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NO.129

大尾巴熊/文

大概是年幼時候聽父親講過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鄭信決定一力效仿。他下令砸掉所有行軍鍋,並告訴隨行的士兵:“今晚一定要拿下尖竹汶城,不然我們就都等著餓死吧!”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愛拼才會贏!

畫/捕風者 圖/地緣谷

在我們當今現代人的印象中,宗祠一般是古代有名有姓的大家族,或者一生豐功偉績的人才能擁有,普通人安息入土,只不過一片黃土,一方碑石,一日清明。

河南臥龍崗諸葛丞相的武侯祠,常年人際熙攘、香火不斷,屢屢青煙瀰漫,照映的是兩朝開濟、出師兩表的一片忠心。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潮州筆架山文豪韓愈的韓文公祠,依山臨水、環境清幽,牌匾金色的“百代文宗”,透露的是傳遍香火、為民請命的的愛民之心。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但在如今廣東汕頭澄海,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叫做華富村,裡面有一個鄭氏宗祠

,外觀上不甚高調,門口的對聯卻寫著:“曾與帝王為手足,欣收弟子做門生。”

這麼威武霸氣的對聯,不難看出這裡曾出了一位帝王,還是功績很高的帝王,那到底是中國歷史上的哪位皇帝呢?

其實,這裡所說的皇帝,不是中國曆朝歷代的任何一位皇帝,而是曾被梁啟超盛讚為“中國四大殖民偉人”(清末時期,殖民意味著開化、進步、強盛,非貶義)和福建的黃森屏並稱,拯救泰國(古稱暹羅)免被緬甸吞併的吞武裡大帝。整個泰國通史只有四個朝代,五十個皇帝,能被稱作大帝的,只有五位。

而這位吞武裡大帝,身居五位大帝之首。他的名字,叫做鄭信。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鄭信


而這中間又有一段鐵馬乾戈的歷史。

異國他鄉創業史

在清朝的雍正年間,廣東潮汕的樟林港上擠滿了準備出海的船伕和旅客們,殊砂油頭,白粉油腹的紅頭船準備揚帆起航;這裡面既有著富甲一方的鉅商,也有著走投無路“下南洋”謀生計的貧苦百姓。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裡面有一個平凡貧苦的澄海噠埔(潮汕話,即男兒),名叫鄭鏞,登上了一艘前往暹羅的紅頭船,下海謀生。

鄭鏞到了暹羅後,積蓄早已被船費掏空,只能靠著起早貪黑的賣水果謀生,在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勞後,娶了一位泰國姑娘羅央。不久,鄭鏞和羅央的孩子鄭信出生了。

不幸的是,鄭信的父親鄭鏞早年辛勞過多,在鄭信不大的時候便去世了,鄭信很小便被迫學會了獨立和頑強;或許是悲慘的經歷吸引了當地的貴族大臣披耶卻克里( PhrayaChakri) ,披耶卻克里便把他收做養子,並寄予厚望。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鄭信雕像

小鄭信並沒有因為生活境況好轉而墮落,不負所望的在13歲就當上了皇家侍衛,又因為精通中泰兩語被提拔為達府的軍政長官,後因政績卓越,成功當上了達府當地的衣食父母,一方官員。

1763年的鄭信,又因為政績卓越,受到國王億卡塔的嘉獎,準備擢升他為甘烹碧城城主(為當時一重要城市);當鄭信正要上任之時,宮廷外的一聲急報傳來,億卡塔國王和鄭信的臉色皆大變。

1763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危難之際嶄露頭角

1763年的故事,得從1763年的暹羅講起。

阿瑜陀耶王朝,是泰國的第二個王朝,於1350年建立,因為建立在平坦富饒的湄南河平原;今日曼谷北部的古城阿瑜陀耶城上,故稱之為阿瑜陀耶王朝。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當曼谷還是一個小漁村的時候,阿瑜陀耶就已經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大城市了,城市中祭祀的佛塔裡面用貨真價實的金粉來作畫,往來的商船從印度、大南(今日越南)、葡萄牙、荷蘭、中國來往,絡繹不絕,皇室、商人用當地優良軟糯的大米交換商船滿載的金銀、香料。

