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在2017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時任百度副總裁的沈抖首次提出百度App的新slogan:“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同時期,

百度提出要 “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這兩句話對百度的影響可能是很多人未曾想到的。

兩年時間後,百度在搜索+信息流組成的“雙引擎”上,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移動生態,不只是在搜索引擎中獨樹一幟,也很大程度改變了中國搜索引擎和內容產業的格局。

11月7日百度發佈了Q3財報,在大環境急轉直下、政策監管日趨嚴格、廣告市場整體下滑超過8.8%(CTR數據)的情況下,百度三季度業績保持穩健增長,營收達到281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7%;歸屬百度的淨利潤達到44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相關業績均超過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百度股價盤後上漲6.7%。

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對於整體業績,李彥宏在發佈財報時總結:

“作為我們的戰略重點,搜索和信息流的結合豐富了百度App的內容和服務,提升了用戶體驗;同時通過吸引更多創作者和機構在百度平臺上提供內容與服務,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用戶,這進一步推動了百度核心運營利潤率環比上升14個百分點。”

具體來說,百度宣佈9月百度App日活躍用戶達1.89億,同比增長25%,百度App端內搜索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前不久QuestMobile發佈的報告則顯示BAT和字節跳動聯手瓜分70%的用戶總時長,BAT三家移動App總用戶數均超過了10億。基於搜索+信息流雙引擎,百度編織了一個獨特的AI驅動的移動內容生態。

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入口:雙引擎驅動,打造“1+N”入口群

8月13日,百度官方宣佈百度App日活突破2億。DAU 2億是移動App用戶增長的瓶頸,也是超級App的入場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微信、QQ、抖音、微博、快手、WIFI萬能鑰匙日活超2億,抖音在去年11月進入2億DAU俱樂部,同一時間,馬化騰宣佈微信小程序日活超過2億;微博在去年12月日活首次突破2億;今年5月29日,快手副總裁王強宣佈快手日活躍用戶(DAU)超過2億。

DAU不是衡量用戶價值的關鍵。用戶數、用戶時長和用戶場景是App用戶價值的三要素,有的App如WIFI萬能鑰匙有用戶數但另外兩個要素比較單薄因此用戶價值較低。基於搜索+信息流雙引擎模型,百度擁有了更多用戶時長,同時有了場景延展能力。

有了超級App就有能力“一拖N”,騰訊用微信拖帶騰訊系App,阿里用手淘帶動天貓、聚划算、餓了麼,字節跳動用今日頭條拖帶抖音、西瓜和火山一樣……百度同樣形成“1+N”的格局。在發佈2018年財報時,李彥宏曾對2018年的動作有過一個總結:“在2018 年初,我們專注於百度App,進入2018 下半年,我們專注於好看及其他的優質APP,我們在2018 年底花了很多營銷資金,進入2019 年,我們應該至少專注於3 個應用程序、甚至更多。”

而增加有機流量是百度第一要務。

2019年初,藉助於在春晚高舉高打的營銷戰事,百度旗下多款App都迎來爆發式增長,百度App外,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百度貼吧、百度網盤、寶寶知道、看多多、百度文庫、百度閱讀、西番、百度極速版、百度知道等矩陣產品高速增長。QuestMobile三季度報告中百度App 9月月活是4.3億,百度系App用戶總數卻突破10億,百度因此有了更多“有機流量”。

內容:百家號帶動,實現多平臺共振

百家號是百度內容生態供給的核心平臺,是連接內容創作者與百度“1+N”入口矩陣的樞紐。最初百家號內容主要在信息流中展示,2019年,百家號內容在搜索結果中大量展示,在搜索引擎行業這是“破天荒”的事情,一度引發巨大的爭議。對於為什麼百度會這樣做,羅超頻道已經專門撰文分析,這足以表明百度對百家號的重視,將最最最核心的入口流量,給了百家號。

在流量增長的基礎上,百家號在2019年將重點放在“內容多元化建設”和“內容品質提升”上,強化短視頻、信息流(短內容)、圖集等內容形式。財報顯示,9月,百家號內容創作者達到240萬,同比增長57%。

三季度百家號2019年推出“金芒計劃”“百家榜”等優質內容專項扶持計劃,推動平臺內容從“多”到“優”提升,用戶互動數據體現出內容的提升:9月份,百家號內容分享和點贊數均大幅上漲。

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分發端百度有“1+N”的矩陣,內容端百度同樣形成“1+N”多平臺共振。

