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地區適宜種植哪些優質玉米種?

薇薇cherry


黃淮地區是我國玉米主產區,近年來,該地區生物及非生物災害頻發,玉米生長期間常有風、雹及旱澇災害發生,且耕作方式複雜多樣,玉米病害比較嚴重,市場品種紛繁複雜,玉米商品質量較差,這些已成為了黃淮地區玉米生產增產增收的制約因素。針對玉米生產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示範推廣適宜栽培技術,特別是近年來推廣的優質、高產、多抗、廣適玉米品種陝科6號,在黃淮各地表現突出,深受農民歡迎,推廣面積逐年擴大,為黃淮地區玉米的增產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1 黃淮地區的氣候生態特點

黃淮地區(包括豫中南、魯南、皖北、蘇北)屬暖溫帶半溼潤、半乾旱氣候,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該區氣溫較高,玉米生育期間平均氣溫22~26℃,無霜期從北向南為170~240d,降雨量較豐富,年降水量在500~800mm,雨熱同季,夏季降雨量佔全年總降雨量的70%以上,≥10℃積溫為3600~4700℃。本區域屬於1年2熟生態區,玉米種植方式多種多樣,間作、套種和複種並存,自然條件適合夏播玉米生長。但黃淮夏玉米區也存在降雨分佈不均、風災、旱澇、花期高溫、後期陰雨寡照等問題,玉米鏽病、莖腐病等病害嚴重,使得玉米單產年份間不穩定。

2013年,黃淮地區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高溫乾旱疊加災害,部分品種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雌雄穗異常;2014年,玉米生長後期陰雨寡照,導致青枯病暴發;2015年,南方鏽病在黃淮地區突然暴發,南部地區尤為嚴重,農戶未能及時採取有效防治措施,導致嚴重減產;2016年黃淮地區在玉米開花授粉期間遭遇高溫熱害,導致部分玉米品種結實率嚴重下降,玉米禿尖、花棒現象嚴重,局部區域還發生了玉米穗腐病;2017年7月中下旬,該區域持續高溫,出現大量玉米果穗畸形、空稈、花棒等問題,安徽北部部分區域還出現嚴重倒伏。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少昆總結:“多種不同類型的氣候災害輪流發生,才是制約黃淮海玉米生產的最主要問題。”

2 品種特點及生產表現

陝科6號於2010年通過陝西省審定並進行推廣,2011年開始在黃淮海其他區域試驗示範,在玉米生產風調雨順的年份,陝科6號並未表現出突出特點,自2013年以來黃淮地區各種氣候災害頻發,玉米病害嚴重,陝科6號在生產逆境中優勢得到體現,市場認可度逐年提升,累計推廣面積超過70萬hm2,成為區域性的主導品種之一。2016—2017年,陝科6號被陝西省農業廳列入陝西省夏玉米區重點推廣品種。

2.1 品質優良 2009年,經陝西省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玉米品種品質分析,陝科6號籽粒容重784g/L,粗蛋白(幹基)含量9.8%,粗澱粉(幹基)含量80.8%,粗脂肪(幹基)含量5.8%。屬高澱粉品種,超過國家發酵工業用澱粉玉米質量一級指標。高抗穗粒腐病,籽粒不黴變,大小均勻,外觀黃亮,角質化程度高,商品性好,可滿足大型澱粉加工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對優質玉米原料的要求,可有效降低澱粉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玉米產品的附加值和效益。陝科6號的推廣價值在其具有廣闊的綜合利用前景,有效提升了全產業鏈的綜合效益。

2.2 豐產突出,穩定性好 以2008—2009年陝西省夏玉米區域試驗資料為基礎,通過平均產量、增產百分數、變異係數、迴歸係數法、高穩係數法和非參數度量法等6種評定方法,客觀評價、分析了陝科6號品種的豐產性、穩定性。結果表明,陝科6號較對照鄭單958增產8.3%,變異係數低於對照,穩定係數接近1.0,高穩係數、豐產指數顯著高於對照,說明陝科6號豐產性突出、穩定性好。