阿瑜陀耶的意思即為“不可隕落、不可戰勝的

”。當然,我們知道沒有一個朝代是永垂不朽、堅不可摧的,就像特洛伊城也號稱永不隕落之城,結果大家都知道那隻著名的木馬。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也正是因為這座城池如此繁華,引來了“有心人”的注意。這個“有心人”,便是緬甸的貢榜王朝

而歷史上,泰國和緬甸一直是世仇

。早在十六世紀上半葉,緬甸就曾兩次攻佔阿瑜陀耶城,而在之後的十五年,泰國都幾乎成為緬甸的傀儡國,泰國王室和大部分成員都被緬甸擄走,其中羞辱自不必多說。可以說是東南亞版“靖康之恥”

而在1665年-1763年,兩國維繫了近百年的和平,只不過這百年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而是百年的“休戰”;緬甸仍對阿瑜陀耶王朝富饒的糧米、金銀和香料垂涎欲滴,他們一直在等一個機會。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阿瑜陀耶王朝稻米產區

而1758年後的阿瑜陀耶王朝,給了他們這個機會1758年後的阿瑜陀耶王朝,政局不穩王室腐敗,地方軍閥林立

第32代皇帝武侖閣病逝之後,短短的三個月便更替了三個君主,緬甸貢榜王朝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時機,緬王孟駁於1763年分兩路大舉進攻暹羅王國。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1765年底,緬王孟駁的入侵軍的鐵蹄已經兵臨阿瑜陀耶城下,孤立無援的億卡塔王早已向王國各地發起了舉兵勤王的要求,但許多地方貴族趁皇室無暇顧及,紛紛割地自據,擁兵保存實力,拒不勤王。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而我們的主角,鄭信,正在城內,厲兵秣馬,準備血戰。

1766年底的阿瑜陀耶城,到處烽火瀰漫,一片殘垣斷壁。

鄭信已經記不得這是第幾次打退了緬軍的進攻了,他麾下的達府家兵早已損傷慘重,還好有著許多阿瑜陀耶城的華人聽聞他的威名也協助他拼死守城,所幸,城池終歸是守住了。

泰國«史料彙編»記載到: 約6000名中國商人和華人分散在各要塞抵抗緬軍,他們以歐洲人的商店(指荷蘭使館)作為打擊緬軍的據點;拼死抵抗緬軍的一次又一次進攻。

但鄭信並不擔心城外的緬軍,他對緬軍瞭若指掌。他擔心的是城內的奸臣;他們向億卡塔王聲稱,他放炮炸燬了佛塔和街道,是在用鮮血和廢墟在要挾索求國王的賞賜和權力,事實上只要彙集城內兵力決戰,必可打破緬軍圍困都城的僵局。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億卡塔王也被之前各貴族割據自立的情況所矇蔽了雙眼,認為要不是鄭信恰好在國都,恐怕就是他們割據自立中的一員了。昏聵的億卡塔王於是1767年1月下令,集合所有兵力,六路出擊,迎戰緬軍

鄭信低下頭,頭一次死死的沉默了。他頭一次感覺到了“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些奸臣貴族,為了所謂的功名,可以輕易把他這些奮勇殺敵將士的鮮血賣個好價錢。

六路大軍接戰緬軍,如紙糊一般一觸即潰,連統帥都差點險些被俘獲;鄭信所部此時又臨危受命,扛起了替眾軍殿後的責任,沒有想到,鄭信且戰且退到城門下之時,城門的統帥卻關上了城門,放他們在外面自生自滅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殺的眼眶通紅的鄭信頭一次對這個王朝徹底

