是发现我没有发现的新奇之处。我们选择了干凅的泉水沟作为下山的路线,一是不会错路,也不会迷路,二是看看也没有想不到的景致在等候。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先是穿过一片茶园,顺沟而下。浓密的草,繁茂的树,乱绽的野花,偶尔惊飞的鸟,悠悠的蓝天,飘忽着几朵白云,心情自然愉悦几分,此时能见度十分通透,登高望远巢湖波光粼粼,县城高楼林立。我们带着几分轻松不急不缓而下。沟路或宽或窄,或平或陡,灌木或高或低,有的树木虬枝盘根错节,互相缠绕,我们时而弓腰,时而侧身。几处从草树之间凸显出来的巨石,形态各异,有的被刻上大字,涂上醒目的红漆,有高升石,马上发财石,基本上都带有美好的意愿。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几十分钟的时间,我们接近山下,一口不大的池塘横在我们的眼前。在乡村,池塘随处可见,唯独我们看见的池塘却是大有历史背景,我们看见池塘西北的水泥塘埂上竖着一个1米宽,1.5米高的牌子,上面的标题让我们惊呼不已,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霸王塘。看了介绍,果然和历史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有关。我们石塘古镇历来就有许多和项羽有关的传奇故事,没有想到浮槎山脚下也有着霸王的足迹。惊喜之余,多了几分遐想,我们身边的浮槎山,非但是藏龙卧虎,也有许多不为世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发生。就像浮槎山也有宋朝年间的金兀术的传说一样,需要去考证,需要人去挖掘,让那些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拂去尘埃,将传奇留给后人。

第一次和霸王塘有缘相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了几分牵挂。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浮槎山有没有神仙,没有见过。但是历史上发生的一定会让后人从中借鉴,作为一种资源,尤其是作为旅游资源包装打造。




其实,近几年,浮槎山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里远离尘嚣,幽静,山水相依,植被旺盛,早已告别曾经有过荒山秃岭的迥遇。到处都是树木成林,生机盎然,峰峦叠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加之人文底蕴丰厚,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好去处,现在经常看到从城里赶来的,在盘山道上玩滑板车,在空旷的草坪上野炊。还有在碧溪上垂钓的,山坡上牧羊、牧牛的,使得浮槎山粗矿之中多了几分细腻,多了几分生活气息。

浮槎山一年四季,都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萌动的春天,激情的夏天,多彩的秋天,厚重的冬天。不一样的风情,不一样的体验。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正如领导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眼下的浮槎山,生态环境和过去相比,当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除了各科树种的森林,还有成片的果林,成片的茶园,成片的花海。相互交融,改变着我们的环境,改变着身边的景色。

这两年秋天都会去浮槎山半山腰之间的那片菊花园取景,盛开的时候,置身其中,金色的波浪翻滚,还有那些忙碌的采菊人,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欣慰地知道,浮槎山的规划蓝图上是向着4A级景区迈进,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浮槎山的灵动,浮槎山的秀美,浮槎山的明天指日可待。

我拍下浮槎山许多照片,也见证着浮槎山的飞跃,我前些年拍的浮槎山照片发在网上,被凤凰安徽频道等媒体网站转载,百度里搜索出来的浮槎山的照片,还有许多宣传部门需要的浮槎山照片都有我的篇幅。


环巢湖:浮槎山不了梦



浮槎山对于我说,是一个不了的梦,激荡着我的灵魂,浮槎山已经是我越来越熟悉的朋友,我会用镜头定格其每一处美,我会与之同行,定格属于我的美景。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