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產業"十四五"展望:加快關鍵技術研發促進與行業深度融合

2021-2025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時期,也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是21世紀的“鑽石礦”。因此,編制好大數據產業“十四五”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大數據產業

大數據產業指以數據生產、採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為主的相關經濟活動,包括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的開發、銷售和租賃活動,以及相關信息技術服務。全球新一代信息產業處於加速變革期,大數據技術和應用處於創新突破期,國內市場需求處於爆發期,我國大數據產業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

一、大數據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1. 大數據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產業的深入發展,大數據國家戰略的加速落地,大數據產業體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4800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大數據硬件產業的產值為234億元,同比增長39%。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隨著大數據在各行業的融合應用不斷深化,預計2019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產值將達到8080億元。2019年包括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產業轉型、數據資產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數據技術及應用領域都將面臨新的發展突破,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大數據產業


2.大數據產業投融資活躍

我國大數據領域融資活動逐漸興起,呈現持續升溫的態勢。2014年投融資事件256起,投融資金額303.75億元。此後兩年投融資事件數量和投融資金額均持續上漲,2017年投融資事件和金額均有所減少,但是2018年回暖,投融資事件突破1500億元。2019上半年投融資事件僅104件,但是投融資金額超400億元,預計全年投融資金額有望超800億元。

大數據產業


3.大數據產業主要聚集發達地區

我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主要位於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北京、上海、廣東是發展的核心地區,這些地區擁有知名互聯網及技術企業、高端科技人才、國家強有力政策支撐等良好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基礎,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業態,且產業規模仍在不斷擴大。

除此之外,以貴州、重慶為中心的大數據產業圈,雖然地處經濟比較落後的西南地區,但是貴州、重慶等地依託政府對其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的政策引導,積極引進大數據相關企業及核心人才,力圖佔領大數據產業制高點,帶動區域經濟新發展。

據產業地圖顯示,北京大數據產業上市企業數量最多,達到了37家。其次,廣東為21家。上海則為10家,其餘省份的大數據上市企業均在10家以下。

大數據產業


4.大數據應用領域不斷豐富

大數據基於雲計算的數據處理與應用模式,使其能夠在合理時間內進行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的資訊。2015年是大數據應用啟動元年,當年大數據主要應用於媒體社交娛樂業、金融業、基礎電信行業。隨著計算機及其存儲設備、互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應用領域隨之不斷豐富,並開始向醫療、交通、政府等領域深入。

當前,各產業都在深入挖掘大數據的價值,研究大數據的深度應用。電商借力大數據實現快速發展。醫療行業通過大數據提高治癒率。旅遊行業通過大數據實現精準營銷。安防行業通過大數據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和安全防範能力。交通行業通過大數據能夠有效緩解交通擁堵,並快速響應突發狀況,為城市交通的良性運轉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5.大數據產業支撐體系不斷深入完善

隨著《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貫徹落地和實施,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產業生態系統日趨完善。大數據標準體系初步形成,開展了大數據技術、交易、開放共享、工業大數據等國家標準的研製工作,在北京、上海、貴陽開展了大數據標準試點示範。一批大數據技術研發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平臺、產業聯盟、投資基金等形式的產業支撐平臺相繼建成。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和法律法規不斷完善。

二、大數據產業“十四五”展望

“十三五”期間,我國信息產業迅速壯大,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經濟日益繁榮,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技術創新取得了明顯突破,應用勢頭良好。為推動我國大數據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大數據產業“十四五”規劃或包含以下內容:

1.加快關鍵技術研發

依託相關大數據產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圍繞數據科學理論體系、大數據計算系統與分析、大數據應用模型等領域進行前瞻佈局,加強大數據基礎研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整合產學研用資源優勢聯合攻關,研發大數據採集、傳輸、存儲、管理、處理、分析、應用、可視化和安全等關鍵技術。支持將深度學習、類腦計算、認知計算等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大數據技術研發。密切跟蹤區塊鏈、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前沿技術。

2.創新大數據服務模式

加快大數據服務模式創新,培育數據即服務的新模式和新業態,提升大數據服務能力,降低大數據應用門檻和成本。

3.加快工業大數據推廣應用

推動大數據在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等重點工業領域應用,支持建設工業大數據平臺,助推工業轉型升級。加強研發設計大數據應用能力,利用大數據精準感知用戶需求,提升研發效率。加快生產製造環節大數據應用,通過大數據監控優化流水線作業,強化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優化產品質量,降低能源消耗。

4.促進大數據與行業深度融合

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促進大數據與各行業應用的深度融合。深化大數據在農業、交通物流、金融、地理信息、醫療、文創產業、智能駕駛、旅遊、教育、健康與養老等行業領域創新應用。推動農業大數據、地理信息大數據、醫療大數據應用水平走在全國前列。支持大數據、互聯網、電信等企業與其他行業開展大數據融合與應用創新,大力發展信息消費。

5.推進政務大數據協同應用

深化大數據在執法、社會治理、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市場監管、藥品監管、環境保護等領域應用。促進城市管理部門數據共享和協同應用,建設城市大數據資源庫,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建立大數據輔助決策的城市治理新方式。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各省市建設城市大數據管理平臺。推動政務大數據的融合發展,推動建設服務型和開放型政府,提升現代治理能力。

6.強化大數據安全支撐能力

支持企業加快安全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相融合,加速形成完善的信息安全產業鏈和完整的信息安全產品及解決方案。加強數據保護關鍵技術手段建設,加快身份管理、APT攻擊防禦、DDoS攻擊溯源等關鍵技術突破,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大數據安全領域的應用。加快數據安全監管支撐技術研究,提升針對敏感數據洩露等安全隱患的監測發現與處置能力。鼓勵企業開展自身風險評估工作,提升數據安全防護水平和應急處理能力。不斷完善信息安全監測預警平臺,抓好突發信息安全事件的監測預警和協調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