2.3 抗病性突出 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008—2009年2年接種鑑定,陝科6號高抗穗粒腐病、小斑病,抗莖腐病、大斑病。2014—2016年黃淮南部地區陸續暴發莖腐病、鏽病、穗腐病等病害,陝科6號在大田生產中綜合抗病性突出,顯著優於其它生產品種。

2.4 耐熱害能力強 2016、2017年黃淮局部地區高溫熱害,尤其東、南部地區受害更重,很多玉米品種出現缺粒、小穗、果穗畸形、空稈、禿尖、陰陽穗等問題,造成明顯減產,甚至絕收;而陝科6號由於田間群體協調,透光性好、雄穗分支多、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強等特點,表現出抗高溫耐熱害,空稈少、不花粒、禿尖小、籽粒飽滿。

2.5 耐密植 陝科6號株高穗位較低,株高240cm左右,穗位高80cm左右;株葉形態好,株型緊湊,穗位以上節間較長,葉片與莖稈夾角較小,葉片較短;穗位以下葉片較平展,群體通風透光良好,光能利用率高。陝科6號在60000~90000株/hm2密度下均能夠獲得較高產量,種植密度在75000株/hm2以上時對地力水平、肥水條件要求更高,一般田塊適宜種植密度為67500株/hm2。

2.6 抗倒性好 陝科6號株高與穗位比適中;莖基部節間短,莖稈堅韌;根系發達,地下根系深而多,地上氣生根層數多、數量多,大田生產的實際表現抗倒性好。

2.7 適應性廣 經過多年多點的試驗試種表明,陝科6號的適應性廣,已先後在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湖北等省(區)引種備案(晉引玉2013014、魯引2017019號、豫引種(2017)玉015、(冀)引種[2017]1號、皖引玉2017017、(蘇)引種[2017]第011號、鄂引種2018101)。近幾年在長垣、輝縣、鹿邑、蠡縣、諸城、冠縣、泗縣、泗洪、寶雞等地縣已成為當地的主栽玉米品種。

3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3.1 優選種子 選擇質量優活力高的種子,保證一播全苗,種子純度≥98.0%,發芽率≥90.0%,淨度≥99.0%,水分≤13.0%。

3.2 適時播種 按照當地氣候適時早播,黃淮地區一般在6月10日左右播種為宜,6月20日前完成播種。

3.3 合理密植 根據各地種植技術要求設置合適的株距和行距,採用精量播種,一般肥力田塊播種密度60000~67500株/hm2為宜。以高產攻關為目標的高肥水田塊,種植密度75000~82500株/hm2。在3~5片葉時間苗、定苗,最終達到計劃密度。

3.4 科學施肥 根據夏玉米生長髮育需肥規律,每生產100kg籽粒,大約吸收N 2.6~3.0kg,P2O5 1.0~1.1kg,K2O 2.4~2.5kg,有機肥、磷肥、鋅肥等作底肥一次施入,氮肥分2次追施。播種前施足底肥(土雜肥或三元複合肥),約施三元複合肥600kg/hm2左右,注意種、肥要保持一定距離,以防燒苗;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機械深施尿素300kg/hm2,攻穗增粒;玉米吐絲前後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50kg/hm2,養根保葉,增加粒重。

3.5 化學除草 玉米播種後1~2d,使用乙草胺(50%乳油)2250~3000mL/hm2,加水600~750kg/hm2噴霧,可有效預防田間雜草;或使用其他玉米苗前專用除草劑。若使用苗後除草劑,應在玉米3~5葉期進行,5葉後使用,容易產生除草劑藥害。

3.6 病蟲害防治 選用種衣劑包衣種子,防治地下害蟲等;在粗縮病發病較嚴重的地區,玉米出苗後用10%吡蟲啉1000倍液噴灑玉米苗,可防治灰飛蝨,從而有效防治粗縮病;玉米11片葉左右,用甲維鹽+吡蚜酮兌水噴霧,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粘蟲,還可兼治蚜蟲。

