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五大體系”助推水生態文明建設

多彩貴州網訊 (王喬花 本網記者 雷欽) 近年來,惠水縣嚴格按照省級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狠抓水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實,2018年通過了省級第三方評估為合格。

惠水:“五大体系”助推水生态文明建设

惠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工作中,惠水縣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統領全縣水利改革發展,著力構建水管理、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五位一體”的水生態文明體系,助力建設生態幸福惠水。主要任務包括,落實最嚴格的水管理體系,構建統籌可控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創建規範協調的水環境保護體系,形成良好自然的水生態體系,建設特色鮮明的水文化體系。

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落實了全縣38條河流河長制和23個水庫庫長制,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和水資源優化配置,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2017年全縣用水總量1.26億元立方米,全縣年度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為54.58立方米/萬元,城市供水管網漏水率控制在20%以內,城市供水保證率在9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重要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農村飲用水質達標率75%。

狠抓水安全體系建設,堅持完善防洪減災體系建設,對縣城規劃開展防洪論證,給城市的修建規劃提供了防災依據,完成了惠水縣三岔河山洪災害治理工程。

惠水:“五大体系”助推水生态文明建设

惠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強化水環境保護體系建設,堅持以控源、截汙、減排為手段,採取工程與管理措施相結合,強化汙染源全過程監管,加強水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控制面源汙染,完善水源地保護措施,加強水源監督管理。2017年至2018年惠水縣漣江河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汙水處理集中處理率達到85%以上,鄉鎮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5%,工業廢水達標率達10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率達到90%。

抓實水生態體系建設,積極實施漣江水體公園建設,濱河生態廊道建設及溼地保護、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進行水生態修復。新建、改建主要河湖生態護岸長度達到37千米,主城區水域面積達到6.5%,生態溼地面積達到8平方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6平方千米,2018年惠水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了59.3%。

創新水文化體系建設,堅持開展水文化展示活動和水景觀建設,推廣水文化意識,深入挖掘水文化資源,加強水文化傳承和弘揚,建設琴山逸響,野梅領森林公園、好花紅音樂小鎮和橘香花海等特色鮮明的水文化體系水利風景區3個。舉辦“賽龍舟”、“好花紅藝術節”等水文化活動次數達4次,新建水文化載體1個,城市清水岸線長達12公里,水生態文明理念普及率達到60%。

據瞭解,惠水縣共完成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規劃項目總投資25.09億元,完成投資率100%。通過實施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水環境質量得到提升,水環境得到恢復,生態系統多樣性得到了保護,人民生活環境居住水平得到了提升,生態文明意識得到了明顯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