1是百家號,定位綜合內容平臺,聚集媒體、自媒體、網站站長、App、企業、組織等創作者。

  • 好看、全民小視頻各自有短視頻內容平臺,聚集短視頻創作者;
  • 貼吧則是中國第一UGC內容平臺;
  • 百度最具優勢的知識產品線,在2019年同樣花了很大力氣做內容生態建設,百度知道、百科、文庫,通過與KOL/KOC用戶、專業機構的合作,積累生產數十億高質量內容。前幾天羅超頻道曾報道,基於“知道合夥人計劃”,入駐百度知道的企業已突破4萬家,覆蓋政府以及手機、銀行、汽車、通信、家電、出版等各行業。
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N的另一部分是生態夥伴。

內容生態佈局,百度戰略特別清晰: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抓大放小。今年三季度,百度投資凱叔講故事,與快手一起投資知乎,還投資了果殼,這三個投資標的對百度的核心價值都是“內容”,且都是知識內容。在娛樂賽道,百度有愛奇藝這一王牌,QuestMobile報告顯示,愛奇藝MAU高達5.6億僅次於微信、支付寶、QQ和手機淘寶,11月7日發佈的三季度財報則顯示,截至9月,愛奇藝訂閱會員數達到1.058億,同比增長31%,會員收入佔比已過半。愛奇藝外,還有網易雲音樂、百度視頻、縱橫中文網等投資佈局,三季度百度投資免費小說閱讀頭部平臺七貓,以免費+廣告的閱讀模式獲取用戶和時長增量。

百科等產品早在2016年起便進行了全面視頻化,目前秒懂百科等短視頻知識產品已經擁有優質視頻內容60萬+,日均視頻播放量超過5000萬次。今年,百度百科還將聯合專業內容生產者和機構,結合更多展現形式,探索百科詞條正文視頻化。

可以看到,百度的內容生態佈局最重要的放在了知識和娛樂上,這跟百度自有內容生態佈局押注知識+娛樂是一致的。重視知識內容是因為百度曾經就有相當部分內容是知識,“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深入人心。重視娛樂內容是因為娛樂是“內容之王”,百度、騰訊和字節跳動無一不戰略重視,百度手握一幅很好的牌。

綜合內容平臺百家號+知識內容內外佈局+娛樂內容內外佈局,是最核心的內容體系,再加一眾長尾垂直內容,如梨視頻、西番、寶寶知道等等,百度形成了完整、獨特和豐富的內容供給,這些內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像水一樣互相流動,外部生態內容可以流到百度內,垂直內容可以流到百度1+N的入口App,不同App的內容間又可互相流動,內容在生態裡被盤活了。

服務:小程序承載,百度抵達最後一公里

搜索最終是要滿足用戶對內容或者服務的需求。PC時代百度只是內容和服務的起點,卻不是終點,用戶搜完即走,百度賺取廣告費。意識到“終點”的價值,李彥宏提出了“中間頁”戰略,實現對終點垂直行業服務的整合,雖然依然不做內容/服務的最後一公里,但距離終點已經很近。

移動時代,百度直達終點的夢想逐步變為現實——道路很曲折,比如百度曾推出輕應用、直達號,思路是一樣的,然而時機不成熟。2018年,百度App11.0從雙引擎再度升級成綜合內容與服務平臺,一站式滿足用戶內容和服務需求,小程序被引入。如果說百家號豐富了搜索的外延價值,小程序則實現了對服務的承載,移動時代用戶在不同App間跳轉門檻變高,一站式滿足逐漸成為主流,小程序,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內容和服務需求。

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百度App前身手機百度App從上線以來都在給內部子業務和外部生態業務導流,但當時手機百度App被當成容器,就像是一個筐,什麼都能裝,但裝進去的產品與手機百度App的關係是十分脆弱的。現在不同了,百度App不再是導流,而是基於百家號和小程序的模式,整合內部業務、生態業務和開發者的資源,各種數據、能力、賬號互通的同時“緊耦合”,一方面體驗更加一致,另一方面呈現出平臺效應。

具體來說小程序的成功給百度生態帶來三重價值:

一個是更好地承接內容,進一步繁榮百度內容生態。一些內容在百度更好地以原生樣式展示,比如知乎、愛奇藝、優酷、小紅書、微博的內容,克服版權問題的同時,以更適合的樣式在百度系App展示,用戶可以更好地消費內容、跟在Native App一樣互動。手握獨特的搜索+信息流雙引擎,百度依然是內容提供平臺不會錯過的入口,手握內容的大小平臺都在積極針對百度開發小程序。

第二個是更好地承接各種服務,“服務最後一公里”終於能在百度系App內一站式完成,對用戶來說減少了服務跳轉路徑,比如用戶搜索機票後,可在攜程、國航等智能小程序直接預訂,體驗和安全都大幅提升。對服務提供者來說提高了轉化,蛋殼公寓基於百度小程序將線索成本降低98%,轉化率提升32%;尚品宅配人均時長提升167%。不論什麼App獲取用戶成本都日益高漲,因為要求用戶安裝App太難了,小程序成為潮水的方向。