3.7 合理排灌 玉米苗期如遇暴雨要及時排水,防止芽澇和苗澇。玉米孕穗期、吐絲期出現乾旱,會導致果穗無法正常發育而出現穗小、粒少、禿尖、花粒棒、空稈等情況,使玉米嚴重減產。因此,在此期間一定要確保給予玉米充足的水分。有灌水條件的,應在拔節到抽雄期間10~15d內灌2次水。

3.8 適時收穫 玉米成熟的標準:果穗苞葉乾枯變白,逐漸鬆散;籽粒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色層,並顯示出特有光澤。在不影響下茬作物播種的情況下,可稍微推遲收穫,既能提高產量和質量,又方便了收穫後晾曬和脫粒。








口鎮小哥


1、龍高L2

高產玉米品種龍高L2,以畝產噸糧(667㎡),鐵稈抗倒著稱,高水肥條件好下,龍高L2創造了每公頃32000市斤的高產記錄,為業界所稱道。

玉米種子龍高L2由黑龍江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高產育種室育成,2004年黑龍江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該品種審定名稱為龍高L2,商品名稱為寶玉龍高L2。

本玉米品種適應區域廣,生育期122—127天左右,審定積溫2350℃,在2500℃以上的積溫條件下,會獲得理想的脫水效果和成熟度,適於黑龍江省第一、二積溫帶種植。苗期生長健壯,株高2.8米左右,穗位95釐米,葉片上舉,株型收斂,稈強不倒伏,活稈成熟,有較好的抗旱、抗逆性,高抗玉米大斑病、絲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和青枯病。果穗圓柱形,18行——22行左右,每行45粒左右,百粒重35克,籽粒馬齒型,橙黃色,容重751克,角質糧,栽培條件適當產量可達1000公斤以上。

在高產田塊龍高L2平均垧產量超過30000斤,遠超同熟期品種,創造了黑龍江省玉米高產記錄,商品糧為角質糧,米質較硬,售價相對較高,商品糧顏色金黃,適合作為食品原料、飼料及釀酒原料,該品種引起了業界人士和各地農民的極大熱情。

2、良玉99

審定編號:國審玉2012008。

良玉99為耐密品種,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270釐米,穗位100釐米,株型緊湊。果穗錐型,穗長400px,穗行數16~18行,籽粒黃色、馬齒型,品質上,百粒重36.5克,紅軸。中等肥力以上地塊種植,春播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一般畝產700公斤,適應遼寧大部分晚熟玉米區種植。

高密度:每畝地4500--5000棵,果穗均勻 裡外一致,無空杆,不突尖。 高抗倒伏,莖稈粗,抗8級大風。高抗青枯病,絲黑穗病,粗縮病和矮

花葉病毒病。米質好 容重高。一般畝產900公斤,高產1100公斤以上,比鄭單958增產 15-20%。





石林阿妹種植園


對於玉米的品種的原則,應該和其所在的地區的氣候以及土地的質地有關

黃淮地區重視玉米的品種選擇,這是提升夏玉米產量的重要基礎,選擇玉米品種的依據是結合黃淮地區的自然生長環境,選擇適應氣候、地域要求的玉米種類。此時優選雜交玉米,雜交玉米的優勢是性能良好、有較好的耐寒性能、抗倒伏性強,並且幼種存活率較高,秧苗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不同的氣候、地域條件下都可生長。而黃淮地區夏季有較高溫度,雨水量豐富,有較為平整的地勢地質,因此在本區域內可種植雜交玉米。主要品種包括:高優1號、眾信一號、大眾958、鄭單958等。對於品種的選擇可以利用需種植區域的土體質量、土質含水量進行決定。






平凡可gui


有以下幾種: 隆平206,濟單8號 滑玉11表現都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