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對農村長大的人而言,鄉村的集市百看不厭。在我們老家,趕集的時間好像是陰曆中的雙號,每逢趕集的日子,每個村莊的村民幾乎“傾巢而出”。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如今,正是農閒的日子,因此,留守在老家的老人都會趁著這個時段,到集市上轉轉、逛逛、看看,舒展一下疲憊的身心。至於買不買東西,都在其次。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有些大人乾脆帶著孩子一起出行,看到兩個抱著蘋果的孩子,一種說不出的溫煦帶給我清新的歡愉。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老大爺的大蔥,今年才六七毛一斤,但他依然仔細地整理著,給這些廉價的蔬菜,以體面的方式賣出去。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穿梭在喧鬧的集市裡,我那記憶的閥門被打開,絲絲縷縷的敏感使我追尋到兒時的集市記憶。煎包、油茶、胡辣湯、糖糕、饊子和燒餅都是我的最愛,鄉土、鄉情、鄉愁、鄉憶在十一月的空氣裡散發著浮動的暗香。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如今,是紅富士大量上市的日子,放眼望去,蘋果攤一家接著一家,但鄉村的農人們並不著急,因為,他們心裡知道:這蘋果好吃,正所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散發著陣陣麥香的燒餅鋪裡,這對夫妻正在緊張的忙碌著,看到他們,我的心裡油然勃發出幾分零落的情懷。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這個小夥子的煎包外焦裡嫩,是多少北方人從小吃到大都吃不膩的情懷!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看到這位磨刀老人,我的耳畔頓時響起“磨剪子戧菜刀”的吆喝聲,那是穿過鄉村的溪流。如今,溜鄉的磨刀人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集市上的如此這般。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賣辣椒的大爺說,這些青椒的自家大棚裡種的……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賣豆芽的這位大哥,正在嚴陣以待,期待著顧客上門。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小磨香油是農村人的最愛,它已經成為大家喚起鄉愁的一個標籤。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路兩邊,是一家接著一家的小攤。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狹窄的小道上摩肩接踵,討價還價聲、自行車的鈴鐺聲、小販們的叫賣聲,聲聲入耳,被踏起的塵埃,漾在空氣間,飄落在行人的衣服上,髮絲上,也落在那些鋪設的攤位上。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紅薯攤位前,生意火爆,他們一邊挑選著,一邊討價還價中……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趕集的老人,遇到各自的親戚或相熟的鄰舍,也會肆無忌憚地拉起家常,去趕集的感覺,完全超過逛大商場所帶來的愜意。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集市上賣活雞的攤位。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自產自銷的辣椒和南瓜,真正的純綠色的農品。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集市上,這種桿秤還是比較流行的,但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搞不懂。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兩位老坐在那裡,靜靜的守望著。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肉攤上,談笑間,肉鋪的攤主又輕鬆地做成了一筆買賣。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大娘跟前的“產品”,都是自己編的,滿滿的鄉土氣息。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賣蔬菜種子的老人。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這個攤位前,賣的生活用品和一些農具。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品相好的蘋果引得趕集者爭相購買。綠色環保的食品已成為集市上的主角。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在下午一點之後,一切的喧鬧會戛然而止。因為,在鄉村,這個鐘點已經到了做中飯的時間,人群一撥一撥的離去,留下了滿地的殘枝敗葉,只有塵埃還在空氣裡迴盪,似乎在向漸漸空寂的場地道白。



蘇北鄉村集市:滿滿的鄉親鄉情,真的是百看不厭


可以說,傳統集市承載著非常豐富的民俗文化,是鄉村文化的根與魂。今天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一些民俗被淡化和丟失了,但鄉情鄉愁沒有變,有滋有味的集市場景沒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