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成都這些飯館的人,都快老了

八九十年代的成都,是一個穿富紳襯衣裡面配紅塔山555的年代,舞廳裡也很少談錢,談感覺。而在餐館裡,人們不談技術含量,談的是情懷。

那二年的成都餐飲江湖,就像一個單純的“動物世界”,很多餐館名字都是動物,獅子樓,大白鯊,小天鵝,金鷹……

以下八九十年代的餐館,吃過三五個的就是資格老成都。

獅子樓啊獅子樓!

那二年成都逼格最高的火鍋

“楊百萬”兒子開在萬年場的獅子樓,和宋朝的那一場打鬥無關,但逼格卻很高。

90年代就曾用奧迪100接送賓客,司機一水兒的白手套。在成都第一個引入了模特表演,主持人抽獎,那二年晨,在萬年場吃火鍋,配八寶粥,中間臺子看錶演,洋盤慘了。

那句“食在四川,味在獅子樓”的廣告語,很多成都人仍然記憶猶新。

少數成都人吃過,多數成都人只能聞聞。90年代人均消費200元,當時一般自助火鍋不過30元。甚至有人說四個人消費都能有三千元,那逼格相當高,甚至吃完了一桌人湊不夠錢。很多人回憶起來,只是在門口聞一聞。

獅子樓嘛,獅子樓,再點一個豆瓣魚。獅子樓蠻獅子樓,最多不過坨把錢,你知道一坨錢,是多少嗎?一萬元。

吃過成都這些飯館的人,都快老了

大白鯊啊大白鯊

高大上的生猛海鮮

人南立交旁的大白鯊自助餐,30多元一個人,那時候小縣城自助餐才10元左右,地方很大,三層樓的海鮮自助城,號稱能讓三千人就餐。

當然還有大白鯊的限量VIP卡,拿出來就是真正的洋盤。

熱盆景啊熱盆景

新南門橋頭消散的熱鬧風景

新南門橋頭的熱盆景火鍋,熱騰騰的火鍋,熱騰騰的菜,以盆景作名,好不明豔。80年代中期,由龔氏姊妹經營,河邊的平房裡,裝修比較豪華,也是車高度為數不多使用霓虹招牌的,晚上霓虹閃爍,眼花繚亂,好不熱鬧。

當年的熱盆景在新南門大橋朝打金街方向,如今打金街已變成了紅星路的一部分。熱盆景由於城市改造搬走後,也已風光不再。

吃過成都這些飯館的人,都快老了
吃過成都這些飯館的人,都快老了

八九十年代的成都,食物對成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和傳奇。川王府35元錢的自助火鍋很安逸,家家粗糧王,過生日憑身份證免費!小天鵝,有人在專門給你燙菜,沙灣會展樓上58元每客的的海鮮自助火鍋很爽。

吃過成都這些飯館的人,都快老了
吃過成都這些飯館的人,都快老了

還有傻兒火鍋,本田火鍋,西延線的李伯清火鍋,拉姑村,五糧液大樓下的臺北石頭城……每個餐館,都伴隨著他周圍的一些成都地標被記住,成為群體記憶。

銀杏酒家,金鷹酒樓,傳過“銀杏射金鷹”的玄學。鹽市口魏火鍋的秘方之爭,馬鞍東路玉龍火鍋吃火鍋還唱KTV……

牛王廟的麵條加蹄花湯,“來自一隻美麗的前手。”吃蹄花必須要鴨兒浮水來喝湯,完了再點雪白的哈達查一哈嘴巴哈,食有其法。

那年代的成都老時光似乎已經作鳥獸散,大白鯊沉入府南河遁走,小天鵝飛走過雪山,金鷹被射落,獅子入山,銀杏漸黃,王府酒冷……熱盆景的霓虹早已沒在濱江路的高光夜景裡……

還是那句話,往事如煙,那二年,人們生活過的不是技術含量,是情懷。

  • PS:本條內容很多線索來自我上一條微頭條的留言,感謝你們的群體記憶,有趣,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