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當年的李少紅與周迅。/ 圖蟲創意

衡量一部劇有許多標尺,十九年前的《大明宮詞》,無疑在“雅緻”這個維度上,刷新了中國電視劇的新高度。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李少紅再一次被輿論包圍,不過這一次,滿是質疑和揶揄的聲音,像極了近十年前的那場“新《紅樓夢》”風波。


在最近的一檔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裡,李少紅作為導師的表現引起諸多觀眾不滿。她說話不留情面,稱呼郭敬明為“那個誰”,在挑選晉級者時,直接跳過了表現不錯的青年演員高至霆。觀眾們忿忿地到網上留言,給這位六旬女導演冠上刻薄、高傲、偏心、獨斷、低情商等等詞彙。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李少紅以一種和作品無關的方式,被熱烈討論。/ 微博@鳳凰網娛樂


直到有人問出了那個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收穫了不少贊同:


“李少紅是誰呀?”


李少紅是誰?提出這樣的問題,要麼年紀太輕,要麼看劇太少,只記得當年那部一地雞毛的新《紅樓夢》。大眾常常容易犯兩個毛病:一是作品和人品分不開,批評創作者的言行時,總要拐到作品上去;二是一概而論,似乎傑出的作者必須永遠出彩,沒有“翻車”的資格。


李少紅的作品不算多,其中固然有一些口碑平平,但單單一部《大明宮詞》,就是無數文青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白月光。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陳紅飾演的太平公主。/ 電視劇《大明宮詞》


當然,就像同一檔綜藝節目裡坐在身邊的老同學陳凱歌,很難再拍出超越《霸王別姬》的電影一樣,導演李少紅恐怕再也無法復刻《大明宮詞》,這部承載了戲裡戲外許多人記憶的經典。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今天什麼日子也不是,只是我想你了”


2000年3月,電視劇《大明宮詞》開播。正如名字一樣,這部劇的大部分故事都發生在瑰麗的盛唐,發生在堂皇的大明宮內,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以歷史劇的眼光看待它。


無論是角色設計、情節鋪陳,還是臺詞演繹,這部劇與真正的歷史都相去甚遠。

和前一年播出的《雍正王朝》相比,《大明宮詞》既沒有宏大的歷史畫卷,更沒有貫穿始終的家國精神,正如導演李少紅自己所說,“我只是想怎麼來解釋這些事,能夠更讓人覺得有一定的合理性”,《大明宮詞》追求的不是一種歷史真實,而是一種人性真實。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不能以歷史劇的視角衡量《大明宮詞》。/《雍正王朝》


歷史僅僅是一方舞臺,以太平公主與三任愛人以及母親武則天的糾纏為主線,女人與男人、愛情與道德、親情與權力的種種牽扯,才是這部劇的主題。


在遙遠的新世紀初,觀眾或許還不能完全接受這樣別具一格的“歷史劇”,最先帶來震撼的,是典雅綺麗的美學風格。


比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少年太平公主初見薛紹的場景:十四歲的小公主在上元節之夜,與宮女一同溜出皇宮,戴著買來的崑崙奴面具閒逛。在擾攘的長安街頭,小公主很快走散,急得一邊流淚,一邊掀開路人面具尋找宮女,就此碰上了讓她一見傾心的薛紹。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當然美好的前提是趙文瑄和周迅的顏值足夠能打。


“我從未見過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他剛毅面頰上徐徐綻放的柔和笑容。我十四年的生命所孕育的全部的朦朧的嚮往,終於第一次擁有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形象。”

如此美好的畫面,再配上這樣美好的句子,對於電視前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而言,感染力比當時紅得發紫的瓊瑤劇大概還要高上幾倍。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太平公主和薛紹成婚。/ 電視劇《大明宮詞》


所謂“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次怦然心動的相見,並不是一個圓滿故事的開頭,而恰恰是太平公主悲劇宿命的起點。正是從這裡開始,她純淨的青少年時代戛然而止,像一隻執拗的飛蛾撲向愛情的燭火,直到毀滅。


再比如太平公主看望亡夫薛紹的牌位時,那段悽婉的自白,同樣讓人動容:

今天不是你的祭日,也不是你的生日,今天什麼日子也不是,只是我想你了!你在做什麼?是在和慧娘同歌《長相守》嗎?我打擾你們了,我很寂寞。我受不了沒有你的日子,我再也不是那個嬌憨任性的女孩子了,不會再為一張動人的臉孔而傾其所有。我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我真切地懷念那初次見到你時的感覺,就像懷念我曾經擁有的一筆精彩的財富。


這種濃重的悲劇性,還出現在這部劇的許多角色身上。比如在太子弘離世後,他的同性愛人合歡在朝堂上徹底釋放自己的悲傷,面對皇帝和皇后,歇斯底里:

你們不必這樣看著我,其實這在宮裡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實,只不過沒有人挑明而已。是的,我是他的愛人,我今天要讓所有人知道這個事實……太子的生命就是我生存的全部理由,太子的夙願即是我終日的嚮往。


考究的服飾,精緻的佈景,明暗交替的色調,以及上面這樣紛繁華麗的臺詞,無不帶給2000年的觀眾一種獨特的體驗。《大明宮詞》或許不夠厚重,但足夠輕盈、幽深,當年有多少人不喜歡它,就有多少人深愛它。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劇中的周迅與胡靜。/ 電視劇《大明宮詞》


時隔多年,《大明宮詞》仍有不少擁躉——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說,類似的劇集再也沒有出現過。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大明宮詞》何以這樣美?


胡玫是與李少紅齊名的女導演,二人也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同學。胡玫愛拍“男人戲”,《雍正王朝》《漢武大帝》《喬家大院》,殺伐決斷,縱橫天下,格局要多大有多大。


李少紅則不同,鏡頭下盡是柔婉、細膩、潮溼的女性故事,在《大明宮詞》盛唐的服飾器物和濃重的悲劇色彩之下,是鮮明的女性主義視角。


對命運感到疲憊的太平公主問武則天:“母親,難道我們一生都註定孤獨嗎?”武則天回答:“女人能找到依靠的大樹固然好,如果找不到,就自己紮根於土壤中,站起來。”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武則天與少年太平公主。/ 電視劇《大明宮詞》


如此看來,李少紅不僅是身份上的女性導演,更是藝術上的女性導演,這為整部劇奠定了“美”的基調。


《大明宮詞》的臺詞歷來為人稱道,有人說這是莎士比亞式的語言,其實準確來說,這是“莎士比亞譯本”式的語言。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飄逸的張易之,同一個演員,不同的味道。/ 電視劇《大明宮詞》


比如劇情後期,與薛紹外形酷肖但個性迥異的張易之對太平公主動情,他用紅布蒙上公主的眼睛,又點燃燭火:

公主,你看見了什麼?我看見了火。火是什麼顏色?火是紅色。紅色什麼感覺?是溫暖,是熱情。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這種非但不古典,反而很西方的“歷史劇”,呈現出一種別樣的美感。編劇鄭重和王要改寫《大明宮詞》原劇本的時候,王朔、梁左的情景喜劇最火,他們塑造了一種有別於傳統的市井語言,逗樂、刻薄,撲面而來煙火氣息。


很顯然,讀了很多西方文學的鄭重和王要不想要這樣的語言,他們想用《大明宮詞》做一次嘗試。


據說李少紅最初並不接受這個劇本,編劇就把她拉進一間昏暗的小屋,點燃蠟燭,朗讀臺詞,模擬了張易之和太平公主的橋段,李少紅這才被打動。後來,鄭重還客串了一個異國王子的角色,當然他的演技相比於編劇才華,就要遜色一些了。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郭冬臨在劇中飾演李顯。/ 電視劇《大明宮詞》


導演和編劇之外,演員也是這部劇成功的關鍵,試想如此唯美的臺詞,要是配上不過關的演技,很容易變成車禍現場。幸運的是,歸亞蕾的武則天、趙文瑄的薛紹和張易之、傅彪的武攸嗣都幾近完美,一閃而過的胡靜、李冰冰也留下驚豔的側影。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陳凱歌導演《荊軻刺秦王》中的周迅飾演的盲女。


在此之前演過《蘇州河》和《荊軻刺秦王》的周迅,把少年太平公主的活潑、靈動、單純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扮演成年太平公主的陳紅,則展現了她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憂鬱之美。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少女時期的太平公主。/ 電視劇《大明宮詞》


衡量一部劇有許多標尺,十九年前的《大明宮詞》,無疑在“雅緻”這個維度上,刷新了中國電視劇的新高度。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成年後的太平公主。/ 電視劇《大明宮詞》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李少紅的變與不變


自從2010年那部並不成功的電視劇版《紅樓夢》之後,似乎李少紅走到哪裡,都只有被揶揄的份。人們嘲笑《紅樓夢》裡的銅錢頭妝容,嘲笑女演員的演技,嘲笑“鬼氣森森”的快進畫面。


其實,改變的或許不是李少紅的拍法,而是她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對精神內核的把控,只剩下拍攝手法這具外殼,難免受到指摘。大概像很多人猜測的那樣,她並不足夠了解、也不足夠喜歡《紅樓夢》。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新版《紅樓夢》,有人踩有人捧,豆瓣評分跌跌撞撞地回到六分。


