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設立沔州市後如何撤鎮設街道?

「原創」設立沔州市後如何撤鎮設街道?

從1995年始,經過24年的努力,勉縣撤縣設市終於“21項指標全面達標”,預計不久後將會實現。由於“定軍山市”的市名在2016年時已被《人民日報》公開批評,筆者認為此名極可能通不過,所以在此姑且按第二推薦名“沔州市”謂之。

設立沔州市後,下一步必然是繼續推進城市化,撤鎮設街道將進一步提上日程。勉縣當前僅有1個街道辦,和城固、洋縣、西鄉甚至寧強、略陽至少2個街道辦相比,是有些不正常的,所以急需增設。筆者認為可撤銷5個鎮設立4個街道辦,分別如下:

一、定軍山街道

管轄區域:同現定軍山鎮,現設有14個行政村或社區,有戶籍人口約4.1萬。

設立原因:城市“一江兩岸”重點發展區域,主要工業區,人口稠密,醫院、學校等大型事業單位分佈多,城市化程度僅次於沔陽街道(勉陽街道應順勢更名),設立街道辦已非常成熟。

二、黃沙街道

管轄區域:同現周家山鎮,現設有11個行政村或社區,有戶籍人口約2.1萬;改設街道後,街道辦等機構仍可駐現周家山鎮政府。

設立原因:城市東擴的重點發展區域,設街道辦後以提速規劃發展。基於境內“黃沙”為木牛流馬製造地,有近2000年曆史,可借設街道辦之機恢復。另外,若考慮到“黃沙”名稍顯普通,也可考慮恢復“黃沙屯”或“黃沙驛”古名,以彰顯歷史厚重感。

三、武侯街道

管轄區域:同現周家山鎮,現設有16個行政村或社區,有戶籍人口約2.0萬。

設立原因:老縣治所在地,境內三國名勝眾多,旅遊業基礎好,有新開發大型景區諸葛古鎮,有名校武侯中學,還有未開發的張魯城所在地走馬嶺,設街道後以加速旅遊業的發展。

四、褒城街道

管轄區域:現老道寺鎮+現褒城鎮,合併後為26個行政村或社區,有戶籍人口約5.0萬;改設街道後,街道辦等機構仍可駐現老道寺鎮政府。

設立原因:沔州市的東大門,加之褒城鎮過小,不利於發展,合併設立街道後可更好地納入漢中城市總體規劃進行發展,加速與河東店鎮的接軌,加速轄區及整個沔州市的發展。“褒城”為古縣名,其歷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非常有必要保留。

以上為筆者構想,操辦時可仿效南鄭區的做法,一次性完成,如果有難度或者有其它原因,可分批實施,但在撤縣設市時至少應將最為成熟的定軍山鎮改為街道。另可同時將較小村進一步合併以便於管理,並摒棄“大吃小”做法的後患,將一些村名迴歸到較有歷史底蘊的名稱,比如南營改為珍寶。通過如此調整後,未來的沔州市將下設5個街道辦12個鎮,並由原來的18個鎮級轄區變為17個。

「原創」設立沔州市後如何撤鎮設街道?

「原創」設立沔州市後如何撤鎮設街道?

位於黃沙古鎮木牛流馬紀念亭內的石碑

「原創」設立沔州市後如何撤鎮設街道?

位於沔水灣廣場的沔陽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