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在非洲又完成一項目,為何非洲不選歐美,而選擇中國?

基建狂魔在非洲又完成一項目,為何非洲不選歐美,而選擇中國?

長江三峽大壩

在上個世紀中葉,美國是首個使用大規模基礎建設的國家,美國使用百年時間完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鐵路、公路網,建成了世界上最密集的機場,以及世界上最多城市的摩天大樓,美國大型基建項目取得的成功,與美國成為世界霸主離不開的,時至今日,也就出現了“美國優先”這個詞語。

然而,時代不斷髮展變化,近幾十年以來,中國隨著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中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令人矚目成績,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涉及面比較廣泛,從建設長江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以及密集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網建設,讓世界一半鋼材和三分之二的水泥倒入中國土地上,中國基建項目一躍成為了世界基建狂魔的稱號。就在中國基建項目取得可喜可賀成績,中國的基建工程還走向非洲大陸。

基建狂魔在非洲又完成一項目,為何非洲不選歐美,而選擇中國?

內馬鐵路正式通車

11月5日,援引觀察網消息,中國在肯尼亞援建的內馬鐵路正式通車,這次肯尼亞內馬鐵路通車,也同時幫助肯尼亞另一條鐵路蒙內鐵路順利貫通,兩條鐵路連接,拉近兩地的距離。這兩條鐵路是東非地區主要鐵路線,也是按照中國標準承建完成的。

這次內馬鐵路通車只是中國基建項目一個折射,中國在非洲基建項目較多,深受非洲國家的歡迎,這是為什麼呢?據瞭解,中國基建狂魔在非洲交通網絡建設上,特別是鐵路建設就達到200億美元,非洲體驗到中國製造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

基建狂魔在非洲又完成一項目,為何非洲不選歐美,而選擇中國?

尼雷爾大橋

有分析認為,中國基建狂魔在非洲大陸如此受青睞的原因在於各個方面,第一是建設速度快,比如非洲坦桑尼亞“東非第一橋”來說吧,這是中國企業承建的項目,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斜拉式跨海大橋,方便聯通坦桑尼亞最大城市與海洋資源豐富的基甘博尼半島,原本是歐洲承接這個項目,建設工期需要十年完工,但中國企業承接後,承諾三年完工,這就是速度快了。

第二,突破建設項目難度,中國在莫桑比克建設非洲最大的懸索橋,這是中國基建狂魔建設難度之大,在馬普托跨海大橋全長三千多米長度,可以考慮到這個跨海大橋的難度,其中,在建設馬普托大橋北岸錨碇基礎外徑50米,基坑開挖深度15.5米,混凝土澆築方量高達約6000立方米,施工技術難度高,質量要求嚴,科學合理使用建設貓道是懸索橋的索股牽引、緊纜、索夾及吊索安裝以及主纜纏絲和防護塗裝來完成施工。

馬普托大橋貓道採用三跨連續式,跨徑佈置與主纜跨徑一致,這些都是施工中難度之一。中國基建狂魔不但完成了橋樑建造,還攻克許多技術難關。

基建狂魔在非洲又完成一項目,為何非洲不選歐美,而選擇中國?

第三,基建項目紮實,在阿爾及利亞建設嘉瑪大清真寺,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包括可容納3.7萬人的祈禱大廳、265米高的世界最高宣禮塔及圖書館、文化中心等12座建築,該建築物無需像摩天大樓那樣容納大量人員居住或辦公,宣禮塔的結構被設計成四面無窗的高強度核心筒。

核心筒分別位於宣禮塔的四個角上,每個核心筒之間通過鋼結構X型斜撐及水平樓板連成一個整體,頂部通過鋼樑及剪力牆將結構連成一個封閉的體系,以增加結構的抗震性能。

值得一提就是,在前不久,中國繼續支持非洲建設,幫助建設非洲疾病控制中心總部,由中國援建的這座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大樓位於亞的斯南城的非洲村,項目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包括應急反應中心、信息中心、培訓中心、會議中心、實驗室、圖書館、新聞廳、辦公用房和專家公寓等。

中國基建狂魔在非洲得到很多成功印證,“中國速度”“中國製造”不僅僅受到非洲友人交口稱讚,與此同時,也讓歐美國家傾佩不已呀!(九葉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