在百度雙引擎、內容和服務移動生態變遷下的變化,作為百度移動生態重要組成部分的B端玩家們,正在積極擁抱新的百度移動生態,迎合時代潮流,三季度財報顯示,百度智能小程序月活躍用戶達2.9億,同比增長157%,不乏微博、京東、美團這樣的頭部App。百度還投資了頭部小程序服務商有贊,聯手打造了智能小程序直營電商解決方案,讓更多品牌在百度營銷賣貨,“品效合一”。

第三個是讓百度用戶“用完不走”,成功構建一個服務平臺,形成新的商業模式,讓百度曾經想做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做成了,百度的商業生態徹底變了。

百度原先的商業模式中,百度服務用戶,將精準的搜索需求導入到第三方平臺,適當地加入廣告形成了一套被驗證的商業模式,然而本質上都是“一竿子買賣”,用戶離開了跟百度就沒關係了,百度一直是在給他人做嫁衣。然而,問題很明顯,就像一位百度高管說的:

“百度和B端企業的關係一直是零和遊戲,客戶不斷的做各種奇奇怪怪的廣告,讓用戶點擊跳轉跑掉了,不在了,他的廣告做得越奇怪,他的點擊率越高,對我們來講用戶傷害越大,而且互相都想著要麼我讓用戶多留下來,他讓用戶多走,屬於各懷鬼胎。”

李彥宏當年提出中間頁,一定程度就是想要改善這樣的關係:如何讓站長跟百度不再是博弈而是利益共同體?百度投資了一眾頭部垂直玩家,愛奇藝、去哪兒、安居客等等,效果很明顯。這跟微信現在的做法一樣。微信為什麼這麼牴觸誘導分享這樣的行為呢?App到微信獲取流量的過程,本質是在挖牆腳,一定程度會破壞微信生態,微信小程序讓開發者在微信生態內玩兒,好的微信還投資,給“九宮格”位置。

移動時代,小程序徹底幫百度解決了零和博弈的問題,用戶不再會“跑掉”,開發者在百度盤子內做生意,大家一起做好用戶體驗,一起維護這個生態,一起將蛋糕做大,然後各取所需。美團可以來提供服務,微博可以來分發內容(哪怕跟百度內容生態有一定競爭),京東可以來賣貨,有品牌的企業將百家號作為官方賬號,將小程序作為微官網,進行營銷和服務……

在新的生態裡面,百度廣告模式已不再是傳統的關鍵詞點擊付費,而是有了信息流廣告、CPS、圖文內容原生廣告、短視頻內容廣告等等新的廣告形式,同時可以在廣告外探索內容付費、前向收費、交易分成、金融服務、雲服務等等新的商業模式,百度知識垂類產品總負責人阮瑜此前就已表示對知識付費的看好,接下來會以百度文庫為主做持續探索。

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百度商業模式變得更多元,更健康,更有張力。不論是擺脫對廣告營收的依賴還是前向收費模式,是百度多年來一直都在做的,只不過一直沒做到,小程序讓百度的夙願變為可能。

通過剛好兩年時間,百度在雙引擎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全新而獨特的內容+服務的移動新生態。搜索+信息流的雙引擎與“1+N”的App矩陣互相結合,構成分發入口;百家號為主體再加上一眾垂直內容平臺的共振,成為豐富的內容供給;內容帶來龐大的有機流量和服務場景,通過小程序承載,觸達最後一公里,形成全新的商業生態。

AI:三位一體,AI成關鍵主線

2019年初,李彥宏在內部信中再次明確:百度未來採用“夯實移動基儲決勝AI時代”的整體戰略。入口、內容和服務構成的移動新生態體現出百度“夯實移動基礎”的戰略落地,同時也離不開百度“決勝AI時代”的戰略佈局。

入口、內容和服務,是百度移動新生態的三張關鍵拼圖,而百度的基石即AI技術,即是讓這些拼圖色彩與眾不同的關鍵因子,又是將這三張拼圖完美貼合在一起的粘合劑。百度的一些舉措比如雙引擎模式,被搜索引擎友商跟進,但成功建立入口+內容+服務的,全世界只此一家。正是因為有AI技術,百度才可以實現用兩年時間建成一個全新的獨特生態。

1、搜索+信息流雙引擎的領先體驗,基礎是AI。

百度、谷歌分別成為中美最領先的AI玩家絕非偶然。搜索本質上就是AI應用:通過對海量網頁數據和複雜用戶搜索詞的學習來精準匹配。在內容和服務生態完善後,百度基於AI對內容/服務和用戶需求進行更準確的理解,實現更精準的匹配,二季度搜索結果首條直接滿足率已達到了51%,領先行業。IoT時代語音交互爆發,語音搜索將成為一種重要形態,據Canalys, Strategy Analytics和IDC等領先的市場研究公司調研顯示,第二季度小度智能音箱出貨量排名中國市場第一,小度助手技能商店裡的技能已達3200個,小度助手開發者達3.6萬人,9月交互數超過42億次,是去年同期4.5倍。

