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端到C端 智能鎖的發展要邁過幾個檻

1992年,可以說是國內智能鎖行業的發展元年。在這一年加入行業陣營的,無疑是中國內智能鎖產業的先行者。廣東必達保安系統有限公司正是國內最早的智能鎖生產製造企業之一。在過去的27年裡,必達以B2B為主要渠道,參與了很多全國性的商用智能鎖項目,在立足本企業產品研發的同時,也參與並見證了整個國內智能鎖行業的發展。總經理吳勁勇介紹,伴隨5G時代的到來,智能鎖單品時代將很快過去,作為物聯網的第一入口,智能鎖的發展不僅需要產品力,還需要在包括技術、配套設施以及服務等方面的全面落地。

從B端到C端 智能鎖的發展要邁過幾個檻

廣東必達保安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勁勇

從B端到C端零售渠道剛剛起步

1992年,作為製造集群的廣東地區,也成為國內最早智能鎖的生產基地。這一年,必達以一把智能鎖、主要是家用密碼鎖進入鎖具行業。1997年,公安部開始對賓館、酒店等大型公共場所的安全加大管理,規範化監督,包括智能鎖的應用。必達抓住這一契機,進行產品渠道轉型,從家用產品轉向商用產品,從零售渠道轉向大客戶工程渠道。

在往後的20年間,商用市場規模的逐年擴大造就了必達等一批廣東智能鎖企業的發展。

2009年到2010年,隨著家用智能鎖的熱度的飆升,必達開始進行多元化的渠道佈局,依託不斷成熟和擴大的產業鏈,目前其形成了酒店工程、房地產工程、家庭零售三個產品渠道,市場遍佈全球80個國家及地區。與絕大多數以商用起家的企業一樣,必達的大業務額依然在B端。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產品的迭代,以必達為代表的B2B渠道品牌,由於在專業領域的成熟模式和穩定合作,依然保持著勻速增長。

市場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規模增速會下降,客戶多樣化且個性化的需求會逐步上升。面臨海外市場的大批量定製,國內能夠兼顧多渠道運營的廠家並不多,即使必達這種產業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智能鎖生產企業也不例外。“從產品維度來說,從B端到C端容易,而從C端到B端卻需要技術的沉澱和行業的磨合。”吳勁勇說道。

門鎖產品在全球的三大市場都有獨立的准入標準。中國市場是公安部制定的GA標準,美國市場是美國建築五金協會發布的ANSI/BHMA標準,歐洲市場的准入標準是CE及UL。面對全球不同的市場,必達在三大市場的標準基礎上擬定了企業標準。“我們綜合了全球各項市場標準,各項產品指標按照最高的標準進行研發設計生產,避免重複開模。”吳勁勇介紹,市場差異化就存在產品差異化,作為企業需要不斷“打磨”產品以適應或者兼容市場。

在經濟大環境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智能鎖也被大產業環境裹挾,整體發展出現滯緩。尤其是在零售市場端,在剛剛發展有所起色之際,就遭遇安全質疑,同時由於迅速的上量與服務跟進不及時,都給行業提出了新的拷問。

吳勁勇告訴記者,今年,必達雖然零售市場面臨一些問題,但智能鎖在未來的零售市場一定會扮演主角,智能鎖行業的普及以及企業要想實現規模化發展,零售是比重最大的市場。

今年年初,必達正式成立了零售及新業務部,為未來的零售市場做準備。吳勁勇補充,智能鎖的發展不僅僅憑藉企業內力就能夠推動和完成,整個行業的發展也需要政府機構及整個行業上下游共同努力推動。

1997年,酒店商用智能鎖的身份識別主要集中在接觸式卡(磁卡)方案;1999年,指紋識別技術方案對智能的身份識別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0年,國際市場著的接式卡(1C卡)方案的全面升級。