失去了信心,勇猛無雙的他拼死率部下從層層緬軍中殺去;緬軍難以想象此時還竟有人敢反突圍,被鄭信所部突破了一個口子,鄭信率五百泰人和華人組成的殘軍殺出,向南邊的割據自立的羅勇城撤去。緬軍見人數不多,也沒有皇室的儀仗,就只派出了幾千人追擊,剩下的人繼續圍城。

失去鄭信的阿瑜陀耶城,短短三個月便被緬軍拿下了;昏庸的億卡塔王也餓死於逃亡路途之中,整個阿瑜陀耶就此身死國滅

抗緬“北伐”,一統全國

緬軍追擊的路上,鄭信領導的五百泰華勇士兩次擊敗了追兵,在那空那玉府又依託有利地形,全殲了一支兩千多人的緬軍,因此,鄭信的名號在暹羅王國徹底打響了

沿途許多不甘外族統治的仁人志士、被緬軍擊潰的地方武裝加入了鄭信的隊伍,鄭信開始只有區區

五百甲士,到達羅勇城的時候,已經擁有了近一萬人的部隊。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但是鄭信心底清楚,滅亡阿瑜陀耶王朝的不僅是兇悍的緬軍,更是大敵當前卻割據自立的地方藩王。要麼落草為寇苟且偷生;要麼立起抗緬的大旗,擊敗所有軍閥,成為泰國唯一的君王。這,便是權力的遊戲,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沒有第三條路。

鄭信選擇了後者。

到達羅勇城後,羅勇城的城主假意款待,實則妄圖控制鄭信,被鄭信抓了起來;另一個割據藩王則是實力最強的披耶尖竹汶。鄭信早就在路上給尖竹汶的城主披耶尖竹汶送去了信,要求他一致對外,與他一起共抗緬軍。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然而披耶尖竹汶只假情假意的送去四車大米,並要求鄭信來尖竹汶城與他會面。鄭信的偵察兵查探到了沿路都有伏兵,當然不會去這個“鴻門宴”,三次都

回絕了他的無理請求,被拆穿而惱羞成怒的披耶尖竹汶也直接拒絕了他的一致對外的請求,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深知此戰關乎帝國命運的鄭信,大概是年幼的時候聽父親講過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決定一力效仿。他下令砸掉所有行軍鍋,並告訴隨行的士兵:“今晚一定要拿下尖竹汶城,不然我們就都等著餓死吧!”

果不其然,鄭信不顧危險,用尖刀狠戳自己麾下的戰象,一頭撞開尖竹汶城城門,眾士兵眼見主帥都奮不顧身的衝進城池,每個人都深知此戰絕無後路,皆擲下盔甲,赤膊血戰,尖竹汶城僅一天便被拿下。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拿下了富裕的尖竹汶府和羅勇城,東邊的達叻城城主見識到了鄭信的實力,終於願意望風歸降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如此,抗擊緬甸便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穩定的根據地,鄭信不辭辛勞,率領軍民日夜辛勞操練、引商買來軍隊急需的糧米和軍械、恢復當地的經濟,並決心休整之後北伐

趕走緬甸侵略者。

華人,尤其是潮汕華人在恢復經濟、擴軍北伐的時候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泰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多位富裕的華商給予了鄭信慷慨的經濟資助:如從大城逃出來的鄭姓華商,向達信獻上印度花布1500骨裡、廣東色絹200匹、上海絲綢100匹,並定期捐贈軍餉500昌( 4萬銖) ;另一名從事貿易的森姓華商把他原本販賣的糧食與32艘船一併送給鄭信,商船被改成戰船,在統一泰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事中泰貿易的古姓華商把船隊從廣州運回的絲綢等商品全部送給鄭信,併為鄭信建造船隻到廣州貿易; 吞武裡的林姓富裕漁商為鄭信的大軍提供金錢牲畜食宿等。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也是因此,今天的潮汕人在泰國格外受到當地人的尊重,不無原因。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1767年10月,鄭信率領近五萬軍隊、百艘戰船決意北伐。

