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和攪拌站爭的四件事,你知道幾件?

隨著商品混凝土的不斷普及,項目部與攪拌站的矛盾也被推到風口浪尖上,那麼工地與攪拌站都有哪些矛盾?下面列舉一些與攪拌站發生的常規問題及解決措施,為搞施工的朋友提供一些解決的辦法。

工地和攪拌站爭的四件事,你知道幾件?

一、方量

混凝土企業與施工單位合作後,在供應上經常爭議的是方量問題。施工方總認為按圖紙計算出的方量與實際供應量有出入就是混凝土企業在偷工減料,把責任推給混凝土企業,對超出圖紙計算方量的數量不予認可,出現不簽單的現象。

1、 產生原因

(1)混凝土企業計量問題;

(2)混凝土企業在卸料過程的浪費(卸到地上、攪拌車反轉等);

(3)駕駛員偷賣混凝土;

(5)工地挪到其他部位澆築;

(6)澆築厚度控制不好,超厚;

(7)在泵車管內存餘量多;

(8)混凝土攪拌車卸料時沒卸完就開車離開。

2、 預防措施

為了避免這種爭議,我們建議是在合同簽訂時進行混凝土容重約定,各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容重是多少,混凝土攪拌車進入工地由施工單位組織人員進行過磅,也可抽查,抽查過程中發現低於約定偏差值時,所供應的一批混凝土按最低數量進行簽收。若在抽查過程數量無異議,對送貨單進行簽字確認。在澆築完發現實際用量與圖紙有誤差時,施工單位自己承擔,與混凝土公司無關。我們通過對多個工程進行比對,發現柱子、梁板部位實際方量與圖紙結算的出入甚微,而基礎、道路等部位相差比較大。

工地和攪拌站爭的四件事,你知道幾件?

二、強度

商品混凝土作為一種半成品產品銷售給施工單位,通過施工單位對其規範操作,轉變成合格的產品。許多施工單位片面認為,購買了商品混凝土必須保證強度,而忽略還有一個前提是施工單位要按正確要求使用商品混凝土。在驗收現場檢測發現強度不合格,或試塊送檢不合格,施工單位往往會把責任推卸給混凝土企業,輕則扣點混凝土方量,重則對簿公堂。

1、 產生原因

(1)配合比設計不合理,商品混凝土確實強度不足;

(2)混凝土原材料和工藝控制不穩定,商品混凝土質量波動大;

(3)現場隨意加水,改變水灰比,影響強度;

(4)振搗不密實;

(5)養護不到位;

(6)試件成型不好且不按要求進行養護。

2、 預防措施

(1)控制好進站原材料的質量,對不合格的原材料堅決拒收,確保原材料質量合格穩定;試驗室要加強對配合比的試配進行認證,並隨著季節的變化及時調整配合比,保證強度的富餘率;

(2)加強與施工負責人、現場監理人員的技術溝通,並提供商品混凝土使用說明書,杜絕違章作業,規範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3)混凝土澆築後的養護要與施工單位進行有效溝通,按規範執行,不要因為麻煩或增加成本而放棄有效的養護,導致混凝土產生質量隱患;

(4)現場試塊製作混凝土公司派技術員協同工地資料員按《取樣制度》進行規範製作並及時養護,以保證混凝土試塊的強度均勻、合格。

工地和攪拌站爭的四件事,你知道幾件?

三、裂縫

商品混凝土與原先現場自拌的混凝土相比,商品混凝土的裂縫要多,因為原先自拌混凝土不摻摻合料與外加劑,粗骨料粒徑大、坍落度小,相對來說裂縫較少。為此,商品混凝土在出現裂縫後,施工單位就把責任全部推給混凝土公司。

1、產生原因

(1)與結構設計及受力荷載有關的:比如超過設計荷載範圍、結構沉降差異、構件斷面尺寸不足、鋼筋用量不足、布筋不合理等;

(2)與使用和環境條件有關的:比如環境溫度、溼度變化、鋼筋鏽蝕、衝擊、振動影響等;

(3)與原材料和配合比有關的:比如水泥用量高,水化熱高、摻合料問題(如粉煤灰的含鈣問題)、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等;(4)與施工有關的:比如現場加水、搗實不良,坍落度過大,集料下沉、泌水,混凝土表面強度過低就進行下一道工序、養護措施不當或養護不及時等。

2、預防措施

2.1 設計方面的措施

設計採用“細筋密佈的原則”,局部加強,如跨中、板柱結合處,後澆帶,沉降帶和加強帶等的作用。


2.2 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方面

(1)配合比設計一定要合理;

(2)對原材料要有正確與科學的選擇;

(3)針對工程特點、氣候條件、結構設計要求、現場施工狀況進行調整配比等。


2.3 施工方面

(1)模板支撐要牢固;

(2)混凝土攪拌車運輸到工地停留時間不能過長,以免隨意加水;

(3)混凝土振搗要密實;

(4)混凝土養護要及時。

工地和攪拌站爭的四件事,你知道幾件?

四、色差

對於有色差要求的混凝土我們必須控制好,如清水混凝土、裸露在外的牆板、柱子等。施工單位總認為造成色差的原因是混凝土公司的原材料色差形成,所以在出現色差問題時總把責任推給混凝土公司。

1、 產生原因

(1)混凝土的原材料色差大,不穩定;

(2)混凝土的坍落度不穩定;

(3)施工操作原因;

(4)模板的原因;

(6)現場養護的原因。


2、 預防措施

(1)水泥。首選硅酸鹽水泥,要求確定生產廠商、定強度等級、定批號,最好能選用同一熟料。

(2)粗骨料(碎石)。選用強度高、5 ~25mm 粒徑、連續級配好、同顏色、含泥量小於0.8% 和不帶雜物的碎石,要求定產地、定規格、定顏色。

(3)細骨料(砂子)。選用中粗砂,細度模數2.5 以上,含泥量小於2%,不得含有雜物,要求定產地、定砂子細度模數、定顏色。

(4)粉煤灰。摻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後期強度,宜選用細度按《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範》(GBJ146-90)規定Ⅱ級粉煤灰以上的產品,要求定供應廠商、定細度,且不得含有任何雜物。

(5)外加劑。要求定廠商、定品牌、定摻量。對首批進場的原材料經監理取樣複試合格後,應立即進行“封樣”,以後進場的每批來料均與“封樣”進行對比,發現有明顯色差的不得使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帶任何隨意性,並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攪拌時間,隨氣候變化及時抽驗砂子、碎石的含水率,並調整用水量。

與攪拌站的技術合同簽訂是一定叫結合施工的實際情況逐字斟酌,上面這些問題發生了大部分需要項目總工來解決,所以預先知道將要發生哪些問題非常重要,學習是一種態度!學習是一種習慣!


更多資訊可關注微信號:微信公眾號“基業長青”;具體操作方法:打開微信-發現-搜一搜-輸入“基業長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