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頻繁出沒長江蕪湖段 別讓“埋伏”傷害它們

日前,不少市民在江邊都發現了江豚的身影,覺得很驚喜。但同時,他們也有些擔心,江面上有很多浮漂,底下佈設著絲網,還有一些市民的不良垂釣行為,可能都會傷害到可愛的江豚。市民張先生通過本報新聞熱線3838110,呼籲大家給江豚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張先生家住世茂濱江小區附近,幾天前的下午,他在老海關附近的江邊散步時,發現了兩隻江豚的身影。“現在水位很低了,它們冒出水面又立刻鑽進去,過會又冒出來玩耍。”張先生說。他站在那看了好一會兒,事實上這不是他第一次發現江豚了。“去年也是在這附近,也是這個天氣,發現了十幾頭江豚,看得人心花怒放。”張先生說。但很快,他就產生了一些擔憂,因為江面上有很多處浮漂,從老海關到寶塔根一帶都有。“浮漂底下肯定有絲網,用來捕撈魚蝦的,會不會卡住江豚呢?”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十里江灣公園一期,從寶塔根走到老海關。由於是枯水期,水位跌落得很低,各種大小石頭裸露出來,不少人在岸邊拍照留影。一位男子在岸邊石頭縫裡插了四根釣魚竿,頂端的魚線拉直延伸到水裡。不過他表示,現在雖然水位低,但江水裡有很多網,所以也並不好釣。順著他的指引,記者發現離岸不遠的江面上有很多浮漂,幾個浮漂就圈出一片水域,有的浮漂上還插著旗子。

無獨有偶。市民陳先生也通過本報新聞熱線3838110反映,在天門山沙灘邊的水域,經常看到一個男子在江面上划船,使用排鉤掛泥鰍的方式釣魚去售賣。“這個地方是江豚棲息地,經常有江豚過來,這種排鉤很可能會傷害到江豚。”陳先生曾上前勸阻,卻被釣魚者懟回。

記者就此事聯繫了蕪湖市漁業漁政管理站。管理站負責人表示,銅陵有個淡水豚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有部分位於我市無為縣境內,保護對象是白鰭豚、江豚、中華鱘等。近年來,江豚數量的確增加,不少市民在江邊都看到了江豚身影。江邊水面的浮漂底下設置的應該是“地籠”,用來捕撈水面底層的魚蝦,江豚活動區域在水面上層,應該不會帶來傷害,不過“地籠”捕撈也是不允許的行為。他將會把市民反映的情況反饋給轄區漁業漁政管理部門,讓主管部門去現場查看,制止排鉤掛泥鰍的釣魚方式,如果浮漂“地籠”傷害到江豚,一定會要求拆除。

大江晚報記者 李賈 實習生 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