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試想一下,當搜索結果首條滿足率達到100%意味著什麼?搜索會“退化”成問答,無處不在,以智能音箱、可穿戴設備、智能車載設備等形式存在於任何地方、隨問隨在。李彥宏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提出“智能經濟”時也指出,智能搜索正在演進的方向是更加精準的答案,甚至是唯一的答案,“未來如果有一天99%的用戶的問題都可以用一個搜索結果來滿足,那麼搜索將不僅限於搜索框,不僅限於設備,也不限於服務,搜索將變得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被視作是“被動搜索”的信息流的基礎是千人千面的算法,內容分發效率的基礎正是AI技術。信息流做不好的玩家,一個很重要的玩家就是AI技術底子相對薄弱,用戶會覺得“推薦得不準”,創作者會覺得“找不到讀者”。百度是信息流的後來者玩家,能夠在分發效率上快速追上先行者,正是因為有海量的用戶行為數據積累以及領先的AI技術優勢。

對於百度來說,不只是要做好信息流,還要實現搜索與信息流的結合,將搜索的數據學習用於推薦,反過來將推薦得到的數據反饋用於指導搜索,這中間的紐帶是數據和AI。讓被動搜索與主動搜索在一個App內呈現同樣是開創性的,要做好很難。基於AI技術,百度做到了。

AI正在給古老的搜索市場帶來新的可能:體驗更好、場景更多。

2、百度內容生態的日益繁榮,基礎是AI。

跟很多信息流客戶端不同,百度是“國民搜索”App,對內容要求是相當高的,然而百家號的社會化創作模式每天產出大量的內容,內容的快速生產和及時發佈的需求,與內容的嚴格審核就形成了尖銳的矛盾,百度在內容審核環節基於AI實現人機結合,大幅提高了審核效率。百度還基於數據對讀者、對內容、對趨勢進行分析給創作者選題提供參考,提供智能糾錯等工具能力,創作效率節省人力成本。

不只是百家號,百度知識、娛樂等內容,不論是內部還是生態投資平臺,在內容端都十分重視AI技術的應用。視頻老大愛奇藝就是最強調AI的平臺,這是其能夠跑在一眾視頻巨頭前面的原因之一,今年5月,龔宇在演講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會繼續改變影視文化行業的應用,除了個性化的推薦外,AI技術會在文化娛樂各個行業體現出來。技術創新,尤其是AI技術、5G技術,已經成為內容創新主要新活力。”可見,AI已成百度整個內容生態的共識。

3、百度服務生態的蓬勃發展,基礎是AI。

智能小程序是百度服務生態的關鍵一環,強調“智能”不是名頭,而是因為確實有大量AI技術能力的整合,第三方開發者可以快速開發具有AI能力的小程序,百度基於AI則可以精準地推薦內容、服務乃至商品,發佈二季度財報時,沈抖曾介紹稱:“小程序能夠藉助我們的智能算法,推薦很多內容,根據用戶的搜索給他們推薦適合的服務。”

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百度服務生態的成型,本質是百度B端生態的重構,正如前文所言,百度商業模式由此改變,廣告模式變得更加豐富,廣告外的商業模式變得十分多元,而這些變現手段全部都離不開AI的加持,比如電商,千人千面的推薦商品是趨勢;再比如內容廣告,基於AI才能更好地對內容廣告進行理解和分發,提高轉化率。三季度,百度發佈“風雲計劃”,是在原先營銷系統上的新組件,主要面向新的移動生態,其中包括三大平臺能力:數據層的“星河”、線索層的“愛番番”和體驗層的“梧桐”,無一例外,全部基於AI。

24個月,百度“雙引擎”進化成移動生態圈

在AI驅動下,百度移動生態中的關鍵拼圖被組合到一起。雙引擎和“1+N”的分發入口,“百家號+多平臺共振”的內容生態,“號+小程序”構建的服務生態,正式會師。用戶、創作者、站長、生態夥伴、商家品牌、第三方平臺,百度,不同角色的多邊價值在新生態中均得到體現,移動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百度移動生態的蛋糕卻在壯大, 且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打敗QQ的一定不是下一個QQ”,騰訊自己做成了下一個QQ即微信因此移動時代無憂。彼時,人們都在問:下一個百度是什麼?現在看來,百度自己給出了答案:下一個百度不是一個新的App,而是一個全新的移動生態,靜水潛流,兩年時間,“新百度”已然成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