當時的緬甸侵略者燒殺搶掠,極其不得民心,暹羅各階層都要求團結抗戰,北伐有了人和;正值貢榜王朝狂妄自大,

挑釁了北邊的大清帝國,被迫把侵暹主力調往北部接戰清軍,北伐有了天時;最後是根據地源源不斷的物資運輸和兵員補給,北伐有了地利。

天時地利人和皆佔,鄭信的軍隊所向披靡,先後攻佔了吞武裡城直取阿瑜陀耶,留守的緬軍大將蘇吉無論是兵源還是人數上都難以再抵擋團結一致的鄭信大軍,在負隅頑抗不久後灰溜溜的投降了。而這距離阿城陷落,僅僅只用了六個月的時間。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1767年12月28日,驅除外虜、光復舊都的民族英雄鄭信被民眾和部下推舉為暹羅國王。但新生的王國四處軍閥林立,民不聊生,光是自稱國王的就有五大勢力,新朝首都的選擇必須謹慎。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暹羅王國重要城市分佈

戰爭毀滅了歷代的舊都阿瑜陀耶城,這座城市精壯、婦女盡皆被擄回緬甸國內,城池一片廢墟,不再適合作為國都,況且緬軍對阿瑜陀耶瞭若指掌,再來一次侵略在尚未統一的王朝有可能重蹈覆轍。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阿瑜陀耶城

於是新生的王國定都地勢險要、兵精糧足的吞武裡城,新生的王朝也因此被稱為吞武裡王朝

在之後的三年,鄭信又騰出手來,分別解決了北部彭世落的大藩王“鑾侯”、帕府的封建僧侶“枋長老”、東北方的藩王“貼披碧王”、南部割據自立六坤的“穆錫卡王”,而在統一之後,又從緬甸的手上奪回了北方重鎮清邁,痛擊萬象,傀儡金邊王國,使得暹羅王國的實力重回中南半島霸主的頂峰,這則是另外一段傳奇的故事了。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1770年,鄭信基本完成國家的統一,而這過程,不過三年

鄭信雖然是中泰混血,驅逐外虜、統一王國、開疆擴土讓他足以從吞武裡王被稱為吞武裡大帝,供後人瞻仰,是當之無愧的泰國的民族英雄,也是華人中的佼佼者。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事隔經年,每年泰國的12月28日,都是泰國官方規定的“鄭皇節”,每個泰國人都會紀念這個拯救了國家的人,今日的吞武裡廣場還有他的銅雕,輕衣駿馬,直往前方,彷彿準備著下一次戎馬乾戈。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鄭皇節

鄭信在位期間也不忘幫助華人。他鼓勵和支持華人從事中泰貿易,尤其重用來自潮州的華人。他給予潮州人各種

貿易特權,許多潮州商人穿梭於泰中之間進行貿易,建立了他們在泰國與中國之間龐大貿易事業,潮州商人也被稱作“皇室華人”。鄭信還賞賜住宅和地皮給華人領袖和華人軍官,如鄭信曾賞賜吞武裡西部的一塊地皮(今吞武裡皇宮所在地) 給華人領袖及鄭信部隊中的華人軍官居住。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在今天的泰國,如果你會潮汕話的話,去點上一碗粿條都會滿到溢出來,香甜多汁的牛肉丸都會給你多加幾顆;這其中,鄭信這個華人皇帝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或許,你能在泰國旅遊欣賞美景,大快朵頤美食之時,想起數百年前艱苦奮鬥的同胞,想起這位異國他鄉的華人大帝。

泰國通史 . 段立生

吞武裡王朝時期的泰國華人社會及其特點 . 黃素芳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中國人是怎麼在泰國創業當皇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