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雪城中醫藥發展(上)——打通中醫藥服務城鄉百姓的“最後一公里”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人民對醫療健康的追求越來越高,對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傳統特色和優勢,是新時代賦予中醫藥事業的重大使命。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作,以推進基層中醫藥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為目標,按照“夯基礎、補短板、重內涵、提質量”的工作要求,積極探索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方法和路徑,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體推進、全面提升,較好地滿足了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聚焦雪城中醫藥發展(上)——打通中醫藥服務城鄉百姓的“最後一公里”

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特色優勢逐步顯現

為了不斷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我市建立了以市中醫醫院為龍頭,6縣(市)中醫醫院為樞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的三級中醫服務網絡模式。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積極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按標準設置中醫科、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設備;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也按標準配備了適宜的中醫診療設備。去年,新農合合併到醫保前,各縣(市)均將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製劑以及針灸、推拿、拔罐等中醫藥常見非藥物治療技術項目納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範圍,有效地激勵了農民群眾自發選用中醫藥治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佔同類機構診療量的比例達到25%以上。

據瞭解,截至目前我市6個縣級中醫院有4個達到二級甲等標準,有92%、93%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有78%、7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寧安市、海林市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複審驗收,海林市、穆稜市、寧安市中醫院入選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單位。8箇中醫重點專科通過省級驗收,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專病)達到12個,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1個。

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升 服務面逐步拓寬

要讓傳統醫藥大放光彩,其中人才是關鍵。我市積極組織基層中醫藥人員參加省、市中醫藥健康管理、中醫康復能力和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臨床適宜技術培訓班,同時注重加強基層中醫藥繼承創新能力,通過集中理論培訓、巡診帶教等活動為基層培養傳承人30餘名。

目前,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佔同類機構醫師總數比達到20%以上的分別有21家和37家,87%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或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臨床類別醫師;60%以上的村衛生室有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鄉村醫生或中醫類別醫師。

此外,全市各縣(市)、區還分別開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培訓,對“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中醫保健等相關內容進行系統培訓,各基層醫療機構針對重點人群開展了老年人的中醫指導和0-36個月兒童的中醫調養工作。

聚焦雪城中醫藥發展(上)——打通中醫藥服務城鄉百姓的“最後一公里”

穩步推進城鄉對口支援 深入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

在穩步推進城鄉對口支援工作上,市中醫醫院與市級2家醫院、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了對口支援協議,並牽頭組建了由74家二級醫院、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的牡丹江市中醫藥服務聯盟;各二級中醫院也分別開展了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工作,每個中醫院每年至少支援4所鄉鎮衛生院,並針對基層中醫藥人員短缺問題以派駐支援隊伍為主、設備和技術指導為輔,提高受援鄉鎮衛生院的中醫藥服務能力。

為了讓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推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深入開展,全市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製作中醫藥健康知識展板、閱報欄、宣傳牆,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內容豐富的中醫藥科普宣傳活動,普及中醫藥知識、養生保健理念和方法,擴大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覆蓋面,引導城鄉居民自覺養成健康生活和行為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