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晉寧區出土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張騫沒有打通絲綢之路時,雲南便有了蜀身(冤音)毒道,與印度,阿富汗等國進行貿易。

張騫向漢武帝彙報工作,提及了此事。當時印度與阿富汗等地有蜀國的布匹和邛竹杖銷售。漢武帝兵臨滇國,滇王舉國投降,並請置吏入朝。 漢武帝此舉想打通兩條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與他們進行貿易。

昆明晉寧區出土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事實上,蜀身毒道遠沒有絲綢之路之繁華。甚至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750年後,大唐僧人玄奘法師,去印度求佛法,沒有選擇蜀身毒道,而選擇比蜀身毒道距離更遠的絲綢之路。

從詛盟場面銅貯貝器這件出土的文物中,我們是否得到了答案呢?

昆明晉寧區出土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詛盟場面銅貯貝器出土於昆明晉寧區,是西漢時期文物。顧名思義,貯貝器,即是用來盛裝貨幣——貝殼。西漢時期仍然使用貝殼為貨幣,應該是落後的。

詛盟場面銅貯貝器是屬於當時古滇國滇王與貴族使用的器物。

古滇國出於《史記》中記載,亡於《史記》中記載。

昆明晉寧區出土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同類器物

公元前278年,楚國遣楚將莊礄率領一支隊伍到達滇池地區,征服當地人後,建立滇國,都城在今昆明市。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出兵征討雲南,滇王拱手降漢。

詛盟場面銅貯貝器上面所記錄的詛盟,即是古滇國時期一種盟誓儀式,曾在古云南一帶盛行。《華陽國志·南中志》:凡有大事,滇人必設立祭壇,供奉祭品,舉行盛大典禮。

昆明晉寧區出土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同類器物

詛盟場面銅貯貝器,高51釐米,蓋徑32釐米,底徑29.7釐米。出土時器內貯貝300餘枚,上鑄圓雕立體人物127人,以幹欄式建築上的人物活動為中心,表現了滇王殺祭詛盟的典禮場面。

此貯貝器器身呈筒形,腰微束,兩側有對稱的虎形耳,底部有3只獸爪足。房屋建築主要由屋頂和平臺構成。屋頂呈人字形,平臺由小柱支撐,上面高凳上垂足坐著一位主祭人。這位主祭人的周圍放置16面青銅鼓,其左前方和右側均為參與祭祀者,面前擺放著祭品。平臺左右兩側為椎牛刑馬、屠系宰羊等場面。

人物角色和神態的表現很細膩,有主祭者、被捆綁於祭祀臺上待刑的男子、擊打樂器的人、姿態各異的婦女、騎在馬上的士兵等,每個人物體型很小但人物的鼻唇耳能被清晰分辨。

整個場面是古滇國生活的寫照。

昆明晉寧區出土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特別指出,主祭者是婦女,反映當時古滇人是母系氏族社會。

雲南的氣候適應於人類的生存,為什麼一直落後於中原王朝呢?與同緯度的印度相比較,也是落後。這是什麼原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