2002年,國際市場智能鎖推出非接觸式卡(EM卡)方案,技木進一步升極。

2004年,以恩智浦公司(由飛利浦創立的)為代表在國際市場推出的全新非接觸卡(Mifare卡)方案,再次引發整個智能鎖行業的升級。

可以說,在智能鎖的產品技術升級上,製造企業一直在追隨上游的芯片技術升級。

隨著我國公安部在2012年提出酒店的安全技術升級,智能鎖被歸入安全防範類產品,同時,國內智能鎖開始從酒店等商用場所市場向家用市場推進。

從磁卡到密碼,密碼+磁卡,到指紋、人臉識別、靜脈識別......家用產品亦步亦趨。

隨著技術的發展升級,在智能鎖的行業分工中,電路和機械件是兩個衡量研發製造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標。“必達智能鎖的機械件和電路都能夠實現自產。”吳勁勇告訴記者,“如何向招標客戶解釋外觀看起來一樣的競標產品在價格上的差異,除了品牌力之外,還需要向客戶介紹‘看不見’的東西,從產品品質、性價比,以及鎖具的內部構造上的差別進行區隔。

“這些看不見的差別,需要建立在產品品控的基礎上,如果將關鍵零部件假借他人之手,產品質量和差異化的優勢將無法掌控。”由於成立伊始就注入了製造基因,必達仍然具有顯著的生產型企業標籤。目前其在佛山的總部,有70多人的研發團隊,同時,在嘉興和廣州還有兩個團隊專門進行智能化的研發。

“研究鎖,還要研究人的心理,尤其是偷盜之人的心理活動。” 吳勁勇向記者介紹,門鎖產品屬性決定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絕對的高。防盜、安全,是門鎖的本質。“從技術發展的角度而言,前段時間出現的門鎖安全以及智能防盜事件,一定會得以解決。”吳勁勇告訴記者,門鎖的管理機構是國家公安部,每款產品上市,公安部都會委託省級公安廳到廠家抽取產品,再送到公安部檢測中心排期審核,整個審核檢驗標準相當嚴格。所以,衡量一把門鎖是否合格,最直接的檢驗方式就是看是否有國家公安部門頒發的審核通過證書,也就是GA標準。

從B端到C端 智能鎖的發展要邁過幾個檻

智能鎖的單品時代會很快過去。吳勁勇向記者透露,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鎖也將結束單品時代,成為智能家居的一份子。為了進行技術儲備,必達在嘉興和廣州成立的單獨的團隊進行智能模塊的研發。“雖然現在智能鎖市場方興未艾,但這種熱鬧將隨著5G的到來變得更加務實和成熟。迴歸產品本位,我們常說的萬物互聯,實際是為了進一步提升門鎖本身的產品價值。例如現在研發的必達雲平臺,通過在鎖體植入信息模塊,獲取數據上傳到雲端。通過手機APP,讓用戶可以更直觀地瞭解門鎖狀態,如是否鎖好,是否關合,電池電量等。”

智能鎖作為萬物互聯的一部分,通過智能簡化的產品操作,強化產品功能,進而提升用戶體驗,是智能鎖未來的升級方向,如果上游技術發展加速,同時快速落地,智能鎖行業或許會在5G時代迎來第二階段爆發期。

破“門”而入智能鎖大發展的突圍之路

門與鎖是互補產品,保護的是用戶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門與鎖的適配性及契合度是智能鎖行業目前面臨的挑戰。

目前,我國對於門、尤其是預留的鎖體位置、大小尚未形成統一標準,這就導致了門和鎖分開生產的信息不對稱,也就直接導致了市面上門與鎖的匹配度問題。

第一,有些門安裝了智能鎖,可能會影響原來門所具有的性能,例如部分有“天地栓”的門。

第二,由於預留鎖體大小尺寸不合適,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對門體進行“破壞”而強行安裝,“破門”安裝後或許會產生“後遺症”,將對鎖體的適配和適用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影響鎖舌活動流暢,影響門的關合流暢,包括對門、鎖的使用壽命影響,等等。

第三,看到智能鎖的發展前景,目前很多門生產廠家都開始自己生產或貼牌智能鎖,進行配套銷售。

這些,都是智能鎖廠家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與門的依存和矛盾是一個問題兩方面,而也只有解決了門與鎖的匹配問題,智能鎖的家用零售市場才能夠有最基礎的條件迎來市場層面的爆發式增長。

據悉,鑑於目前行業發展的現狀,公安部對門鎖類產品的關注也開始從安全層面擴展到產品層面,從門孔標準著手進行規範。門孔的規範主要將帶來兩方面的影響,第一,製造廠家和用戶家庭得到了“福祉”,能夠大大提高產能,提高智能鎖的普及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智能鎖的准入門檻,或許更多的品牌將介入。也或許將掀起新一輪的價格戰。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將近3000多家的智能鎖廠家中,真正具有獨立自主研發能力的不足200家,整個行業要想真正的良性發展,品質管控和價格管控也是不可或缺的。

