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為什麼這樣“紅”

在剛剛閉幕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一時間,“中國之治”成為熱搜詞彙,在國內外引發廣泛的關注熱議,在各地城鄉基層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中國之治”為什麼這樣“紅”?歸根到底,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鮮紅的旗幟”,“中國之制”向“中國之治”的“進化”讓人民共享制度建設的“紅色果實”更加真切。

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定海神針”。中國共產黨是國家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1992年鄧小平在視察南方時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今天,圍繞“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給出最堅定的答案,那就是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帶領中國人民更加從容地應對風險和挑戰,戰勝艱難險阻。

人民需求是激發前行的“動力引擎”。得民心者得天下。什麼是共產黨?80多年前,3名女紅軍用“半條棉被”作出了回答。一條棉被,剪成兩半,永遠相連,記錄著紅軍與百姓間的親密情感,也象徵著共產黨和人民群眾須臾不可分離的魚水深情。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的今天,中國14億人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表現在百姓的笑容裡,體現在人民的獲得感裡。從“半條棉被”到“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自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那一天起,我們黨始終帶著“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讓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

“中國之治”是開創美好未來的“金色鑰匙”。對於外媒來說,中國,是個一再打破預期的“謎”。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的70年,中國走出了一條最具“特色”的“中國道路”。“中國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幹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70年來,我們在走“中國道路”的同時見證了西方衝突加劇與社會不公、黨派政治與社會分裂,給西方模式“追崇者”重重一擊,“中國之治”是可學的,“中國道路”是走得通、走得好的。只有向著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邁出更堅實的步伐,才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時代起點上,讓我們秉持一張藍圖幹到底的精神,以“中國之治”向世界展示,讓“中國之治”綻放更加絢麗的顏色,用“中國之治”敲擊出開闢未來的強音!(來源:共產黨員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