時間推回到五十年前,因為父母的關注都集中在剛剛出生的弟弟身上,十四歲的少女李少紅登上火車,不顧在站臺上追著火車跑的父親,去往千里之外參軍,人生軌跡從此改變。


1978年,高考已經恢復,之前只讀了幾年書的李少紅重新考回學校,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這一屆北影出了許多日後響噹噹的導演,胡玫、陳凱歌、田壯壯,還有一個從陝西來的“貌不驚人,中等身材,衣帽平常,在人群中顯不出來”的青年,張藝謀。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攝影機前的陳凱歌和張藝謀。


獨立執導電影已經是近十年後的事情,作為北影廠僅有的幾個年輕導演之一,商業片《銀蛇謀殺案》的任務落在李少紅頭上。這部因為血腥鏡頭太多而遭舉報的電影,竟是女導演李少紅的處女座。


到了第二部電影《血色清晨》,李少紅的野心漸漸浮現。電影改編自馬爾克斯的名作《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故事背景卻從南美搬到了一個普通的中國村莊。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1992年的《血色清晨》,至今保持高分。


和其他第五代導演一樣,影片充滿對黃土地上麻木看客的呈現和對傳統的反思,不同的是,對女性角色的刻畫更細膩了幾分。在外地拍戲的張藝謀特地去附近的縣城買票看了電影,影院裡觀眾很多,他被擠得貼在後牆上。


電影學者戴錦華這樣讚譽道:“李少紅便如是以《血色清晨》為1990年留下了一部令人難忘的影片,留下了一份歷史的、冰川擦痕式的社會檔案。”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歸亞蕾和周迅同樣出現在《橘子紅了》之中,背景由宮廷轉至江南的深宅大院。


之後的《紅粉》《雷雨》《大明宮詞》《橘子紅了》,李少紅的風格逐漸成型,一直到九年前那部備受爭議的《紅樓夢》。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沒有太平公主,也沒有張大民


《大明宮詞》播出的那年,還有一部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也出現在熒幕上。這兩部熱播劇分別是雅和俗的代表,它們在無數中國家庭的電視上交替上演,也可以看做是不同藝術風格和追求的反覆拉鋸。


前者宮苑深深、詞句高雅、命運糾纏、百轉千回,後者芸芸眾生、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細水長流。當太平公主絕望地面對殘破的愛情時,隔壁的張大民正端著痰盂、一路貧嘴穿過衚衕。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不拔高,不貶低,《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恰是生活本來的樣子,是《大明宮詞》的另一端。


大雅和大俗的碰撞,恰是作為觀眾最幸福的年代。


有趣的是,《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編劇劉恆在1992年也與李少紅有過合作,二人共同拍攝了電影《四十不惑》,主演有李雪健、宋丹丹,還有佔了兩個小鏡頭的年輕的蔣雯麗。在這部電影之後,李少紅就遠離了現實生活題材,向幽深的宮廷、豪門出發,劉恆則一轉頭,回到了他長大的衚衕。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李雪健和宋丹丹,遭遇中年危機的夫妻。/ 電影《四十不惑》


無論是何種風格的探索,這些電視劇都完全對得起守在電視前的觀眾,對得起漫長的時光和廣袤的土地。


時光流轉,今天的電視劇讓人目不暇接,卻失去了被銘記的品質,有人用“三四千塊月薪的年輕觀眾看著電視劇裡住著大平層的土豪哭窮”來形容觀劇時的某種擰巴感受。


《大明宮詞》裡那種極度的唯美消失不見了,《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裡那種熱氣騰騰的生活氣息也消失不見了,兩頭不靠的中國電視劇雙腳離地,卻再也夠不著雍容華貴的氣質,只配做下飯時的消遣。


不信仔細回想一下,還記得起多少兩三年前的國產電視劇?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遊客在橫店觀看劇組拍攝現場。/ 圖蟲創意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結尾,張大民兩口子告訴兒子,活著有時候沒什麼意思,但剛覺得沒意思,就突然覺得特別有意思——平民用活著迎接生活。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大明宮詞》的結尾,心如死灰的太平公主一步步走向那束白綾,了結自己的生命——王公貴胄用死亡逃離命運。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而今我們打開播放器,在動輒五六十集的劇集裡很少看得到生活,也很少摸得到命運,只有來來回回的廉價情感和反覆出現的平庸表演。


坐在綜藝舞臺上,以導師身份接受批評或者讚譽的李少紅、陳凱歌們,能告訴我們這是為什麼嗎?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戴錦華,《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2016.11

方希,張藝謀,《張藝謀的作業》,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

鄭重,王要,《大明宮詞》,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6

晏文靜,《的編劇說,言之有物就帶來誠實,“可以錯,但不隱瞞”》,好奇心日報,2017.10

蔣波,《第五代女導演李少紅:和姜文不打不成交》,人民網娛樂頻道,2014.12

《叛逆李少紅:14歲坐火車離家出走》,中國網,2010.8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作者 | 曹吉利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