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意外”調降MLF利率

□實習記者 樊融傑

11月5日,央行在官網發佈公告稱,當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000億元,與當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為3.25%,較上期下降5個基點。當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截至11月5日,央行已連續7個交易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

央行“意外”調降MLF利率

數據顯示,本週(11月2日至8日)央行公開市場除了4035億元1年期MLF今日到期以外,無正逆回購和央票到期。從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來看,短期品種明顯下行,隔夜Shibor報2.0750%,下跌22.6個基點;7天Shibor報2.5290%,下跌8.7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9190%,上漲2.2個基點。結合央行11月4日公告可以看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

央行這次突然宣佈下調MLF利率,資本市場馬上做出回應。在股市方面,上證50指數開盤即快速走高漲近1%,創年內新高。在債市方面,國債期貨瞬間飆升,現券收益率則直線下跌。國債期貨10年期主力合約直線拉昇,從盤初下跌0.18%到最多上漲0.41%。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央行將1年期MLF操作的利率從3.3%下調至3.25%。既在意料之外,與通脹壓力下的市場共識相悖;又在情理之中,其觸發條件和政策邏輯符合降息的“四維空間”理論。

自LPR形成機制改革後,降息空間已經從“一維”變為“四維”。降息空間的大小不可再一概而論,不同維度空間的開閉輪動將決定央行降息結構化的立場、時機和形式。此次央行“意外”調降MLF利率,驗證了這種空間輪動。基於“四維空間” 的分析框架,程實認為,短期降息空間的釋放已較為充分,長期降息空間仍待培育,因此,需警惕市場的降息預期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明年上半年貨幣政策工具或將以定向降準為主,下半年降息進程則大概率有望加速發力。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下調政策利率符合市場預期,有助於發揮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作用。本次對到期MLF等量投放操作,表明央行繼續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確保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下調1年期MLF利率5個基點,是去年4月以來首次下調該政策利率,符合市場預期,表明央行發揮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作用,對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定和擴大內需具有積極作用。

華鑫證券私募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傅子恆認為,MLF利率具有很強的市場引導信號作用,這一利率的下調可以認為是一次變相的降息,對股市構成一個利好消息。但MLF下調利率畢竟不是降息,只能表示央行對市場引導態度。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過去調息,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調整,定價上對於銀行淨息差的直接衝擊有限。而當前非對稱調息模式下,有必要適時對一些流動性相對緊張,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較大的銀行加大定向流動性支持力度。不排除年末流動性緊張時點,央行仍有定向或全面降準的可能。

總而言之,央行本次降息操作對市場而言有一定的超預期成分,其信號意義更強:經濟存在一定下行壓力,政策思路仍然是預調微調,“穩經濟”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