從B端到C端 智能鎖的發展要邁過幾個檻

服務落地行業破局的關鍵

門與鎖的矛盾,給智能鎖行業服務落地增加了難題。往往一把鎖的服務,除了售後維修之外,在安裝環節對門的改造更是重中之重。由於國內市場的地域廣闊,為服務的全面輻射造成了一定難度。服務的破局,也是智能鎖行業亟待解決的顯著痛點。

作為以工程見長的必達,目前其將服務網絡分成了三級。

第三級服務指的是與專業的鎖具經銷商合作,以便進行更大範圍的服務輻射,包括目前的一些偏遠和空白市場;

第二級服務指的是與全國200多家自有經銷商的合作,進行地方服務覆蓋;

第一級服務指的是必達自有的15人服務團隊。這15人服務團隊專門負責全國範圍的服務輸出,當三級、二級服務輻射不到或者不能完全的解決相關服務技術問題,必達自有服務團隊將出馬奔赴現場解決。實際上,15人服務團隊絕大多數由必達的高級工程師組成,更偏向於技術層面的問題解決。例如一次在某個全國性連鎖酒店,其安裝的必達智能鎖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到下午3點~5點之間,酒店所有門鎖均失靈,過了這個時間段又恢復正常。當地服務商檢查後排除了門、鎖以及一切常規問題,必達服務團隊上門後也沒發現實質性問題,經過最後的排查,才發現酒店這段時間在進行信號調試,干擾了智能鎖的使用。

“所以,小小的一把鎖,根據情境不同、使用環境不同,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不是鎖本身的原因,我們在提供服務的同時,要做全面細緻的考量和分析。這也要靠專業和經驗的積累。”

破解了服務難題,也才有可能打破行業發展的困局。

從B端到C端 智能鎖的發展要邁過幾個檻

家電渠道或助推智能門鎖行業

面對具有無限商機市場的智能鎖,家電經銷商嗅到了機會,開始蠢蠢欲動。但真正操作起來之後,才發現進入智能鎖行業首先要邁過與以往家電產品迥異的認知門檻;其次,要想做好智能鎖,還要具備安裝調試的能力,從產品技術層面與其他智能家電產品進行對接、打通。

目前,市面上能夠將智能鎖做好的經銷商,絕大多數集中在五金行業,因為最初,門鎖就是作為五金配件而進入流通市場。隨著行業跨界的發展趨勢,智能鎖與家電、智能家居的配套產品出現和銷售開始增多,智能鎖很快引起了家電行業的關注。

而在吳勁勇看來,家電經銷商大舉進入智能鎖行業,也需要邁過幾個檻。

首先要對智能鎖產品本身有足夠的認知。與成熟的家電品類所不同,智能鎖產品和服務需要較高的專業性,同時對於消費群體而言也存在著認知盲區,如果不能對產品本身有足夠認知和專業度,不僅無法說服消費者,同時在後續的服務上也將遭遇難題。

其次,要做好智能鎖與智能家電、智能家居連接的準備,同樣需要在安裝上下功夫。而不僅僅需要認清鎖與門的關係,未來的智能鎖一定會所屬於智能生態的一部分。

最後,瞭解智能鎖的渠道屬性。除了在工程市場上的資源之外,零售渠道更多集中在建材賣場,而非家電傳統的零售大賣場,儘管目前建材渠道已經成為家電渠道中的一個分支,但尚未形成一定的主流氣候,如果沒有成熟的建材運營經驗,很難帶動智能鎖的終端消費。

從B端到C端 智能鎖的發展要邁過幾個檻

智能鎖單品目前屬於渠道依附品類,作為一個單獨品類支撐起一個專賣店,還不是很成熟。如果經銷商有認知的轉變、資源的整合以及有效的渠道模式,包括一定的服務能力,可以試一試。“我們歡迎有一定渠道資源及服務能力的家電經銷商與我們合作。”吳勁勇最後表示,家電渠道或許將成為智能門鎖行業發展的有力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